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编
《陇右光复记》序
《陇右光复记》序
《陇右光复记》序
叙言
檄文(三月十一日)
反正颠末
节录反正以前运动革命事略
反正后之颁布法约
反正后之行事章程
反正后之各种实行政策
解决条约
解决迁延之原因
解决后之赠言
解决后委派刘文重就兰州省议会之赠言
电文类
呈文类
咨移类
书牍类
杂俎类
录报类
副编
《甘乱杂志》之记载
《甘宁青史略》之记载
《甘肃通志稿》之记载
《王炬诗文集》之记载
《砥庐政论文存》之记载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之记载
《张思温文集》之记载
诗文补录
后记
图书 | 辛亥革命在甘肃(上下)/陇档丛编 |
内容 | 目录 正编 《陇右光复记》序 《陇右光复记》序 《陇右光复记》序 叙言 檄文(三月十一日) 反正颠末 节录反正以前运动革命事略 反正后之颁布法约 反正后之行事章程 反正后之各种实行政策 解决条约 解决迁延之原因 解决后之赠言 解决后委派刘文重就兰州省议会之赠言 电文类 呈文类 咨移类 书牍类 杂俎类 录报类 副编 《甘乱杂志》之记载 《甘宁青史略》之记载 《甘肃通志稿》之记载 《王炬诗文集》之记载 《砥庐政论文存》之记载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之记载 《张思温文集》之记载 诗文补录 后记 编辑推荐 武昌首义,彪炳史册。作为发生在百年前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这一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的深远历史意义,不独在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发掘和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遗产,加深对其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为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借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课题之一。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收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部门,在真实反映历史、弘扬优秀传统、宣传中华文明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之,值此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以历史档案文献为主要依托的,张蕊兰主编的《辛亥革命在甘肃(上下)》这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存史、资治和教育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正编、副编两部分, 内容包括: 节录反正以前运动革命事略、反正后之颁布法约、反正后之行事章程、反正后之各种实行政策、解决条约、解决迁延之原因、解决后之赠言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辛亥革命在甘肃(上下)/陇档丛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蕊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0027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0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7.06 |
丛书名 | |
印张 | 4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35 |
宽 | 160 |
高 | 3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