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为清末著名医家唐宗海所著,是一部论治各科血证的专书。
本书是一部论冶各科血证的专书,分8卷,包括总论阴阳、水火、气血、男女之异同以及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血证的病证特点及治疗方药等。
图书 | 血证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血证论》为清末著名医家唐宗海所著,是一部论治各科血证的专书。 本书是一部论冶各科血证的专书,分8卷,包括总论阴阳、水火、气血、男女之异同以及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血证的病证特点及治疗方药等。 内容推荐 《血证论》为清末著名医家唐宗海所著,是一部论治各科血证的专书。 《血证论》共8卷,首卷总论阴阳冰火、气血、男女之异同以及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等。2-5卷详论32种血证的病证特点及治疗方药。6卷阐述失血兼见证40余条。7、8卷编列本书引用各方200余,并附以方解,便于检索。该书上承《灵》、《素》,下撷历代各家,专论血病证治,条分缕析,辨别疑似,论证用药,颇具特色。书中对血证的阐释独具精思.每有创建,成书后,一直为医家所重视,不失为中医临证各科的上佳之作。 目录 血证论一卷 阴阳水火气血论 男女异同论 脏腑病机论 脉证死生论 用药宜忌论 本书补救论 血证论二卷 吐血 呕血 咯血 唾血 咳血 鼻衄 脑衄 目衄 耳衄 齿衄 舌衄 大衄 零腥 吐脓 血证论三卷 汗血 血箭 血痣 血瘙 疮血 创血 跌打血 血证论四卷 便血 便脓 尿血 经血 崩带 产血 血证论五卷 瘀血 蓄血 血臌 经闭 胎气 血证论六卷 痨瘵 咳嗽 发热 厥冷 寒热 出汗 发渴 心烦 卧寐 喘息 呃哕 痰饮 痞满 肿胀 怔忡 惊悸 健忘 恍惚 晕痛 眼目 耳病 口舌 咽喉 声音 腹痛 痹痛 痿废 遗精 淋浊 便闭 泻泄 饮食 感冒 痉掣 暑疫 食复 劳复 时复 房劳复 附:抱儿痨论 血证论七卷 血证论八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血证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唐宗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833605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7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5.7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184 |
宽 | 13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