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上的二把手
内容
编辑推荐

吕不韦、诸葛亮、魏忠贤、和珅、袁世凯……历史上那些有名的二把手,有的成了,有的败了,为什么?

中国官场政治中最值得玩味的处世哲学——关于“二把手”,你了解多少?

史冷金编著的《历史上的二把手》品读历史的成败,借鉴古人的智慧,启发我们的人生。

内容推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史冷金编著的《历史上的二把手》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纵览中国几千年王朝兴替历程,全面解析“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之道,深入探讨了历史上的二把手如何成为实质上的一把手。《历史上的二把手》内容结合众多历史人物与事件,于讲故事之中透视“做人”与“做事”的进退原则,寓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深具启发性。

目录

第一章 困境中的弱者抉择

 刘邦的“流氓”路线

 诸葛亮的“隆中策”

 苏秦的纵横捭阖

第二章 风险中的赌徒突围

 魏忠贤的暴发模式

 慈禧的妇人逻辑

 袁世凯的“皇帝梦”

第三章 尴尬中的强者对峙

 强强对峙:康熙 PK 鳌拜

 吴越春秋之两强争霸

 汉武帝的强者意识

第四章 对战中的信息解码

 智勇角逐:孙膑 VS 庞涓

 圣神女皇武则天

 凌迟而死的袁崇焕

第五章 交换中的效益加减

 奇货可居——吕不韦的生意经

 身价最高的打工者:和珅

 赵高的“铁算盘”

第六章 等待中的秩序张力

 一失意就生病的司马懿

 “玄武之痛”——李世民的博弈手段

 “靖难之役”——决策者的博弈战

第七章 蛰伏中的理性较量

 不能成事的一代大儒王莽

 “立皇帝”刘瑾的底线

 反复无常吴三桂

第八章 游戏中的规则废立

 “宁教我负天下人”

 杯酒释兵权

 狼行天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困境中的弱者抉择

刘邦的“流氓”路线

历史没有创造博弈,但是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应用博弈,在历史潮流中进退的人,往往谙熟此道。

汉王朝是一个传奇的、让人向往的王朝,这个王朝的缔造者刘邦,也有着传奇一般的人生。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刘邦之所以能够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名垂青史,他靠的不是显赫的出身,不是过人的才华,也不是出众的武力。他靠的,恰恰是隐藏在冰山下面的那些知道何时进退的博弈之道,说得通俗一些就是他的“流氓”路线。他的成功,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登上九五之尊的意义,也令后人讨论不已。这位地方小混混儿,竟然在秦末大乱的时局中,与诸英雄豪杰争强斗胜。他打败了有史以来最为强悍勇猛的对手——项羽,逼得项羽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一个软脚虾,凭什么能称王?处于弱势的可怜虫又是如何抬头挺胸变成大丈夫的?这些问题实在引起我们的好奇:他是怎么变成“弱势大赢家”的?

纵观历代开国之君,有两位出身卑贱者,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便是汉高祖刘邦了。俗话说得好,“治世书生,乱世英雄”。这两人都是由于时代的风云际会,才显露帅才,平步青云,“朝为天差郎,暮登天子堂”。刘邦在起义的力量中是最弱的一支,他凭什么?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知进退,懂伸缩,能屈能伸。在与项羽的角逐中,一步步脱颖而出,从而留下了很多弱中求生的生存智慧。如“还军霸上”——礼仪为先,“鸿门谢罪”——稳其军心,“垓下之围”——斩草除根,“火烧栈道”——迷惑对手,等等,无不体现着刘邦过人的智慧。下面这首诗就体现出刘邦的霸气: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

刘邦的老爸通常被称为刘太公;由于中国历来重男轻女,人们搞不太清楚刘邦老妈的姓氏,于是就称刘邦老妈为刘媪(“媪”是对年长女子的尊称)。刘邦小时候不学好,等到长大了没有工作,最后没有办法就托关系去当了个亭长。好不容易当了个小公务员,也该收敛些吧?结果刘邦依旧我行我素,还是经常性地出去吃喝玩乐,而且还赊账不给钱。传说刘邦在酒店里吃白食睡着后,酒店老板发现他的身体上腾起神龙,于是就免除了刘邦积欠的酒钱——这必定是在刘邦当上皇帝之后酒店老板的拍马之词!当时肯定是害怕刘邦耍流氓——非但不付账而且影响自己做生意,酒店老板才会出此下策。

刘邦在咸阳服过几年徭役,见到过秦始皇。有感于嬴政的威仪,刘邦赞叹道:“啊,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我们可以把项羽见到秦始皇时的感慨——“彼可取而代之”拿过来比较一下,如果两个人的话都被秦始皇听到,那项羽一定死翘翘,而刘邦就会没事,甚至还有可能得到嬴政同学的赏识。在这个事件上,刘邦、项羽两个人的个性昭然若揭。

陈胜、吴广开始造反,秦王朝的地方统治机构乱得一塌糊涂。沛县的县令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最后决定响应陈胜,两个得力助手萧何、曹参建议他不要自己出头而让刘邦去召集造反人员。原因是刘邦当时已经在芒山、砀山一带组建了自己的队伍,而县令这伙人本来就是秦朝的官吏,要是起义失败,家眷老小都得受牵连,伤不起啊。于是县令就派人去找刘邦,刘邦找来了,县令自己就后悔了,不让刘邦进城,还要杀了萧何、曹参。刘邦就给沛县的百姓用布写了一封告示,用箭射在城墙上,告示上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的苦够多了,你们现在听县令的,等到天下大乱,肯定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等等。于是,沛县的年轻人就杀了县令,刘邦很容易就占领了沛县。

干革命总得有个头儿吧,于是这帮人就推举老大。萧何和曹参两个人都是文官出身,在众父老面前也没有多少威望,最后大家一致推选刘邦为老大,刘邦聚集了两三千之众开始了自己的造反生涯。

刘邦和秦朝部队交手多次有胜有负,最后他加入项梁领导的反秦主力军,成为项梁的部下。项梁帮助刘邦整编了部队,并交给刘邦五千人,经过项梁调教的部队果然不同凡响,和刘邦原来的部队不可同日而语。在被项梁整编之后,刘邦才真正有实力成为一方诸侯。一方面军事实力上升了,另一方面刘邦也获得了一个正统的“名分”。刘邦在沛县赚得自己的“第一桶金”,而在项梁处则是获得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项梁本人没有多少私心,他放手让刘邦去和秦军作战,而自己却率领楚军牵制着秦军的主力。有项梁和秦军主力死扛,刘邦的压力就小很多,他攻城略地,扩大地盘;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再加上刘邦特有的人格魅力,许多人才都纷纷投向他。这样,刘邦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

可惜英雄气短,项梁没多久就被暗算,战死了。项梁战死后,项羽秉承他的遗志,继续和秦军主力死扛,最后在巨鹿彻底击败秦军。

在这个背景下,刘邦才有机会攻破武关,并在霸上迫降秦王子婴。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从一个造反者然后成为西楚霸王最后又自刎在乌江边上,项羽历经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而且,项羽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千秋霸气,垓下和虞姬凄婉缠绵的生离死别,乌江边上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怀,无一不为项羽的英雄形象加了分。相比较而言,刘邦待人傲慢,心肠毒辣,不择手段,罔顾信义,怎么最后还是刘邦成为了中国大地的主人呢?

项羽的确是英雄,但是他有很大的缺陷和弱点,刘邦自身的流氓特点,正好反衬项羽所缺乏的王者气质。

刘邦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而比项羽大二十四岁。事实上,项羽在乌江自刎的时候年仅三十一岁,领导巨鹿之战的时候,项羽只有二十六岁。所以,项羽可以说是少年得志——试问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哪一个人能够在三十岁之前达到西楚霸王这样的成就?但是,年轻人毕竟也有年轻人的弱点:项羽很有冲劲,但是缺乏全盘战略的考虑;项羽很聪明,但是缺乏纳谏的睿智和勇气。最致命的,就是项羽的进退之道远远不如刘邦。

想当年,项羽和刘邦一北一南进攻咸阳。项羽打到哪儿屠城屠到哪儿,甚至降兵也全都坑杀。一路生灵涂炭,惨不忍睹。沿途各城军民皆是全力死守,因为一旦城破,整座城便是鸡犬不留。显然,在对待百姓的问题上,项羽很失败,没有弄清楚与他博弈的对象是谁。

而刘邦却是以怀柔之法,一路收降抚恤,所以虽然项羽军的人数是刘邦军的四倍,但先入关中者是刘邦。最后搞得项羽像强盗一样的进入关中掠夺刘邦的胜利果实。刘邦的军队在人数上没有优势,那么怎么才能在这场博弈战中生存呢?自此,刘邦开始了为自己以后的进退进行谋算。

刘邦进入咸阳后屯兵霸上,对先秦府库分毫不取,对百姓约法三章,施以宽政。像这种对百姓好的人,才称得上是真英雄。那么,项羽为什么会那么的残暴不仁,刘邦为什么能对百姓这么好呢?问题也许就在于他们的出身。项羽,出身楚国贵族,是贵族出身,不知百姓为何物。刘邦,从小出入市井,甚至被称做市井无赖,所以,刘邦从小就能接触到百姓的疾苦,懂得百姓的需要。

再从两个人的眼界来说。刘邦自不必言,懂取舍,知进退。虽然之前有约定,先入关者为王,但刘邦审时度势,知道项羽的力量比自己强得多,自己硬要做关中王肯定要被强大的项羽击败,所以就对项羽俯首称臣,听从项羽的分派去了巴蜀汉中当汉王。

相较于刘邦,项羽当时的选择却差强人意。封地的不公成了后来各地势力内讧的由头,而对都城的选择更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的目光短浅。当时,能做天下之都的所在,不外乎洛阳和咸阳。洛阳,地处当时天下的地理中心,按照一般的说法是,定都于此方便各地朝贡。其实,定都于此,真正的目的是容易向各地诸侯施加中央的影响力。当然,那得在中央集权足够强大的前提下,不然,中央也可能被诸侯所操控。

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上的二把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冷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55844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9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