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
内容
编辑推荐

高新民、邹庆国、仰义方编写的《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的出版发行,有助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自觉地理解和领会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价值、精神实质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走好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的本领和能力。《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语言简练质朴、案例鲜活生动、材料丰富翔实、观点新颖独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内容推荐

高新民、邹庆国、仰义方编写的《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系统回顾了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分析和阐述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现实热点问题。《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语言简练质朴、案例鲜活生动、材料丰富翔实、观点新颖独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第一章 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发展

 一、英雄还是人民创造历史/00l

 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弘扬/011

 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016

 四、“鱼水关系”和“主仆关系”:群众路线的实践基础与条件变迁/029

 五、以史为鉴,坚守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047

第二章 今天.为什么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一、机遇与挑战:经济社会变迁与群众基础变化/056

 二、瞄准“四风”定“靶心”:群众路线的现实考验,073

 三、面向社会:群众路线内涵与外延的拓展/086

第三章 发展民主:走群众路线的原动力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党的群众观精神实质相通,103

 二、群众路线与乡村直选,106

 三、授权形式创新: “竞争性选举”/116

 四、机关党组织创新:公推直选/122

 五、基层社区党员直接授权/131

 六、国企党组织选举:群众的主体作用/135

 七、不同层次选举制度改革的特点与争议/140

 八、代表:公权力联系群众的中介、桥梁/142

第四章 群众参与:走群众路线的新平台

 一、何谓民主决策/155

 二、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之一:直接对话/157

 三、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之二:全委会决定重大问题/168

 四、建立通畅的上下沟通机制/176

 五、知情权:群众参与的前提/180

第五章 社会监督:走群众路线的加压器

 一、作风与廉政直接影响党群关系/195

 二、社会权力与监督/215

 三、群众是社会监督的主体/227

 四、社会监督法治化/238

第六章 夯实基础: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一、基层党组织功能转换——强化服务/251

 二、在社会中健全联系群众网络/286

 三、新社会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案例分析/299

 四、党建工作方式多样化、社会化/306

 五、创新基层组织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制度/310

第七章 信访、接访、下访与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制度安排

 一、信访制度的政治功能与局限——并非最好但不能没有的制度安排,322

 二、接访、下访制度——治理重心下移/327

 三、信访、接访、下访制度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优化/331

 四、基层创新案例/334

第八章 群休性事件中的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的新问题新答案

 一、群体性事件——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341

 二、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根源与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新挑战/345

 三、防止群体性事件频发、高发的制度探析/350

 四、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技术性手段/355

后记

试读章节

唐太宗对民重君轻的思想体会更为深刻,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则引用苟子的话进而申述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水论”反映了古人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朴素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开明封建君主的“群众观”。在中国古代,大凡有政治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对民本思想都有论述,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察民情、关心民众,因而采取一些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但是这种重民惠民的政策主要是当作统治手段的,是从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出发的,而不是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所以一旦他们的统治巩固了,或者只顾他们的利益而放弃人民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横征暴敛、盘剥百姓,以致最后自取灭亡。由此,历代封建王朝难以跳出“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尽管历经两千多年历史长河的洗刷涤荡仍顽强地流传下来,弥足珍贵,影响深远。但是,不管是孟子、苟子,还是贾谊、范仲淹等思想家,他们所倡导的民本思想还都不是科学的“群众史观”,这是因为:

其一,出发点和归宿点并非“人民利益”。传统的“民本思想”不是从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而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的,孟子的“保民而王”,是以承认统治和服从关系的合理性为前提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唐朝魏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谏言(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也是围绕统治者的利益在说话。历史上有些明主贤臣曾有过体察民情、为民请命的感人举动,即使出于“真诚”的愿望,以至于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感人诗句,唱出“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等朗朗上口的戏词,可以说道出了封建官吏对待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但是,从实质上说,他们还是为统治阶级利益而施行“仁政”,目的在于使君民相安无事,使人民更驯服地服从统治。

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因为此,才有别于封建统治者,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刘伯承元帅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右眼。战后,他不仅以此为荣,还风趣地说: “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了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刘帅的话,说的正是党和群众的亲情,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言辞铮铮、字字入心。在刘帅的心中,群众和群众利益,贵重于自己的眼睛,爱护群众和群众利益,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为了群众和群众利益,他可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对群众和群众利益的爱和情,刘帅和他的部队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在革命战争年代,国民党视群众和群众利益如粪土,不把群众放心上,在群众面前装“老子”。因此,他们想要从群众那里获取有关共产党的信息比登天还难。与此相反,刘帅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心中的“眼睛”却明亮无比、明察秋毫。他和他的部队所到之处,老百姓争着和他“掏心窝”讲真话,抢着和他说真情,围着他商议克服困难的办法。群众和群众利益贵重于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一个人的最高心境是心里装着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心境是心里装着群众。从刘伯承元帅到焦裕禄、杨善洲等共产党人总是相似的:在他们心中,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再没有任何特殊利益。这是共产党人铁铸的信条。只要拥有了这个信条,就能拥有群众,拥有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在这个意义上,刘帅得到的不仅是群众给他的千万只“眼睛”,更是人民大众的心。人民群众爱刘帅,爱一辈子为群众谋利益的共产党人。P12-14

序言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

一提到群众路线,人们立刻会想到这一路线的源头,想起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奋斗的老一代探索者、实践者们的贡献。

群众路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全党集体探索的过程。“群众路线”四个字在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九月来信”)中提到过,但在相对准确的意义上论及群众路线实质的,是毛泽东。他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1930年,毛泽东撰写《反对本本主义》时,提到我们的同志每到一个地方工作,都需要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学个孑L夫子,来个每事问。当你对那个地方的历史和现状都了解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产生了。这里说的是调查研究,但内含了群众路线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的错误导致的重大挫折、延安整风运动,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全党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1943年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对群众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换言之,群众路线在当时恰恰是作为领导方法提出来的,“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独有的群众观,也就是刘少奇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所作的修改党章报告的概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

简单地讲,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价值观(包括群众观),二是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前者是群众路线的内在底蕴。如果没有特定群众观作为内在的底蕴,那么,群众路线就仅仅是一种技巧、方法而已。因此,群众路线两个方面的含义缺一不可。

与群众路线原本含义比较,可以说,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定位于为民务实清廉,是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中的发展。

当然,在中国共产党为取得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岁月里,由于党处于被压迫、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依靠群众就无法生存,因此,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易于得到全党上下自觉执行。在和平年代,党长期执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整个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都在增强,领导机构、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能否跟得上时代发展和群众基础变化,能否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就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深刻揭示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强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他指出,总体上看,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能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但是,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因此,习近平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人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并强调把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

学习这一讲话,我们看到:一方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精神实质上坚持了党的群众观;另一方面,依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作为领导方法意义上的群众路线作出新的发展、深化。为民务实清廉,就是针对当下最易于影响党群关系的问题提出的大思路,是对群众路线内涵的拓展。

当然,从党的历史来看,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也不能够一次性解决一切问题,但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一些问题,在活动中认真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实事,活动结束之后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形成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真正使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常态化的行为,这也是人们的期待。

这属于制度化、长效机制问题。换言之,怎样促使领导者不仅仅依赖个人素质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压力去联系群众,而是通过常态化方式就能够到群众中去,向群众负责,反映并解决人民群众主要的、合理的利益诉求,是本书所要讨论的基本问题,即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走群众路线。

促使领导者到群众中去、克服“四风”、向群众负责的根本动力,除了人的内在价值观之外,就是授权——谁授权就向谁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即使不懂“授权”这个词,人们也会天然地向授权者负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从授权源头进行选人用人、考评、奖惩机制改革,群众(各部门的服务对象)更多地介入到干部的使用、考评和奖惩过程中,形成充满活力、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队伍,是我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走群众路线的原动力。

如果领导者在掌握权力的情况下不再听取群众意见而仅仅对上负责,又如何确保领导者必须倾听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真正为民务实清廉?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以制度化的方式确保群众意见得到表达并得到重视,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以协商民主的方式保证群众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以社会治理格局的变化提供对话协商平台,不管领导者是否愿意听取群众意见,都必须回应群众的诉求;二是以人民的监督促使领导者权力运作公开透明,掘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发展蔓延的土壤,减少腐败的暗箱操作空间。清正廉洁依赖于人民的监督与法制的健全。

群众路线还意味着需要做群众工作。群众是划分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根本利益、共同利益是需要在个体充分表达、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与民主整合而达成的共识,需要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因此,做群众工作、科学民主整合群众意见是群众路线的题中之义。公正协调利益关系,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提高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是今天走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因此,本书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的突出社会问题,如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必要条件,并单独设置章节。

作为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于服务、做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功能的重要变化。更好地服务人民,是走群众路线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也是凝聚人心的基本途径。说到底,服务是党的宗旨、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因此,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理所当然地成为怎样走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鉴于上述理由,本书的重心在于“怎样走”群众路线,设置了走群众路线的动力、协商民主、党风廉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升领导者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诸如信访下访接访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等章节,探讨如何形成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如果本书能够得到读者的共识,哪怕是部分共识,也将是我们的荣幸。

作者

2013年9月

后记

本书以习近平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为指导,回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根据现阶段党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党自身存在的问题,重点阐释在今天的条件下如何走群众路线,引用了大量基层创新案例,为此,特向那些真干事、为民、清廉的基层党员干部致谢。

本书对一些案例的综合描述,引用了媒体的报道;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论述,也吸收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写作出版均得到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

2013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新民//邹庆国//仰义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100590
开本 16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55
CIP核字 2013313783
中图分类号 D252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5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