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与批评的当下视野》是作者居其宏从2008至2009年间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30余篇论文、评论和散文中选出的24篇集合而成的结集。分为“论人篇”、“品乐篇”、“评剧篇”、“思潮片”四个版块。包括对音乐剧、歌剧创作的评论以及对艺术家表演的评论等内容。
图书 | 音乐创作与批评的当下视野 |
内容 | 编辑推荐 《音乐创作与批评的当下视野》是作者居其宏从2008至2009年间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30余篇论文、评论和散文中选出的24篇集合而成的结集。分为“论人篇”、“品乐篇”、“评剧篇”、“思潮片”四个版块。包括对音乐剧、歌剧创作的评论以及对艺术家表演的评论等内容。 目录 自序 论人篇 以厚积薄发叩开创新之门 ——评于润洋的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研究 南艺音乐学学科建设的播火者和奠基人 ——写在茅原教授八十寿庆之际 猛士多情方呐喊书生意气乃独行 ——为戴鹏海教授80寿诞而作 汪毓和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品乐篇 光明行者的人生咏叹 ——闵惠芬创编二胡曲听后记感 “文革”狂躁中的天籁之声 ——初听李双江歌唱艺术印象追记 改革开放语境下的我国当代音乐 评剧篇 从历史中汲取诗情 ——评歌剧《霸王别姬》的一度创作 于颠覆处重构在自况中反思 ——郭文景《诗人李白》中的歌剧美学解读 现实题材与歌剧音乐剧创作 ——兼论改革开放与价值观偏斜的冲突 鉴别与拒绝:对近期来华演出欧美音乐剧的评析 亚洲及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音乐剧 ——为日本“亚洲音乐剧·21世纪的课题” 国际研讨会而作 亚洲音乐剧同行的“世纪之约” ——东京“亚洲音乐剧·21世纪的课题” 国际研讨会侧记 音乐剧与我国当代舞台变革 改革开放中的我国歌剧音乐剧创作 “五四”精神的当代演绎 ——评歌剧《青春之歌》 思潮篇 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 当代音乐思潮研究的历史观及其他 ——《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引言 当代文艺批评的阿Q性 ——“批评与文艺:2007·北京文艺论坛”之归思 当代乐坛的消费主义和浪费主义 ——“批评与文艺:2007·北京文艺论坛” 归思之二 音乐学论文的诗意表达 ——“批评与文艺:2007·北京文艺论坛” 归思之三 音乐剧传播与产业化运作之我见 扩心胸·干实事·缓称派 畅论成就直面现实规划未来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 高层论坛论文集》前言 音乐剧创作教学互动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音乐创作与批评的当下视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居其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6452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2 |
CIP核字 | 2012141514 |
中图分类号 | J60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