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群雄逐鹿)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了解五代十国曲折历史、各色人物的精彩小说。一个陷入迷途,四分五裂、百业凋敝的帝国。一段乱世纷争、沧海横流的历史!

奎文阁先生再出解史力作,讲述盛唐隆宋之间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将一段历史大变局壮观呈现。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纵横捭阖,在大背景下讲述重大事件,再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大变局中拷问人物决择,解析了人性在道德利益与生死之间的游走和坚守。千回百转的故事情节,刺激人的每一根神经;跌宕浮沉的人物命运,使人禁不住扼腕唏嘘;亦庄亦谐的叙事风格,令读者玩味不绝;生动深刻的说理论道,发人深省启迪智慧。

内容推荐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分为:风雨飘摇、群雄逐鹿、铁血中原、千山残雪、力挽狂澜五册,讲述了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轰然崩塌后,各种社会元素与能量不断变换、重构及异化的历史故事。背景波澜壮阔,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曲折,语言生动诙谐,是一部评味五代十国历史,拓展人文视野,丰富阅读时光的优秀图书。

穿越时间长河,回望五代十国,政权割据,铁马金戈,山河残破,百姓离所,大唐帝国土崩瓦解,走入了迷途。

在那个遍地是机会、满眼是诱惑的世界里,手握兵权的军头们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乱世纷争,沧海横流,大道理的苍白、残破与更生,小人物的人性、操守与求生,交织在一起异彩纷呈。许多影响和塑造历史进程的强人出现,许多道德变异、行为古怪的小人物登场。

欲做“青帝”再造世界的黄巢,志大才疏的末日皇帝唐昭宗,狡诈胜过曹操的朱全忠,骄傲勇武的李克用,偏据一方远交近攻的钱镠,雄姿英发后继乏力的李存勖,开创契丹新纪元的耶律阿保机,割地卖国臭名昭著的石敬瑭,官场“老油条”冯道,英明神武且英年早逝的柴荣,宏阔豪迈定分止争的赵匡胤……

这些“大人物”纷纷登场,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将偌大帝国推向深渊,再掀向峰尖。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做?过程怎样?后果如何?文中细细品味……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让我们跟随奎文阁先生独特的笔调,一起走进那个精彩纷呈的年代吧。

目录

一、回光返照

1.天下大任

2.新政

3.文臣误国

4.打击宦官

二、军阀混战

1.徐汴之争

2.三朱大战(上)

3.火拼河中

4.三朱大战(下)

5.皇帝成了香饽饽与菜团子

6.蛰伏的枭雄难以长养

7.长成的枭雄难以为邻

8.杨行密清口大败庞师古

9.河朔三镇之魏博的终结

10.逐鹿中原

三、变局惊梦

1.窝和局

2.夺帝

3.局变

4.传禅

5.举目无亲

试读章节

昭宗原名李杰,即位前改名李敏,即位后更名李晔。奇了怪了,唐朝的皇帝怎么喜欢改名字?懿宗本名李温,成为太子监国后改名李淮;僖宗本名李俨,做皇帝后改名李儇;位子变了,名字也要跟着变,万象更新啊!真是时髦!

李晔是懿宗皇帝的第七个儿子,与僖宗李俨为同一母亲所生,比李俨小五岁。李晔与李俨的关系一直很和睦,很亲密,兄弟手足情深。李俨对李哗很爱护,李晔对李俨也很忠诚。李哗年纪轻轻就做了大官,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寿王。其实李晔一直也没有去过藩镇赴任,他手握禁中兵权,始终位居宫禁,紧紧跟随僖宗李俨左右,即使颠沛流离也未曾片刻离开。这是僖宗皇帝在人心惶惶、度日如年的执政时期唯一可以倚重信赖的人,也是唯一可以在危难困苦之时做感情寄托的人。

李晔读书十分用功,擅长属文,思维敏捷,尤其喜好儒术,常常仰慕儒家大圣大贤,并按照儒家所主张的修身立业的标准严于律己,养浩然正气于内,修挺拔俊朗之形于外,很有一副百毒不侵的派头儿。

僖宗李俨病情垂危之际,还没有认真考虑过皇朝帝国的接班人选,这令本就心神不定的朝廷大臣们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六神无主。当时,吉王李保有贤德之名,多数大臣对他印象不错,呼声很高。很多人认为李保会是最佳接班人选。至于李保如何贤德,名气如何大,群众基础如何牢,被否决的阻力如何小,其实深可怀疑,而且大大怀疑一把也未尝不可。因为包装投机的成分在风波诡谲的宫廷斗争中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况且晚唐基本没有了稳定的太子制度,火烧眉毛才临时拉一个王子来推上皇帝新岗位,至于拉到谁完全是没准儿的事,全看操弄权柄的文武大臣如何站队了。史书中只有“吉王保,咸通十三年封,文德元年八月九日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仍加食邑三百户”几句话,算是李保的全部身世,其他难以得知。不过这位李保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年龄在寿王李晔之上,排位靠前。诸位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个似乎不太起眼儿的因素,年龄这玩意儿在中国社会特别灵验,而且是百试不爽。一旦分房子、晋职称、提干部、甚至出国上学进修之类的棘手问题最后无法处置,往往会将“年龄、工龄、教龄”高调推出,如此则喧嚣嚷嚷的众人立即噤声。因为,只有年龄是无法逾越、无法赶超、无法埋头苦干来改变的,怪只能怪自己从娘肚子里晚出来。论资排辈是中国社会历史悠久传承不辍稳如泰山人人痛恨而又人人喜欢的东西。既然李保没什么缺陷,又有不少人对他寄予厚望,这时候,里里外外的大臣们就议论着酝酿着操作着跃跃欲试着要拥立李保出任新皇帝。可是,这位似乎具备多方面优越资质的种子选手的接班之路,被一个人堵死了,而且是彻底堵死。这一个人的阻力远远大于朝中文武群臣的推力。此人就是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杨复恭。这个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到底是个什么官?如果粗略套用一下的话,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政委。而且是实职,不是荣誉虚衔。

杨复光大家还有印象吧,就是那位忠心耿耿救援长安的忠武监军使。杨复恭是杨复光的哥哥,其实两人不是亲兄弟,是一种比拟血缘关系的辈份亲属关系。唐朝讲究出身门第,豪门望族拥有高官显位、把持朝野大权的比比皆是,形成了一个个紧密勾连、背景深厚、枝繁叶茂的家族势力集团。中唐以后,与豪门望族为主的朝廷省部宰臣集团相对照的是迅速发展起来的宦官集团。说到此处,我们需要交代一下唐朝的宦官制度。

按唐朝制度,皇宫禁内的宦官管理机构称为内侍省,其中的官员设置为: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谒者监六人;内给事八人;谒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二人;寺人六人。此外,另设有五个专业化分工的办事机构,称为“五局”,分别是掖廷局掌宫人簿籍,管理宦官宫女的花名册、户口、来源、去向、安置等事务;宫闱局掌宫内门禁,管理皇宫大内的宫廷殿院的门卫值班、给皇帝皇后执掌遮扇依仗、随时使唤听命吩咐等;奚官局掌宫人疾病死丧,负责宦官宫女等差役的生病治理与死葬事务;内仆局掌宫中供帐灯烛,就是灯火油盐日常用度管理;内府局主中藏给纳,负责管理皇宫内的收支调度。这五个管理局的负责人都由宦官充任。

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定下规矩,内侍省中不准设置三品及以上官员,内侍省长官最高为四品官。此后七十多年间,宦官一直没有机会干政。

武则天及唐中宗时期宦官数量开始增加,满满增到了三千余人,大大小小有品级职务的宦官超过千人,不过四五品的高级官员仍然寥寥无几。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年间,前前后后长达五十年余年,老头子对宦官大为宠信。有些宦官很会办事,如果能够将事情办理的符合皇帝心意,李隆基龙颜大悦,马上就会给这位会办差的宦官弄个三品干部当当。开元、天宝年间,皇帝拥有长安大内皇宫、大明宫、兴庆宫等几处宫院,诸位皇子宅院十多所,皇孙更是达百人百院之多,再加上洛阳东都的大内、上阳两宫,这些地方都需要宫女宦官伺候服役,其队伍规模已经汪洋可观。宫女人数达到了四万人,宦官品级在七品以上的已三千多人,官至四五品的超过了千人。不过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大宦官,所谓大宦官就是名动朝野、权倾四方、以一当万的宦官。

再后来,出现了李辅国、程元振这样会邀取皇帝宠幸的“高智商加高情商”的大宦官。这俩人将官爵做到了极致,出任三公,封授王爵,参与国政机谋,地位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程二人地位虽然高宠,可尚未掌握兵权,军界对于宦官来说仍是禁区。

到了代宗时期,郭子仪北伐、荡平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才开启了宦官典兵的先例。由于军人造反的缘故,皇帝对领兵武将心生疑惧,因此,代宗皇帝设置了观军容宣慰使,命大宦官鱼朝恩担任这个新职务,目的是监视统军的武官。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宋间迷失的帝国(群雄逐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奎文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63429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2013038478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