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台梭利早教圣经(经典珍藏版)
内容
试读章节

对成年人的控告

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大人”的压抑时,他就不能顺利地成长。

实际上,一个儿童在社会中是孤立的,会受到大人的影响,从而变得性格和行为不合乎常规思维和逻辑。

这个影响儿童的“大人”是一个具体的大人,一个与他接近的大人。通常,这个人首先是他的父母,接着才是他的老师和他身边经常接触的大人。

大人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义务,而且还要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和成长。但现在,当探究了人类心灵深处之后,发现情况有了变化,过去被当作人类卫士和恩人的那些大人被当作了“被告”。

可以说,所有的大人,无论父亲、母亲、教师,还是儿童的监护人,都成了被告,对儿童的幸福负有责任的社会也受到了控告。在这令人惊讶的控告中,实际上存在某种富有启示性的东西,它就像上帝的最后审判,神秘和令人敬畏:“你们对我委托给你们的孩子做了些什么呢?”

对此,很多大人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抗议和自我辩护:“我们已经竭尽全力;我们爱我们的孩子;甚至为了他们而牺牲自己。”事实上,这种辩护是人们熟悉的和习惯的,但它对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我感兴趣的是这种控告,而不是谁受到控告。被告者认为,自己看护和教育儿童已经是用尽了全力了。但这些被告的“大人”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迷宫般的困境之中,他茫然地迷路于广阔的森林之中,找不到出口,因为他不知道迷路的原因,其实他们的错误就在于他自己。

因此,所有支持并维护儿童权利的人,都应该敢于对大人的这种“爱护”行为提出控告,而且应该毫无例外地、不断地这样做。于是,这种控告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这种控告谴责的不仅仅是“偶然”的错误,而且是由于“潜意识”而犯的无意的错误,所以更有必要提出控告。这样的控告使人能够自我认识,从而提高了人的道德境界。的确,每一个真正的进步都来自于发现和利用以前尚未发现的东西。

但人们对自己错误的态度总是矛盾的。每一个人都对犯了有意识的错误感到后悔与难过,但却被潜意识的错误所迷惑。因为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错误中包含着一个秘密,它使人超越某个已知的和所期望的目标,最终能使我们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中世纪的一个骑士因个人荣誉受到一些侵犯而准备战斗时,他会跪在祭台前谦卑地承认:“我有罪。我首先宣布,这是我个人的过错。”其原因就在于此。

这种现象令人感到非常奇怪:人们蜂拥而人地去听自己被人控告。而且,他们还聚在一起赞成控告中所说的话,并且承认他们自己的错误。事实上,尖刻和持续的控告把埋藏在他们潜意识中的东西带到了意识层面上。因此,所有的精神发展就是获得意识,呈现在意识之外的东西。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不断的发现,世界文明才能得到迅速发展。

如果我们改用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儿童,如果想要把儿童从危及他的心理活动的冲突中解放出来,首先就得对大人的世界进行一次强烈的变革。虽然大人总是说为了儿童他已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并进一步宣称出于对儿童的爱他已经牺牲了自我。但是大人必须得承认,他们对儿童所做的很多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完全搞懂儿童的心理。

的确,关于儿童还存在很多未知的东西。比如儿童心理中的某些部分一直是未知的,但又是我们必须去了解和发现的,正是这种需要引导我们去探究儿童未知的心理。而且,尽管通过心理学和教育去观察与研究儿童,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人并不了解儿童。因此,我们必须以牺牲的精神和怀着饱满的激情去研究它,就像那些人远涉重洋和翻山越岭去寻找隐藏的黄金一样。这就是那些企图寻找隐藏在儿童心灵深处秘密的大人必须做的事情。这就是所有大人,不管是什么国家、民族和社会地位的人都必须共同去做的事情,因为这将意味着产生了对人类道德进步不可或缺的要素。  事实上,大人与儿童的诸多冲突源于大人对儿童的不了解。而消除这种冲突的方法,并不是大人应该获得一些新的知识或达到更高的文化水准。

对每个大人而言,他们必须找到各人不同的出发点。大人首先必须发现仍阻碍他自己真正理解儿童的那种无意识的错误。如果不去寻找这种错误,如果没有采取与这种寻找相应的态度,他就不可能进一步了解儿童。探究自身的错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困难,因为错误,即使它是无意识的,也是有迹可寻的。

一提起药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用它来解除病痛。一个手指关节脱位的人渴望使之复位,因为他知道只要不复位,这种疼痛就不会消除,他就不能使用他的手去工作。同样,只要大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就会强烈地感到要使自己改正错误,否则就会使他长期所承受的软弱和痛苦变得不堪忍受。

正常秩序一旦建立,所有一切就都会变得容易了。我们只要认识到我们把太多的东西归属于自己了,只要相信我们实际上能够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会渴望去认识,并且很容易就能认识到儿童的心灵与我们的心灵大不相同。

唯有如此,在与儿童打交道时,大人就不再自以为是和以自我为中心了。因为过去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影响儿童心里的一切,结果不是不能正确理解儿童,就是儿童犯了错。由于大人过去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存在,大人把儿童看作是“心里什么也没有的人”,必须由他们尽力去灌输;把儿童看作是没有独力能力,必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把儿童看作是“缺乏精神指导的人”,必须由自己不停地进行指导。

总之,大人要抛弃以下观念:把自己看作是儿童的创造者,并从他们自己与儿童行为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儿童好或坏;大人使自己成为了儿童善良和邪恶的试金石;大人是一贯正确的,儿童必须根据他的既定标准来塑造;儿童在任何方面偏离了大人的方式就被当作是一种罪恶,大人必然会迅速加以纠正。

如果大人这么做,那么即使他对儿童充满着激情和爱以及拥有为儿童奉献自己的牺牲精神,他也会无意识地成为被控告的人。

P24-27

目录

1 孩子的出生

婴儿的神奇本能/002

婴儿出生,具有“精神胚胎”/005

重视婴儿的心理胚胎期/007

儿童心理成长的不同阶段/009

为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提供环境/012

新生儿的护理问题/014

2 童年的秘密

如何认识你的孩子/020

儿童的恐惧与自卑来自大人/022

对成年人的控告/024

敏感期与生俱来/027

了解儿童的节奏感/033

儿童的秩序感不比大人差/035

儿童智力的增长/038

没有逻辑和目的的活动/043

3 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

培养儿童的运动神经/048

宝宝语言能力的提升/052

儿童的手工劳动能力培养/058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060

发挥儿童的想象力/064

锻炼孩子的意志力/069

一儿童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076

4 如何爱护你的孩子

为孩子提供适宜生活的外在环境/086

儿童的爱是成长的力量/092

怎样对待遭遇不幸的儿童/096

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前提/098

要帮孩子建立自信/103

孩子说谎来自大人的虚伪/106

教育孩子要从一出生就开始/109

将孩子的运动与睡眠协调好/111

5 如何真正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天性/116

维护儿童的自尊/118

儿童需要的往往很简单/121

相信孩子自发的纪律/124

不要强制你的孩子/126

不要以爱的名义捆绑孩子/128

把充分的自由还给孩子/133

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136

让孩子充分享受到自己的权力/139

6 怎样带好你的孩子

让孩子快乐成长/144

家长都应该成为爱的导师  /146

照顾孩子首先要回归自然  /150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55

别随便为孩子包办一切/157

如何教育娇生惯养的孩子/160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164

教师带孩子应做的准备/169

7“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建成/176

如何恪守教育原则/179

运动是儿童的天性/183

大人要理清观念,摒弃偏见/185

对孩子的奖励与惩罚方法/191

生活中的实践练习/194

感觉器官的训练方法/198

如何给儿童上课/202

“儿童之家”的教学用具/206

序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足见她做出的巨大贡献。

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蒙台梭利主要的教育理念如下:

1.儿童发展具有“胚胎期”。她认为人有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期,其中心理胚胎期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儿时期就是这个胚胎期的开始,它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时期。

2.把握儿童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得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活力和激情。

3.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在第一个心理发展阶段(0~6岁)儿童的心理类型是一致的。这个阶段又分0~3岁的心理胚胎期和3~6岁的个性形成期;在第二个心理发展阶段(6~12岁)比较成熟平稳,儿童稳定地发展,他们表现得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第三个心理发展阶段(12—18岁),在这个发展阶段里,孩子变化非常大,而且身体的基本发育已经完成,因为18岁以后,身体就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显著的变化。

4.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5.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6.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7.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随着蒙台梭利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她开始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儿童之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扎根,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教师和儿童。直到今天,蒙台梭利的育儿思想,仍然是父母和教师推崇的育儿必备经典。

内容推荐

蒙台梭利博士,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地区,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蒙台梭利早教圣经》是蒙台梭利博士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被译成20多种文字,是她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正是这本书的问世,使她成为全球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蒙台梭利早教圣经》精选蒙台梭利极具影响力和操作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父母们的经典早教读本。

编辑推荐

玛利亚·蒙台梭利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之一,是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

实用通俗,简单易懂,权威指导!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全世界父母和教师必读的经典教育方案。

《蒙台梭利早教圣经》是一本汲取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精髓,结合中国实际教育状况的经典著作,被译成37种语言文字的经典教育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台梭利早教圣经(经典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蒙台梭利
译者 陈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867817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10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