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城
内容
编辑推荐

琴韵所著的《新城》讲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说近处没有风景。可是倔驴子和夏雪花从来也没有去过远处,他们大半辈子都是在眼前这块土地上摸爬滚打。眼前的坡坡岭岭沟沟坎坎,树木花草鸡鸭鹅狗,他们怎么看也看不够。别处的风景再好也不属于他们,也勾不起他们的欲望,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身边的风景已经足以让他们沉醉了,足够他们回味一辈子了。

内容推荐

琴韵所著的《新城》描写了在建设辽南生态科技创新城的过程中,被开发地一一石岭村中以“倔驴子”为代表的拆迁户,《新城》围绕拆老房、终止赖以生存的承包果园合同、分配巨额补偿款等问题,与父母、兄弟姐妹、邻里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及最终矛盾的化解。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石岭这个地方过去叫石岭村,地处山沟旮旯,是个被当地人喻为“兔子不拉屎”的偏僻村庄。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没修公路前,交通不便,村民要进趟城,得七拐八绕地花上个把钟头。

石岭村有几片成规模的果园子,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姓张的资本家栽种的。解放初期,这些果园子都分给了石岭村的村民。他们从一家一户单干开始,进而组成互助组、合作社,一步一步走上了人民公社的集体化道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石岭村在国家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果园子、菜园子、大田地都承包给了一家一户的村民。赚了钱的人家,第一件大事就是盖新房子。

石岭村的农民是穷怕了,他们最怕的就是没有房子。临终前能给后代留一处体体面面的大房子,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就能安心地闭上眼睛。用他们老一辈儿的话说就是:“要饭,也得有个拄要饭棍的地方。”可见房子对石岭村的农民是多么的重要。

近两年,石岭村这块地方要开发、要动迁的消息吵吵开了。谁都信了,就倔驴子不信。他不信有他不信的道理。这里山沟旮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有本事的人早就携家带口地进城了。在石岭村,这些年满村也找不到几个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家里条件好的、该走的、愿意走的,早就进城里了。留守的,不是已经把子女安置好了的老弱病残村民,就是精神有点儿障碍的彪子傻子,再就是像倔驴子这样的,五十多岁、不算老也不算少的老顽固。留守的这些人,压根儿就不愿意进城,从来就没想过要进城。住在石岭村,自家盖的房子不用交房租,吃水不用花钱,吃菜、吃水果、吃鸡鸭肉蛋都不用花钱。勤快的人家,愿意吃什么水果,果园里就栽什么果树;喜欢吃什么蔬菜,园子里、树底下就种什么菜,还都是新鲜的、无毒的蔬菜水果。住城里有什么好?睁开眼,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撤走站跑,就没有一样不花钱的。倔驴子掐着指头算过,将来靠他那点儿养老钱,在城里过日子根本不够用的。现如今,儿子在北京上大学,转过年就毕业了。他和老婆夏雪花守着八十多岁的老父老母,侍弄着房前屋后的几十亩果园子,日子过得很滋润。倔驴子常说,果园子就是钱袋子,只要你勤快,舍得出力气,整钱零花钱都从这里出。一年四季,倔驴子家的水果蔬菜地里产,鸡鸭肉蛋院里出。他家还有个比别人家优厚的条件,就是房西头有个小水坝,水坝里养着几种淡水鱼。什么时候想吃鱼了,往小坝里撒下网,网上几条新鲜鱼。那鱼都炖到锅里了,还撒着欢儿呢,鱼尾巴还摇晃着,鱼鳃还呼扇着。

倔驴子几十年过着自给自足、吃用尚有盈余的安稳日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守着这块宝地干到六十岁,最好是干到干不动为止。所以,村里人谁提动迁的事儿,倔驴子就跟谁急眼。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倔驴子这一根筋的倔脾气,老实人就尽量避免在他面前聊起这事儿,好逗乐子的人则专门在他面前挑起这个话题,气得倔驴子尥蹶子瞪眼睛,谁说就跟谁戗戗,争得面红耳赤。

唐坦和倔驴子是同班同学,他当了几年兵,退伍回家时正赶上村里建青年点,他就被选为青年点点长兼石岭村的团支部书记。后来因为犯了点儿错误被免职了。村里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那年,他承包了石岭村最好的那片果园。去年石岭村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时候,他和倔驴子都被村民们推选上了,可是他俩都不愿意干,原因是年龄大了,又都有自己承包的果园子,活儿忙的时候,抽不出时间去应酬各种大会小会,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说唐坦承包的那块园子是最好的,是因为那块园子不仅是村里相对平坦的地块,园子里有机井能灌溉,不缺水,而且也是吃“大锅饭”的年代村里老果园改造投资最多、果树新品种最齐全的地块。那年唐坦通过抓阄承包了这块宝地,大家都在羡慕他的好手气。  吃惯了“大锅饭”的石岭村村民,在刚听到果园子、菜园子、大田地都要承包到户的消息时,不少人都想不通。他们凑到一起就吵吵:

“真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早知道有今天,单干时就别往一堆凑啊!一家一户地干到现在早就富了……”

“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一下子管理几百棵果树,能干过来吗?要是赶上了干旱台风冰雹怎么办……”

村民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那段日子,家家饭桌上讲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土地承包到户后怎么办;大田地、菜地、果园子包到了手里会不会管理;赶上风灾旱灾雹灾涝灾赔了怎么办。人人都在掂量自己承包哪个地块更好,干点儿什么更内行。对承包到户的前景,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石岭村从成立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几十年吃的都是“大锅饭”。跟大帮儿干活只出力气不用操心,由队长分配任务,有组长领着干活儿。大家干一天的活儿,挣一天的工分。能干的男劳力最多一天能挣十分,不能干的妇女也能挣个七八分。到了年终,按全年的出勤天数和工分的多少计酬分红,人人皆大欢喜。

土地承包到户了,一年到头种什么,如何管理,怎么能卖个好价钱都得自己操心。无论村民们是赞成还是反对,石岭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的政策,还是如期地落实了下来。抓到了好地块,懂技术会管理,赚了钱又舍得往地里投入的村民,尝到了承包政策带来的甜头,越干越来劲儿,几年就致富了。没抓到好地块,不懂技术,不会管理,赚了钱又舍不得往地里投入的,承包地管得一年不如一年。大田撂荒了,成了荒草甸子;果园子里的果树,病的病死的死,一年比一年少。承包的村民整天往家里拖死树枝子,越干越灰心。有的人干脆把自己承包的地块转租给会管理的人,自己外出打工赚钱去了。唐坦和倔驴子就低价承租了好几块果园子。经他俩的手侍弄的果园子,就像个脏孩子遇到了干净利索的妈,从头到脚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倔驴子家住在石岭村的沟里头,在南山西侧,距村里有段距离,他家的老房子就在果园中间。这片果园子,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村里开展“农业学大寨”,修梯田造水坝时栽的。他家附近的小坝也是那年修的。当时的口号是“平地种粮,果树上山”。倔驴子抓到的这片果园子不算平地,就是一块从沟底到山坡的缓坡地。随着地势的逐渐增高,一层层地修了梯田,挖了坑栽了树,就成了一片果园子。这片地里当时引进的是比较耐旱又抗病虫害的国光苹果和印度苹果,还有不耐储藏的红玉苹果。这些品种的苹果口感不是太好,卖起来也最不值钱。抓阄时,没人愿意和他家争,顺理成章地就被倔驴子抓到手了。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琴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3526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1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9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