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给我的生活的信》这本书中,米丽娅姆·梅克尔用诚恳真挚的文字,将唯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知晓的痛楚、感悟明晰剖白,冀望能够点醒读者,让读者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不要被工作侵吞掉全部的生活。本书出版以来,在德国排行榜上停留达24周之久,并且引起了各大电视节目及报章杂志探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失衡后的“过劳”、“工作倦怠”现象。
| 图书 | 写给我的生活的信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写给我的生活的信》这本书中,米丽娅姆·梅克尔用诚恳真挚的文字,将唯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知晓的痛楚、感悟明晰剖白,冀望能够点醒读者,让读者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不要被工作侵吞掉全部的生活。本书出版以来,在德国排行榜上停留达24周之久,并且引起了各大电视节目及报章杂志探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失衡后的“过劳”、“工作倦怠”现象。 内容推荐 米丽娅姆·梅克尔(Miriam Meckel),德国最年轻的教授,美丽聪明,事业有成。她曾在政府机关担任要职,并且作为德国当代最著名的权威媒体人,以完美及专业的公众形象穿梭在学院、媒体及企业之间。她的生活可以用“多线程”来形容,每天的工作无休无止,以至于要把家当成换冼衣物的地方,要用提高工作量来克服工作超载带来的不良后果,终于,身体在精神之前发出警告,她不得不入院治疗。诊断结果是:Burnout (字面意思是“烧坏,燃料耗尽”,也指“职业枯竭”,由过度工作引起的身心疲劳、筋疲力尽、过劳)。 她如同一列失控的列车,终于燃料耗尽。 在山间的疗养机构,她终于可以回归自己,探寻生活的真谛。她回顾了自己的工作、家人、朋友、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伴随着对医院疗程、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阐述。把一切梳理清楚之后,她提起笔,给自己的生活写了·封信,请求生括的归来。 在《写给我的生活的信》这本书中,梅克尔用诚恳真挚的文字,将唯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知晓的痛楚、感悟明晰剖白,冀望能够点醒读者,让读者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不要被工作侵吞掉全部的生活。 《写给我的生活的信》出版以来,在德国排行榜上停留达24周之久,并且引起了各大电视节目及报章杂志探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失衡后的“过劳”、“工作倦怠”现象。 目录 向着我的一扇窗 腾出内在的空间 感官之惑 生活失去界限 山间夜未眠 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 饮食节制 要写多少文章才会受喜爱 他人的生活 心中的岛屿 我们必须能够看见 “容易保养”的人 一个人的“操作系统”与真实的生活 内在的领悟 谁是我的朋友 纹(文)理 亲爱的生活 试读章节 几个月以来,对于一件正在做的事.我只能集中注意力几分钟。在阅读的时候,我会突然察觉到我在想其他的问题,虽然我的目光仍然在书上随字行前进。有时我还知道刚读过的段落的大意,但是大部分时候并非如此。于是我必须回头再读一遍,而且很可能又是同样的情况。 医生嘱咐我不要睡,当然不是晚上,而是白天,尤其是在我关禁闭、不准与外界沟通的这两天。在这里称之为“惰性日”(Inaktivjtatstage),也就是说,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只能留在房间里望窗兴叹。不准与人交谈,不准阅读,不准看电视,也不准听音乐,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必须关机,收在柜子里。第一次听到“惰性日”的时候,我立刻觉得自己被监禁了,既焦虑又觉得有趣。我当时几乎可以确定医生会开这个处方给我,我知道自已的弱点。 现在是八点十二分,我有些焦躁,我四周其他的人慢慢醒来,我听到冲澡的流水声,马桶的冲水声,不时还有叮当声传来——可能有人力气大了些,把刷牙漱口的玻璃杯放到洗脸台上时撞出了声响。世界苏醒了,此刻我已经非常熟悉这小小世界。我期待早晨走进餐厅吃早餐,吃我自己调配的小麦综合谷物,掺杂上四周闲谈的片段。 可今天不行。今天我得留在房间里吃早餐。昨天为了谨慎起见,我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带回房间了。原本应该会有人送早餐来的,但是因为我必须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只要我现身餐厅,厨房的工作人员就会为了找我能吃的东西而大费周章,所以我还是自己来好了。或许我已经因此搞砸了练习的一部分,不过我不管那么多了。如果什么事也不准我做,至少不应该让我一整天挨饿。 为什么这样的日子会是挑战?我不必走进冰天雪地里,也不必上气不接下气地做运动,我什么都不必操心。换句话说,我可以在医生的吩咐下偷懒。是可以还是必须?其实偷懒我很拿手,在家我可以几个小时躺在沙发上阅读,那就是我向往的星期天, …… P6-7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写给我的生活的信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米丽娅姆·梅克尔 |
| 译者 | 林敏雅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3814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1 |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