王利华主编的《中国环境史研究(第2辑理论与探索)》根据《中国环境史编纂出版》项目的进度要求,及政策法规司规定的进度要求,将项目作者近年来研究成果中遴选出二十余篇优秀论文结集出版,这些论文仅仅围绕“中国环境史”大纲,对史料进行详细分析,并提炼出明确观点,不仅是作为项目阶段成果,也是对环境史研究的促进。
| 图书 | 中国环境史研究(第2辑理论与探索)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利华主编的《中国环境史研究(第2辑理论与探索)》根据《中国环境史编纂出版》项目的进度要求,及政策法规司规定的进度要求,将项目作者近年来研究成果中遴选出二十余篇优秀论文结集出版,这些论文仅仅围绕“中国环境史”大纲,对史料进行详细分析,并提炼出明确观点,不仅是作为项目阶段成果,也是对环境史研究的促进。 目录 主持人按语 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 主持者按语 《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试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种类 定居游牧、草原景观与东蒙社会政治的构建(1950—1980) 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主持人按语 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 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 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 主持者按语 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 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察 药草诚多喻:论唐诗的药意象 主持者按语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环境影响评价 历史坐标上的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史研究与人类文明的再认识 环境伦理: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和建设手段 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主持人按语 目前生态环境史研究中的陷阱和误区 卫生史与环境史——以中国近世历史为中心的思考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和学术渊源问题 从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看国际环境史研究的新动向 主持人按语 全球学术版图上的中国环境史研究——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之后的几点思考 应对“地方生计和全球挑战”的学术盛会: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记述与展望 主持人按语 10—14世纪吴淞江地区的河道、圩田与治水体制 略论生态环境对先秦水井的影响 唐人疾病观与长安城的嬗变 主持人按语 “瘴气”之名与实商榷 感潮区变化与青浦沿湖地区的血吸虫病——以任屯为中心 民国时期范旭东企业集团的环境意识与实践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环境史研究(第2辑理论与探索)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利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11430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0 |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 |
| CIP核字 | 2013076805 |
| 中图分类号 | X-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69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