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七章 甜蜜蜜

取材自印度尼西亚民谣的《甜蜜蜜》是邓丽君的招牌歌之一,录制这首歌时,正是她对爱情最憧憬、身边有众多人追求,还没有被爱情刺伤过的花样年华,诠释起这首歌曲分外甜蜜,也婉转动听。大陆君迷相当喜欢这首歌,大部分人都以这首歌做手机的来电答铃,甚至于香港还以这首歌为故事发展主轴,拍了一部同名电影《甜蜜蜜》,男女主角是黎明和张曼玉,更因而把张曼玉送上了亚洲影后的宝座,浪漫魅力功不可没。

《甜蜜蜜》是一首爱情气氛浓厚的歌,邓丽君唱来传神、动人,但在真实人生里,邓丽君的情路却走得非常辛苦。邓妈妈提起女儿的情事就不免心疼,其实,在做娘的心里,不管女儿的声名再响、财富再多,也不过希望看她早日找到好人家。但围绕在她身边的人虽多,可惜就没有一个可以走到她的心里、梦里去,唯一爱到论及婚嫁的却又伤她最深,她的恋情应该是她心灵角落最不愿被提起的一段。

暗恋帅哥

十八岁初恋梦碎伤心欲绝

邓丽君是个浪漫而早熟的女孩,邓妈妈观察,她平常和邻居玩扮家家酒,都要扮演妈妈或姐姐的角色,喜欢照顾别人。她的情愫也不同于一般只会傻傻补习、K书的女学生,早在小学五年级,她就喜欢上一位常在家附近出入的大学生。那时她们住在芦洲的家附近有个侨大先修班,那些大学生们经常来来往往,各个斯文有礼,脸上架着眼镜,胸前抱着书本,让小女生们好生羡慕。其中有一位特别帅,引起她的注意,每天她都盼望着能看到这位大哥哥,还会故意跑到侨大先修班附近玩,或是唱唱歌,希望大哥哥有一天能注意到她,和她说话。

尽管她满脑子浪漫思想,人还是非常害羞,要她去向人家表明告白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段“暗恋”一直维持了两年,直到帅哥毕业离开侨大,她自己也搬离芦洲,才结束了小女孩的“幻想”。自始至终,不要说交往,连人家的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小小秘密连邓家人也不清楚,倒是后来她自己拿来当笑话说出来,才被人知悉。

十八岁那年,她已是四处演唱的红歌手了,那时在东南亚一带驻唱,歌迷送礼物来一堆就是一房间,她却很少和人家出去吃饭应酬,每次都找妈妈当挡箭牌,“去问我妈”“我妈去,我就去”,用这样的理由不知推掉多少对她有意思的人。有一次去马来西亚登台演唱,经朋友的介绍认识了马来西亚的实业家林振发,邓妈妈回忆起他们交往的日子,不禁叹声连连。这位小林先生是个很守本分的孩子,从福建过来的华侨,因为开采锡矿而发迹,家世很不错;兄弟姊妹多,他排行老四,下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那时正在台大念书,所以,他一见到邓丽君的模样,心里就有了几分亲。

他和邓丽君最像的一点就是有语言天才,英文、中文、粤语、福建话、印度尼西亚话都会讲,马来西亚话更是不用说了,人非常老实,也很懂礼貌,不过人长得并不高,邓丽君和他交往时,一定都很贴心地穿平底鞋,免得他难堪。每次他要约邓丽君出去,就会连邓妈妈一起约,两人交往多年,感情稳定,因为邓丽君去马来西亚的时间不多,远距恋情维持在电话里,是名副其实的“谈”恋爱,但是她心里觉得很踏实,认为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理想伴侣。

不幸的是,这位小林有先天性心脏病,三十三岁那年,在带侄子到新加坡出差的旅途中,心口觉得不舒服,住的酒店虽离伊丽莎白医院很近,但送到医院急诊却没有救活。邓丽君在台湾听到消息哭得死去活来,难过了很久很久,让邓妈妈非常担心。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是她最纯真的初恋,虽然不是轰轰烈烈,却已让她变得更早熟。

追求她很猛烈的还有当红歌星、青蛙王子高凌风,二○一二年年底因血癌在荣总化疗的他,回忆起这段青春纯情时光,依然记忆犹新。其实,当年决定要追求邓丽君时曾请教琼瑶,琼瑶对他直言:“你追不到!”他虽知道追不上,但也明白自己“不追会后悔”!

一九八一年时,邓丽君已是国际巨星,高凌风每天用电话攻势嘘寒问暖,而且想尽办法出现在佳人面前。有一次,他得知邓丽君在马来西亚香格里拉饭店演唱,隔日一早,想办法搭七点多的班机飞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移民署办马来西亚签证,下午赶抵马来西亚,坐在台下听邓丽君演唱。正在台上唱《烧肉粽》的邓丽君分送粽子给现场观众时,特别将最后一个粽子给了他,“这表示她知道我到了。”他和当地朋友还送了上百个玫瑰花篮,排满从一楼到二楼表演场的走道、楼梯,并包满整个舞台。

排场和面子做足了,不远千里而来,高凌风当然希望能和邓丽君说上话,于是演唱结束后又到她下榻的希尔顿饭店大厅等候,但当电梯门打开,邓丽君被一群人簇拥着往大门走,高凌风走到她面前说:“我来看你,演出成功!”邓丽君对他点头示意,即被拥着走向门口一辆高级轿车,他只能望着名车美人绝尘而去。

当时邓丽君已在岛外获得极高肯定,另有一次难得回台在高雄喜相逢歌厅演唱一星期,高凌风同样把握时机,专程从台北搭机到高雄听她下午……

P270-274

书评(媒体评论)

很高兴一本怀念邓丽君的书终于出版,这也是我看过写得最好的一本邓丽君传记,因此特别在这里推荐!希望读者借由这本书,更深入了解邓丽君的成长以及她的内心世界。身为她的老师,我更希望年轻人能看到: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在于她自己的努力与执着!

——左宏元(笔名古月,华语乐坛大师级创作人)

任何人跟邓丽君聊天、相处,都会很快对她燃起仰慕、崇拜和敬爱之心,这是她令人难忘的特质;甚至很多人在她离开人间以后,仍然成为

她的歌迷。她的奋斗过程也给我们艺界儿女树立了一个典范,我们永远想念她!

——张菲(台湾著名综艺节目主持人)

邓丽君的歌声风靡两地,就在第三场晚会准备之际,突然传来邓丽君逝世的恶耗。她的骤逝,也让这美妙歌声从此成为绝唱。

——张家骧(前台湾中华电视公司总经理)

后记

时光的迅捷无声,何其惊人,也何其无情。流年暗中偷换,一转眼,邓丽君逝世竟然已十八年,今年,她也迈入了六十岁的冥诞!八,是邓丽君偏爱的数字,六十,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甲子,选择在此时让大家怀念更深入的邓丽君,实在有其深意!

筠园,依然宁馨舒宽,净土里静静长眠的一缕芳魂,也依然让人爱戴、追念、敬重;没有人能问她、知她、解她,或代她回答此生是否不虚不枉,但,她短短的人世一遭,的确值得,也的确深具意义。

会答应执笔写这本邓丽君传记,其实,不为她幕前幕后的璀璨亮丽,不为她游走各国的充实丰盈,也不为她数不清的荣衔、后冠、名利、声望和掌声;而是为了在她身后,仍有许多团体、许多人以她的名义行善、助人、抚幼、慰安;他们超越宗教、超越国籍地以做种种善事来纪念她,来慰她的亡灵,相信这是她的遗愿、遗爱,相信这样的深重美意,能续存她在人间的未竟志业;身为艺人,这已超越演艺成就而达精神感召,唯有以与邓丽君Teresa Teng同名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姆姆(Mother Teresa)的襟抱自期、白许、自勉,同样地心怀大爱做小事,见到她的种种行谊在生前以真爱至情感动人,这样可珍可贵的爱的续航力,才可能持久下去,也才可能在她身后十八年之久,还越做越蓬勃,越爱越美丽。

为什么邓丽君具有这样的影响力,在她生前、身后依然播爱流芳?

为什么邓丽君歌迷会能在各地动员,分享她的爱,给人们带来欢笑?

为什么有生命、有病苦、有灾难、需要爱的地方,都有邓丽君同在?

为什么翻唱她的歌、模仿她的人,在大陆、东南亚都走红得特别快?

为什么在新新人类主宰消费的时代,她的唱片还依然热卖历久不衰?

为什么四海之内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声,永远听不腻也忘不了?

为什么善行义风需要共襄盛举之际,她的名字仍然跑在里面?

为什么?为什么?许多的为什么是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的。我们只知道,她从来都没有离开,她一直在我们左右,她的歌,她的好,她的温暖和贴心,从来不曾高高在上,也从来不会因回归天乡而被遗忘!

家,一直是她的依靠与信托,累的时候,倦的时候,她总是回家来靠一靠。而此刻,她静静地躺在最爱的土地上,这片她生前最不舍、最钟爱、最捍卫、最依赖、最感恩的土地。生时,她为争取隐私权而流浪异国;现在,她可以安安稳稳长眠于此,放眼青翠的山岗,耳畔是轻柔的微风,身边是四季不断的玫瑰,周遭是自己唱了一辈子的成名曲,何止是靠一靠呢?

但是,选择这样的方式回家,无疑是让人心恸的,到筠园来致意的人,莫不垂泪、叹息,听她柔柔的歌声,看她甜甜的笑靥,心中的疼就忍不住一圈圈泛开,惋惜叹息声此起彼落,轻轻唱和着她的歌,她的音容笑貌就清晰涌现,遥远的祝福来自遥远的爱,而爱,从来是不由分说的。

是的,爱是不由分说的,就像歌迷爱邓丽君,不用什么理由,从中国大陆、香港、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搭飞机远道而来,旅途劳累,不倦不悔,只为在她坟前上一炷香,鞠一个躬,这样的挚情已然超越“追星族”的热情盲目,而是一种冷静以对的珍爱敬重粉红色的玫瑰被歌迷一枝枝地剪下来,编排成她的名字,装点成她的烛台,被花刺到手指猛一缩,吸吮一口,随之淡然一笑,她抬头说:“这点痛,不算什么,我的痛,在这里!”细细流着鲜血的手,指着自己的心口,让人鼻酸。谁不是呢?

对中华民族的大爱,她从不挂在口头说,她只是用歌声表达,在华侨地唱《阿里山之歌》、唱《四海都是中国人》,唱得热泪滚滚,泣不成声,台上、台下一片婆娑,却又掌声如雷;她在日本穿着中国旗袍,压轴一定唱中国歌曲,不管日本人听得懂听不懂,要大家知道她是中国人,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家国民族的深情,从来不需掩饰。

在邓妈妈的回忆中,她看到老幼妇孺会立即让座,看到贫病伤员容易落泪,看到贫童会立刻捐钱助学;看到电视新闻里播报的无依老人,她会跑去送金慰问;看到泰北难民村苦况,她会给予实质帮助;河南商丘有人家贫,父死无法殡葬,她就立即汇款给完全不认识的彼岸同胞;甚至于看到流浪被弃的动物都起恻隐之心,得了奖金也转赠出去,诸如此类的小例子不胜枚举,这些都是陌生人,可她一样疼爱,且为善不欲人知,唯有亲如家人才会知道这些小琐事,一一细数,却又数不清。

写这本书时,一直本着绝对不要将邓丽君“神格化”,不要渲染她有多特别,所描述的只是她一生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罢了——身为子女,做到孝顺信悌;身为学生,勤学力争上游;身为艺人,四处义演;身为公民,提升公众形象。一个人一生能扮演多少角色,又能顾全多少角色呢?她只是把自身角色做好而已,说来简单,其实多么不易!

她的努力,不只在实质上能鼓舞年轻人,在精神上也影响着有心人;二oo一年,在我长达两年又五个月的采访中,越访问越心折,竟然没有一句负面讯息。二。一一年数次走访大陆,更发现她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有人因欣赏她而改变一生;有人因她的榜样而奋发向上;有人因听她的歌而转化心绪;更有一位少女在轻生之际因着听她的歌重燃生命希望,在绝望边缘活了下来!她的歌,她的人,引人向上向善,引人自珍自重,是这些原因让我想深入探索邓丽君的精神面,而非把她塑造成才学歌艺、外貌出色出众的偶像崇拜。读她的一生有所感,有所得,有所启发,这才是纪念邓丽君真正的意义!

邓丽君渴望过平凡日子,渴望享平凡人才有的隐私,盛名所累,捕风捉影,从泪洒记者会到心头长茧,对谣传漠然到再也无所谓。这一路走来,起伏高低,笑泪悲欢,从繁华到极简,到只求一份不受打扰的清静,也许,我们都该庆幸自己的平凡。

不管她此生有多少蜚短流长,多少谣言中伤,丝毫不影响她在十几亿中国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也丝毫不会动摇她的巨星评价。正如日本人所言,邓丽君是值得敬重的,不止国人如此认为,连国际也一致肯定,著名的中美洲邮票国格瑞纳达发行了一式十六张的邓丽君邮票套票,表达对她的敬意;她让我想起作家白先勇在名作《谪仙记》的开卷篇所录苏曼殊名句:“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自是神仙沦小谪,不必惆怅忆芳容。”

也许,邓丽君真是一个天上谪贬下来的小小仙,来人间玩一回,爱一回,邓妈妈就认为她是只衔环报恩的灵鸟。不管她是不是偶尔谪贬人间的小仙,她的人生都已过去,不逝的,却是她的精神,她的遗爱。她想到大陆演唱的心愿虽然没能实现,她的歌却响遍了神州,此生已成绝唱,此爱却不会绝响。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不是叙述一位艺人的起伏转折,而是一个爱者的精神情操,我们有幸在她的歌声中爱过,痛过,生活过,悲喜过。有些爱,不由分说,只是浸润,只是感受,只是在心头慢慢滋长着,那就是一种幸福。

姜捷初稿于二o o一年清明·完稿于二o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推荐序·他们心目中的邓丽君

推荐序·印象邓丽君

出版序·爱的礼物礼物里的爱

第一章·原乡人

第二章·一见你就笑

第三章·月亮代表我的心

第四章·漫步人生路

第五章·我只在乎你

第六章·海韵

第七章·淡淡幽情

第八章·千言万语

第九章·甜蜜蜜

第十章·再见,我的爱人

第十一章·何日君再来

后记·有些爱是不由分说的

附录·邓丽君身影

序言

他们心目中的邓丽君

邓丽君虽然离我远去了,但她一生的点点滴滴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从她十五岁开始一直到她离开,当时每天的生活都纠葛在一起,如今回味起来仍然辛酸。很高兴一本怀念邓丽君的书终于出版,这也是我看过写得最好的一本邓丽君传记,因此特别在这里推荐!希望读者借由这本书,更深入了解邓丽君的成长以及她的内心世界。身为她的老师,我更希望年轻人能看到: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在于她自己的努力与执着!

——左宏元

那一年,邓丽君小姐指定我当她的主持人,十天的演出期间,她总会在谢幕时叫我拉着她的手,伴随她唱《海韵》的歌声一起谢幕。然而最后一场,我竟然难过得跑了,只留她一个人谢幕。想到不知此生何时才能再有这样的机会,和我心目中台上、台下都如此伟大、敬业而亲切的巨星合作,那种莫名的伤感真是无法面对呀!没想到演出结束后,她还四处找我、想安慰我,可见邓小姐是多么体贴与善解人意啊!

任何人跟邓丽君聊天、相处,都会很快对她燃起仰慕、崇拜和敬爱之心,这是她令人难忘的特质;甚至很多人在她离开人间以后,仍然成为她的歌迷。她的奋斗过程也给我们艺界儿女树立了一个典范,我们永远想念她!

——张 菲

一九九二年春节,我到“华视”担任总经理不久,从报纸上看到邓丽君将要回台湾的消息,灵机一动,就和邓丽君的哥哥邓长富联络,看是否有机会和邓丽君见个面。那次见面,决定了之后的演出,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露面的邓丽君,分别于清泉岗及凤山,各演出一场晚会。邓丽君的歌声风靡两地,就在第三场左营晚会准备之际,突然传来邓丽君逝世的恶耗。她的骤逝,也让这美妙歌声从此成为绝唱。

——张家骧

内容推荐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2013年1月29日,是一代巨星邓丽君诞辰60周年的日子,在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的精心策划之下,《绝响——永远的邓丽君》由现代出版社出版,这是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在大陆唯一授权的官方版传记。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作者姜捷,踏遍八地,耗时十几年,访问超过二百位邓丽君生命中的至亲好友、同事、歌迷,甚至包括极少曝光的邓丽君的母亲,因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她不仅走访了台湾、香港、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等地,还因为中国大陆是邓丽君演艺事业非常重要的一站,又增添了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的采访,终于一点一滴,完整谱写出邓丽君传奇的一生,为她璀璨的一生留下深刻注记。

台上的辉煌、台下的生命足迹、鲜少曝光的私生活、不为人知的童年回忆……都在这本史无前例的、堪称目前最全面、最权威的邓丽君传记中。2013年年初繁体字版由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一经上市,即在台湾和香港热销,迅速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茅。

编辑推荐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2013年1月29日,是一代巨星邓丽君诞辰60周年的日子,在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的精心策划之下,姜捷专著的《绝响——永远的邓丽君》由现代出版社出版,这是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在大陆唯一授权的官方版传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15585
开本 16开
页数 3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6=75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0: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