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素朴与华丽--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内容
目录

写作缘起

 一 中国戏曲史和戏曲美学研究大略

 二 选题的基本考虑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论美的两种重要形态

 第一节 素朴美与华丽美概说

 一 从两种被忽视的审美形态——素朴美与华丽美说起

 二 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审美特征和美学价值

 三 素朴美实现的主要形式

 四 华丽美实现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国美学史上的素朴美与华丽美思想

 一 中国美学史上的素朴美思想

 二 中国美学史上的华丽美思想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上的素朴美传统

 一 古朴本色的歌

 二 自然真率的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

 三 创造素朴美之至境的诗人:陶渊明

 四 唐代的素朴美作品

 五 时代性的素朴美潮流:宋代审美风尚与文学格调

 六 素朴美的新葩:元代散曲的本色派

 七 古典素朴美的尾声:明清诗文

 第四节 中国文学史上的华丽美传统

 一 华丽美的先声

 二 华丽美的典型形态:巨丽的汉赋

 三 魏晋南北朝:华丽美大兴的文学时代

 四 唐宋文学的华丽美风格

 五 元明清:华丽美的消长与新变

 第五节 作为整合戏曲美学风格研究的一对基本范畴:素朴美与华丽美

第二章 元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滥觞

 第一节 绿杨红杏第一春:元代戏曲之勃兴

 一 蛰伏于民间的戏文

 二 一代文学的代表:杂剧

 第二节 “红尘紫陌寻东道”:元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

 一 元代曲学家的戏曲风格理论

 二 元杂剧美学风格之现代阐释

 第三节 娥眉淡扫:元代戏曲素朴美的表现

 一 元杂剧素朴美的典范:关汉卿的杂剧

 二 关汉卿的同道及其创作

 三 有别于关汉卿的素朴美作家作品

 四 其他素朴美风格的作家作品

 第四节 “花问美人”:元代戏曲华丽美的表现

 一 华丽美的典范之作:《西厢记》

 二 白朴的杂剧创作

 三 马致远的杂剧创作

 四 郑光祖的杂剧创作

 五 乔吉的杂剧及其他

第三章 明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发展和融通

 第一节 绿树浓阴夏日长:明代戏曲之盛景

 一 新兴的戏曲形式:传奇

 二 潜滋暗长的杂剧

 第二节 以“本色、当行”的名义:明代戏曲的审美风格理论(上)

 一 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的基本态势

 二 明代戏曲素朴美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色、当行论

 三 明代戏曲理论素朴美思想的其他观点

 第三节 在“骈绮典雅”的旗帜下:明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下)

 一 明代戏曲华丽美思想的集中体现:“骈绮典雅”论

 二 明代戏曲华丽美思想的其他观点

 三 两个关乎戏曲美学风格的文艺现象

 第四节 流莺杂花迷人眼:明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表现

 一 明代戏曲作品的素朴美风格之体现

 二 明代戏曲作品的华丽美风格之体现

 三 明代戏曲的华丽美与“案头曲”

 第五节 “于浅深浓淡雅俗之间”:素朴美与华丽美的融通

 一 对素朴美与华丽美融通的理论思考-

 二 戏曲美学风格的一种典范形态:雅俗兼擅,二美交融

第四章 清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嬗替和新变

 第一节“夕阳沉沉山更绿”:古典戏曲最后的辉煌

 一 灿烂夺目的清初戏曲

 二 清代中期的戏曲创作与花部崛起

 第二节 “绿叶成荫子满枝”:清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

 一 清代初期的戏曲风格理论

 二 清代中期的戏曲风格理论

 第三节 又是橘红橙黄时:清初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表现

 一 侧重于素朴美的作家作品

 二 侧重于华丽美的作家作品

 第四节 不尽源头活水来:两种美学风格视阈中的花雅之争

 一 说雅部之“雅”

 二 对花雅之争中花部取胜原因的重新观照

 三 花部戏曲审美精神与美学风格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 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综论

 第一节 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概说

 第二节 艺术辩证法与戏曲的审美风格嬗变

 一 几种重要的艺术辩证法因素(类型)及其对戏曲审美风格的影响

 二 中国戏曲的二极对立、二元并存模式初论

 第三节 雅俗之辨与戏曲的素朴美华丽美风格

 一 雅俗之辨概说

 二 雅俗之辨与文学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三 雅俗之辨与戏曲的素朴美、华丽美风格

 第四节 作为艺术的戏曲与其素朴美华丽美风格

 一 戏曲的表演性、文学性之张力与它的素朴美、华丽美风格。

 二 两种基本的审美理想:人工之美、天然之美与戏曲的审美风格

 三 戏曲的两种创作方法:写实与写意所关联的两种审美风格

 四 民间下层文化、文人上层文化意义上的戏曲艺术及其美学风格

 第五节 从文学层面考察戏曲美学风格之嬗变

 一 创作背景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

 二 创作主体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

 三 创作题材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

 四 创作原则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

 五 创作价值指向和接受情况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后记

内容推荐

陈刚编写的《素朴与华丽--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力图在传统美学的大视野中,将以往学者已经谈得相当充分的一些观点与命题,诸如“本色”、“文采”论,“场上”、“案头”论,“花部”、“雅部”论等,借凭素朴美和华丽美这两种基本的美学范畴在更高的层面上加以勾连、贯通和整合,将其全面的打通、贯穿起来,尽可能宏阔而切实地揭示出中国戏曲的艺术风格在千百年的行进历程中所体现和蕴含着的审美规律。

《素朴与华丽--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所获得的基本结论是:素朴美与华丽美是古典戏曲的两种普遍而典型的美学风格类型,在戏曲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都有深刻而全面的体现。戏曲的素朴美、华丽美及其种种具体的不同面貌,是戏曲艺术大美品格的形象显现,是戏曲艺术在广大的时空中对美的本质的全面展开,它绵延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适宜的文化生态和广袤的社会土壤,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编辑推荐

陈刚编写的《素朴与华丽--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力图在传统美学的大视野中,将以往学者已经谈得相当充分的一些观点与命题,借凭素朴美和华丽美这两种基本的美学范畴在更高的层面上加以勾连、贯通和整合,将其全面的打通、贯穿起来,尽可能宏阔而切实地揭示出中国戏曲的艺术风格在千百年的行进历程中所体现和蕴含着的审美规律,全书分为论美的两种重要形态;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综论等数章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素朴与华丽--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9596
开本 32开
页数 4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3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0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7: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