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风云录(外交篇)
内容
编辑推荐

叶秀松所著的《中国古代风云录(外交篇)》内容为以邦交为背景,围绕捍卫国家主权这一主题,展示了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外交斗争。本书依据历代正式记载,行文直叙史实,力图真实可信。全书每部分前以小序作为内容提要。每篇聚焦历代人物之宦海沉浮。作者于篇末就事论事,加以点评,以供读者参考。

内容推荐

叶秀松所著的《中国古代风云录(外交篇)》内容简介:强国环伺,蕞尔小邦如何在其中生存;虎狼之师卷土袭来一迈境小国如何应对。危如累卵的国家能寻求片刻喘息的机会,离不开国内志士能人的挺身而出。外交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个舞台上,张仪巧舌如簧,毛遂决然自荐,张骞不辱使命,曾纪泽据理力争。《中国古代风云录(外交篇)》中他们勇于担当的勇气,源于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回味古代杰出外交官的事迹,于当下亦是一种借鉴。

目录

前言

一 临危赴命 改变局势

 曹沫胁齐桓公还地

 烛之武说退秦师

 华元义充人质

 申包胥哭求援兵

 子贡变五国格局

 张孟谈解赵氏之围

 毛遂自荐使楚

 刘敬使匈奴和亲

 鲁肃使孙、刘结盟

 诸葛亮智激孙权

 邓芝修复蜀吴之盟

 郭子仪轻装赴敌营

 方信孺勇赴国命

 林则徐查禁鸦片

 李鸿章负重受命

二 据理力争 以弱伏强

 子服惠伯说服晋卿

 晏婴撤换酒具

 蔺相如勇斗秦昭王

 郑元璹说退突厥军

 药子昂拒不蹈舞

 曹利用不作让步

 富弼抗争契丹王

 徐广缙不践前约

 曾纪泽赴俄改约

三 见机行事 不负使命

 黄歇化险为夷

 常惠屡挫匈奴

 梁琛以忠正应对

 杨荐大义说盟

 长孙晟出使锄奸

 安兴贵卧底功成

 裴行俭假使安边

 杨善巧言应答

 索额图不再退让

四 势态突变 沉着应对

 侯獳行贿救君

 弦高自充国使

 随何使黥布附汉

 张骞脱身通西域

 王玄策天竺遇险

 浑瑊赴会遭袭

 韩延徽出使难归

五 出使被扣 守节不屈

 叔孙豹临难不逃

 苏武守节不降

 于什门刚强不屈

 徐陵坚持说理

 蒋俨亮节高丽

 姚坤拒留字据

 刘韐不受利诱

 李若水痛骂粘罕

 滕茂实自撰墓志

 林冲之遗恨北国

 王伦宁死不屈

 朱弁以印守节

 张邵面斥强敌

 月里麻思被囚终身

 郝经放雁寄书

 左懋第宁断头不剃发

六 心系朝廷 献身异域

 楚怀王赴秦被囚

 荆轲一去不复还

 江都公主长眠乌孙

 解忧公主为国解忧

 冯嫽劝乌就屠归汉

 谷吉亡命绝域

 班超复通西域

 义成公主暗救隋炀帝

 宇文虚中留金效宋

 王祎招降遇难

 郑和西洋遇险

 杨儒抱病力争

七 骄疏懦贪 咎由自取

 晋惠公食言弃义

 叔孙侨如谋乱媚外

 张仪纵横捭阖

 魏齐妄罚使官

 安国少季轻佻怯懦

 吴大帝轻信拒谏

 李顺出使受贿

 阎知微出使通敌

 桑维翰屈求卖国

 曹光实失察受骗

 施宜生隐语泄密

 陈新甲随意丢放密件

 吴熊光开门揖盗

 琦善擅让香港

 耆英放弃使命

 叶名琛疏于防御

 奕山擅让边地

 崇厚违令签约

八 身正被毁 饮恨蒙冤

 孔达不忘旧盟

 韩非使秦被杀

 郦食其使齐受烹

 郑众忠谏入狱

 乙弗皇后为国自尽

 盛彦师饮恨九泉

 郭元振难防暗箭

 旺荣、遇乞受间罹难

 赵良嗣使金无过

 洪皓赦还流放

 宋汝为避难入寺

 隆科多被间获罪

 苏尔相祸连妻儿

 许景澄阻攻使馆

 毓贤恨杀洋教士

参考书要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子贡变五国格局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①春天,齐国(都临淄,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东)丞相田常(又名陈恒、陈成子)准备率兵攻打鲁国(都曲阜,位于今山东省曲阜市)。鲁哀公及其众臣闻讯十分惊恐。当时,原大司寇(主管司法刑狱)行摄相事(代理宰相)孔子在国外流亡十四年刚刚率其学生返回鲁国,他听说齐国军队将要来犯,对其学生们说:“鲁国是我们定居生活的地方,如今国家面临危难,是你们为国家效力的时候了!”其学生纷纷请求出行,为国家解忧。孔子向鲁哀公推荐子贡。于是,鲁哀公派子贡出使齐国,请求齐国不要攻打鲁国。

子贡到达齐国后,拜会田常说:“听说丞相将要领兵攻打鲁国,这可就失策了。鲁国是个弱小的国家,您领兵攻打它,对您没有什么好处。与其攻打鲁国,还不如领兵去攻打吴国(都吴,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对您有利。”田常知道子贡在为鲁国游说,听他这么说疑窦丛生,大为恼火,板着面孔质问道:“人们凡事都避难就易,您却劝我避易就难,居心何在?”子贡回答说:“我听说执政大臣对外用兵,内部不安定时常常选择攻打强国,内部比较安定才去攻打弱国。据我所知,您和右相监止关系不和,而你们的国君(齐简公)偏信监止。您三次想封爵都没有封成,我都替您感到不平。眼下,您想出兵攻打鲁国,扩大齐国领土,还不是在替简公和监止扬威吗?结果您会得到什么好处呢?或许有人因为您打了胜仗而赞扬您。这样,您就会受到国君和右相的忌妒,您的处境也就危险了!您若率兵攻打吴国,未必能取胜,却能够消耗齐国人力物力,使国内空虚,让国君和右相失去支撑的势力。那样,您重兵在握反而容易控制朝政大权。”

田常听子贡这么一说,转怒为喜,称赞他说得好,接着问道:“我的大军已经开往鲁国了,如果不打鲁国转而去攻打吴国,国君和大臣对我产生怀疑怎么办?”子贡回答说:“您可以暂时按兵不动。我回国请求出使吴国,请吴国出兵救援鲁国。吴国军队如果援鲁攻齐,您的军队不就可以趁机迎击吴军了吗?”田常答应按子贡说的去做。于是,子贡奉鲁哀公之命,接着出使吴国。

子贡知道吴王夫差久有称霸北方之意。一年前,吴王曾亲率大军攻打齐国,无功而还。下一步,吴军势必还要进攻齐国。子贡拜见吴王夫差后,请他出兵救援鲁国。子贡对吴王说:“我以为想称霸诸侯的君王,是不能让别国的君王强过自己的。齐国一直不甘示弱,在同吴国争强。眼下,齐国要灭亡鲁国。应该说它有这个力量。可鲁国被齐国占领后,齐国会变得更加强大啊!为此,我为大王感到担忧发愁。如果大王能尽快派兵救援鲁国,和鲁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就能把齐国打败。那样,大王就会威震天下,晋国(都新田,位于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北)随之也就容易制服了。”

吴王夫差对子贡说:“您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您也知道,我曾经领兵打败越国(都会稽,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如今越王勾践屯居会稽山,正积蓄力量准备复仇。您等我先攻灭越国以后,再挥师北上好不好?”

子贡回答说:“等到大王平定越国,鲁国也该灭亡了!越国的实力还赶不上鲁国,大王何愁不能将它吞灭?如果大王担心救援鲁国,越国会乘机来犯,我愿去越国,劝越王派军队随同大王北上,以解除大王的后顾之忧。”吴王夫差听他这么说十分高兴,便等候子贡去越国游说的消息。

越王勾践听说子贡来到越国,令人清扫道路,亲自到郊外迎接并驾车把他送到宾馆。坐定之后,越王向子贡问道:“先生您怎么屈驾来到我们这蛮夷小国?”子贡回答说:“我最近访问过吴国,请求吴王出兵救援鲁国,攻打齐国。吴王说他正要攻打越国,答应等攻灭越国后,再出兵救援鲁国。我特意来把这一情况报告大王。”

越王听子贡这么说不禁大吃一惊,向子贡询问该怎么办。子贡对他说:“如果大王答应派军队随同吴王北上,他一定会同意去援助鲁国,攻打齐国。这样,吴王就不会马上派兵来攻打越国了。吴王军队如果被齐国打败,就是大王您的福气;如果吴王军队打败齐国,他势必要派军队进逼晋国。我可以在吴国进攻晋国之前,赶到晋国,请求晋定公同我们联合攻打吴国。这样,吴国的主力部队消耗在齐国,又受到晋军的牵制,大王就可以乘吴国国内空虚,出兵灭亡吴国。”越王勾践听子贡这么一说非常高兴,当即答应依子贡的计谋办,并要送给他百镒黄金。子贡辞谢而去。

子贡转而回告吴王夫差说:“越王听说大王要派兵进讨,非常恐惧。口称大王您恩赐让他活命,他已经感激不尽,哪里还敢有别的图谋?答应派兵随大王北上。”不久,越王真的派大夫(朝廷中等级别的官员)文种领三千兵士前来接受吴王调用。吴王大喜,随即亲率大军援助鲁国,攻打齐国。

子贡接着又来到晋国,向晋定公通报吴王率军援鲁攻齐的情况,并声称获悉吴军计划打败齐军后,要来进攻晋国。晋国当时大部分土地已为韩、赵、魏三家所瓜分,朝廷力量十分微弱。晋定公听说吴军将要来犯,惊恐万状,向子贡问计该怎么办。子贡对他说,晋国三家只要齐心协力,加强战备,可以打败吴军。

当年(前484年)夏天,吴王夫差率军在艾陵(位于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大败齐军,解除了齐国对鲁国的威胁。

危急关头,子贡奉命出使齐、吴、越、晋四国,使鲁国转危为安。P11-13

序言

历史,是后人永恒的话题。

人们每当谈起我国古代的历史故事,总是兴味盎然。这不仅是由于其情节引人人胜、当事者的际遇命运牵动人心,还在于许多人物事迹闪耀着人类文明的思想光辉,仍然可供我们今天学习借鉴。

中国古代官场是一个历史大舞台。进人中国古代官场从政的官员,虽然形象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是比较富有智慧和思想的人群。他们在一定职位上的言论作为,他们利用其职权地位乃至豁出生命所进行的形形色色的斗争,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古代官场斗争故事虽不算少,但此类故事许多还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鲜为人知。《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和历代《纪事本末》等史书体系庞大,一般读者难以通读。作者有意为普及祖国历史知识、弘扬中华民族正气尽点微薄之力。从这一愿望出发,我不揣浅陋,泛舟史海,选取商末至清末部分帝王、朝臣以及州官在官场斗争中被贬谪关杀或身历险境的片断,历时十六年,编写出《中国古代风云录》系列书稿。该书由《宫廷篇》、《朝政篇》、《文坛篇》、《外交篇》、《军事篇》五个部分组成。

《军事篇》以战争为背景,围绕争夺政权、捍卫领土这一主题,选叙一批式微之君国破家亡、忧国之士奔赴国难、骁勇将领浴血沙场的故事。社会矛盾激化而不可调和便发生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论持久战》)。战争是解决“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方式”(《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阅读本书,可以看到部分王朝为何毁于战火,了解那些亡国之君的失误和兴叹;可以看到志士仁人如何对待战乱,了解他们舍家为国的情操和业绩;可以看到战将临阵怎样进攻防守,了解他们为国效命的智勇和壮烈。书中亦记叙了一些战败将军,道出他们为何失败、如何对待失败,其中既有英雄,也有叛徒。书中还记叙了一些功高受害的将军,他们的冤情令人扼腕长叹。全书从不同的角度展现部分曾经战场上的历史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人们提供思考的空间。

本书依据历代正史记载,行文直叙史实,没有添枝加叶,也没有夹人作者私见,力图真实可信。所据史书附后以备查。每部分前面以小序作内容提要。每篇不全面记述人物生平,只聚焦其在宦海浮沉的情节,力求精彩耐读。篇末附简评,尽量采用前人的评论,对前人评论需作补充、商榷或未见前人合适评论者,作者就事论事稍加点评,供读者参考。全书文字力求简明易懂、准确生动。

期望本书能成为读者的良知益友。

后记

学生时代,我便对文学和历史产生浓厚兴趣,以至参加工作后所购买阅读的大多是文史类书籍。1995年,在业余写完长篇小说《桃花流水》(2008年4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之后,我转读中国历史古籍,将视线专注于古代官员在官场的沉浮,并有选择地分类记下其中较为典型的人物事件。这样边看边写,历时八年,形成了一个记述古代官场斗争故事的框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我集中近五年时间(逢年过节也未曾休息),先后三次对稿子进行系统梳理,并逐篇修改,于2007年形成《中国古代风云录》系列书稿。2008年以后,我又先后四次对书稿作了全面修订。

本书出版得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罗际明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王兴康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诚挚谢意。

本人并非历史专业研究人员,对历史科学尚没有真正入门,能将此书奉献给读者,主要借助于前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本书能使读者受益,哪怕一丁点儿,也将是我最大的慰藉。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错误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叶秀松

2011年10月于陋室书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风云录(外交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秀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66037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4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6
16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