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中国茶》(作者徐绯)按国际读者视角,从历史、植物学、健康、分类标准、加工工艺、实用冲泡操作、茶具选配等方面图文并茂地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茶和相关文化。本书旨在让读者对中国茶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知,厘清现存的一些误区和填补茶学知识方面的空白。全书共分十章,简明而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中国茶和饮茶习俗之历史演化,以及茶叶在民生文化等领域的深远影响;细说了当代六大茶叶分类、生产概况、供应链生态、品饮茶叶实践攻略;详细介绍了各大主要茶类的形成、分类与鉴赏;图解了常见茶叶与部分有一定产量的名优茶。
图书 | 品读中国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品读中国茶》(作者徐绯)按国际读者视角,从历史、植物学、健康、分类标准、加工工艺、实用冲泡操作、茶具选配等方面图文并茂地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茶和相关文化。本书旨在让读者对中国茶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知,厘清现存的一些误区和填补茶学知识方面的空白。全书共分十章,简明而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中国茶和饮茶习俗之历史演化,以及茶叶在民生文化等领域的深远影响;细说了当代六大茶叶分类、生产概况、供应链生态、品饮茶叶实践攻略;详细介绍了各大主要茶类的形成、分类与鉴赏;图解了常见茶叶与部分有一定产量的名优茶。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茶历史 源起:从药食兼用到日常饮品 兴旺:茶为国饮、陆羽《茶经》、茶税开征 昌盛:龙风团、点茶法、茶风尚 经济:茶专卖制度与茶马法 格致:一则圣旨加速的茶业演义 第二章 中国茶现况 茶类与茶区 茶季与茶名 荣业供应链 泡茶方法论 茶风与茗俗 第三章 绿茶:源远流长的经典 中国绿茶工艺 中国绿茶源流 中国绿茶分类 中国绿茶特色 中国绿茶品饮 中国绿茶图录 第四章 茉莉花茶:东方典雅的芬芳 中国茉莉花茶工艺 中国茉莉花茶溯源 中国茉莉花茶和其他各种“花”茶 中国茉莉花茶品饮 中国茉莉花茶图录 好看好喝的自由创意花草茶 第五章 红茶: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红茶工艺 中国红茶初始 中国红茶崛起 中国红茶分类 中国红茶品饮 中国红茶图录 第六章 青茶:制作品饮皆功夫 中国青茶工艺 中国青茶考究 中国青茶分类 中国青茶品饮 功夫泡法 中国青茶图录 第七章 白茶:复古也能成时尚 中国白茶工艺 中国白茶来历 中国白茶分类 中国白茶品饮 中国白茶图录 第八章 黄茶:失败乃成功之母 中国黄茶工艺 中国黄茶起源 中国黄茶分类 中国黄茶品饮 中国黄茶图录 第九章 黑茶:茶马交易硬通货 中国黑茶工艺 中国黑茶滥觞 中国黑茶分类 中国黑茶品饮 中国黑茶图录 第十章 普洱茶:彩云之南土特产 中国普洱茶工艺 中国普洱茶之乡云南 中国普洱茶今昔 中国普洱茶类别 中国普洱茶品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品读中国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8194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6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2013199925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5 |
宽 | 188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