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侨易,实际上更多地体现为交易的内容。因为有二元关系的相交,所以有侨易现象的产生。我们提出“侨易学”的概念,虽然也兼顾变易、简易的研究,但其核心部分则主要放在“交易”层面。也就是说,研究对象(侨易过程之主体)是如何通过“相交”,尤其是物质位移导致的“异质相交”过程,发生精神层面的质性变易过程。叶隽编著的《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分析了魏时珍、王光祈、郭沫若、宗白华等文化名家的思想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中华民族又如何借儒家思想的变迁成为一个文化区的中坚思想民族的,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 图书 | 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会通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所谓侨易,实际上更多地体现为交易的内容。因为有二元关系的相交,所以有侨易现象的产生。我们提出“侨易学”的概念,虽然也兼顾变易、简易的研究,但其核心部分则主要放在“交易”层面。也就是说,研究对象(侨易过程之主体)是如何通过“相交”,尤其是物质位移导致的“异质相交”过程,发生精神层面的质性变易过程。叶隽编著的《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分析了魏时珍、王光祈、郭沫若、宗白华等文化名家的思想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中华民族又如何借儒家思想的变迁成为一个文化区的中坚思想民族的,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作者(叶隽)在李石曾发明“侨学”概念的基础上,以《易经》丰富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其发展变化的特点——作为哲学方法论基础,力图创立“侨易学”学科。作者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挖掘出侨易学的丰富资源储备,确立了“侨易学”的学科界限和研究对象,提出“侨易学”的学科概念、核心内容、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作者也很注重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在个体的思想变化过程和宏观的文化形态历史演变中印证自己的理论,使宏大叙事与细节详观巧妙结合。 《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 目录 总序 序 上篇 观念与方法 第一章 侨易学的观念 一、侨易学的缘起:前贤的启迪与发凡 二、作为理论/哲学的侨易学:“二元三维—大道侨易” 三、作为学科/领域的侨易学:基本概念与核心内容 第二章 侨易学的方法 一、作为方法的侨易学:观侨阐理、取象说易、察变寻异 二、侨易学的理论分析模型 三、整体文化(东、西方文化)生成过程的侨易学视域:兼论侨易学元思维的“侨易二元” 第三章 游戏·博弈·侨易 一、游戏精神之逍遥 二、博弈状态之喧嚣 二、取象说易: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观念构型与场域作用:知识形成与思想变易的现代意义 三、侨易方法之重要 中篇 侨易现象 第四章 侨易现象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 一、侨易现象既非单纯的位移现象,也非纯粹的思想现象,而是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结合 二、侨易现象的动态过程与静态确立 三、侨易现象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五章 作为研究对象的侨易现象 一、侨易主体的分类:侨易个体、侨易群体与侨易共同体 二、侨易现象的分类——以活动类型为标准 三、侨易事件与侨易过程 第六章 侨易现象的规则性问题 一、观察与把握侨易现象的规则(主观、客观、中庸) 二、区分与解释侨易现象的规则(规则现象、异则现象) 三、确定与检验侨易现象的规则 下篇 案例研究 第七章 思想形成的人文底蕴、社会场域与文化地理——若干个案的侨易学简析 一、作为侨易现象的魏时珍、王光祈、郭沫若、宗白华等 二、取象说易: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观念构型与场域作用:知识形成与思想变易的现代意义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精神三变” ——侨易学视域的整体性个案分析 一、精神三变以及作为个性整体的“文化单元” 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成就一个文化区的中坚思想民族 三、对“民族文化单元”的元思维追索:以其中坚性、代表性为中心 第九章 侨易学学域的展示:留学史、文化下延、传统承续 一、留学史的侨易学意义 二、文化下延的侨易学观察 三、传统承续的侨易学阐释 结语 一、现代性、全球化语境中的侨易学意义 二、侨易学的中国意义 三、“道变”与“求和”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会通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叶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362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0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 |
| CIP核字 | 2013248433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