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强编写的《中国壮学(第4辑)》以德靖台地作为一区域研究单位,通过收集扎实的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以凸显该区域的特色,进而与其他壮族区域的研究作一对话,书中收录《接亲·安神·迎花——桂西壮族婚礼仪式田野考察》、《德保县大年屯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变迁》、《使者,代言人,庇护与替换——茅郎在靖西壮族仪式剪纸中的形象意义》、《歌路:德保北路山歌的程式性》、《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生存状态及其与南路壮剧的关系初探》等文章。
图书 | 中国壮学(第4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富强编写的《中国壮学(第4辑)》以德靖台地作为一区域研究单位,通过收集扎实的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以凸显该区域的特色,进而与其他壮族区域的研究作一对话,书中收录《接亲·安神·迎花——桂西壮族婚礼仪式田野考察》、《德保县大年屯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变迁》、《使者,代言人,庇护与替换——茅郎在靖西壮族仪式剪纸中的形象意义》、《歌路:德保北路山歌的程式性》、《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生存状态及其与南路壮剧的关系初探》等文章。 内容推荐 德靖台地指的是今日德保、靖西、那坡三县所处的位于云贵高原边缘的一块台地,它经常被认为是广西最能体验到“原汁原味”壮族文化的地区。《中国壮学(第4辑)》以德靖台地作为一区域研究单位,通过收集扎实的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以凸显该区域的特色,进而与其他壮族区域的研究作一对话。 《中国壮学(第4辑)》的作者是李富强。 目录 导言:将德靖台地作为一个壮学研究区域的探讨 从“那”字地名和稻作习俗看壮族和泰族的历史文化关系 土属地区的汉堂流官机制述略——以广西大新县境原土司为例 天保土歌——附音系 台语支中部组侠侬语(德靖土语)音系概况与拼音方案详解 “传魂”:黑衣壮传统文化中人的观念的研究 aen—gyongs、米、肉与靖西壮人人观 接亲·安神·迎花——桂西壮族婚礼仪式田野考察 德保县大年屯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变迁 使者,代言人,庇护与替换——茅郎在靖西壮族仪式剪纸中的形象意义 何谓侬人?——越南谅山嵩宏村万承侬社会文化调查 歌路:德保北路山歌的程式性 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生存状态及其与南路壮剧的关系初探 黑衣壮服饰文化的调查与思考 聆听女性的声音 “黑衣壮”的自我认知与族群建构——兼评海力波新著《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 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壮族研究——美国太平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巴洛访谈札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壮学(第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富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097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0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1.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5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