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严文明编著的《中华文明的始原(精)》主要是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来展开的。全书共八部分,内容包括中华文明的始原、文明起源的环境、聚落演变与文明起源、黄河与长江、北方考古、华南考古、夏商周考古、科技考古及其他。本书给供考古爱好者参考使用。
| 图书 | 中华文明的始原(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严文明编著的《中华文明的始原(精)》主要是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来展开的。全书共八部分,内容包括中华文明的始原、文明起源的环境、聚落演变与文明起源、黄河与长江、北方考古、华南考古、夏商周考古、科技考古及其他。本书给供考古爱好者参考使用。 目录 一 中华文明的始原 中华文明的始原和早期发展 《古代文明》发刊辞 追寻中国文化的根 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观察 重建早期中国的历史 二 文明起源的环境 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瞄准学术前沿,发展环境考古 从史前文化的演变看8000~4000年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三 聚落演变与文明起源 中国史前聚落的考古研究 聚落演变与中国早期文明 长江中下游史前聚落的考古研究 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的研究 垣曲盆地的聚落考古研究 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的起源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 四 黄河与长江 重温苏秉琦关于王湾二期文化的谈话- 纪念西阴遗址发掘八十周年 大司空类型彩陶之分析 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江淮地区的文明化进程 文明化进程中的一个实例——凌家滩 良渚文化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一部优秀的考古报告——《反山》 《纪仲庆文集》序 五 北方考古 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红山文化五十年 甘肃史前考古的丰碑 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 六 华南考古 华南考古的期望 甑皮岩遗址与华南地区史前考古 关于石峡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编写工作的谈话 《石峡遗址——1973~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序 咸头岭遗址与咸头岭文化 海洋考古的嚆矢 中国东南地区的民族考古研究 百越与南岛语族的海洋文化 南中国史前考古的新进展 七 夏商周考古 二里头文化与夏王朝 洛阳皂角树的考古工作 商周时期的手工业生产 夏商周青铜文明的探研 陈振裕的楚文化与漆器研究 段宏振关于赵都邯郸的研究 八 科技考古及其他 自然科学技术与考古学 在第六次全国科技考古会上的讲话 现代考古学研究方法之一:定量考古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年 中国考古学: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与思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华文明的始原(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严文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3250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7 |
| 宽 | 194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