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 论
认识自己,成就人生
儒学与人格养成
第二篇 哲 学
《论语》的经典地位
《论语》应该这样读
三纲领与八条目:儒家的政治哲学与士人的
修身次第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与汉代儒学的构建
道教的神仙理想
庄子的为人处世
佛法与人生
第三篇 文 史
《诗经》之始
——《周南·关雎》讲读
诗教与自然:中国古典诗学的精神传统
《报任安书》与先秦儒道两家的生死观
佛教与民间外交
第四篇 艺 术
音乐:从快感到幸福感
古琴艺术概说
线的美感
——中国画漫谈
对焦中国画
| 图书 | 城市国学讲坛(第6辑) |
| 内容 | 目录 第一篇 总 论 认识自己,成就人生 儒学与人格养成 第二篇 哲 学 《论语》的经典地位 《论语》应该这样读 三纲领与八条目:儒家的政治哲学与士人的 修身次第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与汉代儒学的构建 道教的神仙理想 庄子的为人处世 佛法与人生 第三篇 文 史 《诗经》之始 ——《周南·关雎》讲读 诗教与自然:中国古典诗学的精神传统 《报任安书》与先秦儒道两家的生死观 佛教与民间外交 第四篇 艺 术 音乐:从快感到幸福感 古琴艺术概说 线的美感 ——中国画漫谈 对焦中国画 编辑推荐 《城市国学讲坛》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贯彻“文化塑校”办学理念、弘扬国学、培育师生本土文化自觉而建造的平台。六年多来,“讲坛”成为校内外有影响的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形成和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一)通识性。“讲坛”的定位是让普通大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求专精高深,倾向于通俗性、趣味性。(二)常规性。“讲坛”通常每两周举办一期,近乎制度化。(三)专门性。“讲坛”专限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范围。(四)技艺性。西周时的“国学”就有“六艺”之学。与艺术和身心修养相联系的传统技艺,应是广义国学或“大国学”的题中之义。“讲坛”除了宣讲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还介绍、演示古琴、书画、茶艺等传统技艺,有“说”有“练”。(五)课程性。“讲坛”对本校学生而言也是可计学分修习课程,这就不同于一般讲座的课余性质,而具有了课程性质。总的来说,“讲坛”以国学所传递的人生智慧为主线,同时注重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理论性与普及性的统一,希望有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李训贵、宋婕主编的《城市国学讲坛(第6辑)》是本辑刊的第六辑。 内容推荐 本辑共分四篇: 总论、哲学、文史、艺术。内容包括认识自己, 成就人生 ; 儒学与人格养成 ; 《论语》的经典地位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城市国学讲坛(第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训贵//宋婕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5549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 |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 印刷时间 | 2014-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 |
| CIP核字 | 2013320248 |
| 中图分类号 | Z126.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6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