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败者的地平线
内容
编辑推荐

由罗旋编著的《败者的地平线》内容简介:二十五年前,日本最大的电子集团——水名集团的总裁水名浩司的长子,在一场晚宴上杀死了一个小婴儿。事件被警方以“意外事故”定性结案。十五年后,水名浩司在一起空难中遇害。仅仅相隔一个月,水名浩司的前妻在大阪的一家高级酒店的客房中被杀害。半年过后,水名浩司的私人律师惨死在自家的别墅之内。二零一零年,经营状况良好的水名集团,突然在美国陷入了一场足以使之破产的诉讼纠纷。而最有动机报复水名集团的人,却早在多年之前“自杀身亡”。警方经过了十年的调查,至今无法锁定凶手。

内容推荐

《败者的地平线》内容简介:与大多数人一样,作者罗旋对推理小说的概念,源自于十九世纪的英国,成形于二十世纪的日本。古典推理重逻辑,本格推理重诡计,社会推理重布局。而那时,初识推理小说的作者,也与身边的同好一样,倾心的,只是小说里天马行空的“犯罪手法”。沉醉于密室、机关、时间表、以及不在场证明所蒸腾的幽香中;以为只要一个侦探,一个凶手,一个迷题,一个谜底便有了全部。后来随着阅读的积累,慢慢感受到了推理小说本身自带的难以和解的矛盾。单纯构建诡计的小说,读过之后除了感叹作者思维的精巧和创意的大胆,很难动心。而通过推理写人事,读起来又往往会陷入两者的因果关系难以同步的尴尬。因为诡计有解,生活无解。但是,突破这种尴尬的尝试,反而为推理小说的更新,提供了可能。《败者的地平线》具有颠覆性震撼的叙述性诡计。

目录

自序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终章

尾声

世界终止之地

跋:平行世界与矛盾螺旋

试读章节

接到从军舰岛上打来的报警电话,是在正月一个罕见的大雾弥漫的早晨。

那天田中智宏和往常一样被困在空无一人的值班室里。他浑身这毫无干劲的懒散状态,简直有如刚过去的新年假期根本还没结束。与东京大阪那些大城市不一样,在长崎县这种人口并不密集的偏僻小城,政府没有财政预算专门雇人来处理报警电话。当然,也没有那个必要。因为这里安宁得如同已经被坏人遗忘了一般。也正由于此,大半夜等候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响起的报警电话的任务,都被交给了每一年刚进警局的新人。这一年,正好是田中在长崎县警局的第一年。

窗外逐渐转亮,过程却因为浓雾的关系缓慢而暖昧,如同浸泡着万物的黑墨水被一点一点稀释淡化。田中百无聊赖地趴在桌上,下巴抵着桌子打了一个大哈欠。他想起前两天还听同僚们谈论,进入平成之后,县内唯一一起被全国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的犯罪事件,居然要往回推算到十七年前。那是平成六年发生在长崎县高浜町的一起绑架案。可是,即使是那起案件,由于嫌疑人不是本地人,长崎县警局也只能乖乖地将主导权交给东京警视厅,自己在一边打打下手。听到这件事让田中深感失望,他觉得,选择在老家当警察是个绝对的错误。

时间是早上六点,为了对抗睡意,田中翻开手机,调出了晨间新闻。不出所料,头条又给了美国法院正在审理的水名集团的行贿案件。这桩持续了将近半年的官司,不但将日本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水名集团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还一度震动了刚刚组建的谷协内阁。尽管五个月以来,媒体都在孜孜不倦地追踪报道着案件的审理进度,田中对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依旧是茫然不知。正在他准备换台的时候,突然响起的尖锐的电话铃声让他大脑一阵胀痛。百无聊赖被扯破,他竟然感到一阵紧张。

“喂,这里是长崎县警局。”他手忙脚乱地将话筒拿了起来。

话筒那边传来的,是一个比他更加慌乱不知所措的声音。

“请……请派人过来……快一点……”那个声音哆哆嗦嗦地喊道。

“对不起,请冷静一点。”对方的惊慌反而让田中顿时镇定下来:“请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之前检查的时候明明什么都没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弄上去的……怎么会这样……”电话那头本来就慌乱的声音,因为穿插其间的不规则喘气声而更加模糊难辨。  “请冷静一点。”田中提高了音量,仿佛是要迫使对方集中注意力一般:“请告诉我您的名字,还有您现在所处的位置。”

“军……军舰岛……”对方只吐出几个字。

军舰岛是距离长崎半岛不到十五公里的一座岛屿,五十年前因为种种原因被政府下令废弃,直到一个月前,长崎县政府才重新将之作为旅游景点开放。

“请问您是在做巡岛检查吗?”认定无法从对方嘴里得到清楚的答案,田中不得不自己做出猜测。

“因为雾很大,一开始还以为是看锴了,”电话那头依旧沉浸在错愕中:“结果让船靠近之后才发现,居然整个防波堤上都是……拜托你们赶快派人过来!”他所有的话都要归结到这个目的。

“防波堤上有什么吗?”田中更加困惑了。虽然自从军舰岛重新开放之后,一直游人熙攘,却也从没发生过任何事故。田中不懂,一个被残破废弃楼群占据的岛上,有什么东西可以把巡岛人员吓成这个样子。

“……血……”电话那头哆哆嗦嗦地说道。

“您说什么?”他以为自己听锴了。

“血。”那声音里只有恐惧:“整整一面防波堤上全部是血。”P3-4

序言

当朋友问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时。我的回答常常是:“推理小说……大概。”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对推理小说的概念,源自于十九世纪的英国,成形于二十世纪的日本。古典推理重逻辑,本格推理重诡计,社会推理重布局。而那时,初识推理小说的我,也与身边的同好一样,倾心的,只是小说里天马行空的“犯罪手法”。沉醉于密室、机关、时间表、以及不在场证明所蒸腾的幽香中;以为只要一个侦探,一个凶手,一个迷题,一个谜底便有了全部。后来随着阅读的积累,慢慢感受到了推理小说本身自带的难以和解的矛盾。单纯构建诡计的小说,读过之后除了感叹作者思维的精巧和创意的大胆,很难动心。而通过推理写人事,读起来又往往会陷入两者的因果关系难以同步的尴尬。因为诡计有解,生活无解。但是,突破这种尴尬的尝试,反而为推理小说的更新,提供了可能。

我以为,如果能够写出一部诡计之上有逻辑,逻辑之外有布局的小说,让迷题和推理成为壮阔支架,而笔锋能够穿透它们,直指人性的精神内核,应该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很多前辈大师们做到了。我只是初学者,离得尚且遥远。但是,这并不妨碍,以此作为用力的方向。

于我而言,推理小说的另一个迷人之处,在于以“动机”为借口,将“恶”的文学审美发挥到极致。不受制于以理性价值观为行为准则的现世,小说能够最大限度地用悲悯去包容人性的“恶”。杀人既是杀己,那么他在成为加害者之前,势必以某种形式被害,才会选择这种同归于尽的方式,对抗世界。加害者内心的邪恶种子,一定需要从社会制度之痛和生存法则之冷中,汲取养分,阴暗生长。我试图去探究这种关系,寻找“恶”的张力,以及它与它的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也就决定了,我写作的出发点,不会是自身,甚至不会是自己的生存圈子。即使在这个故事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一些自己的疑惑。

我始终认为,世界如此之大,需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姿态去质问,年华摇摆和岁月多扰之外的秩序和规则。否则,多少会心有不甘。所以即使注定失败,也需让自己上路。

于是,我用犯罪和阴谋,搭建了一个不讲述日常的舞台,用冷血和悲悯,承载了一个属于败者的故事。道不是说,只有政治和外交才足以设问,也不是说,只有谋杀和推理才足够锋利。只是在写作这个故事时,我看到的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寒带针叶林,翠绿的极光缓慢升起,颤抖不定让人心生畏惧。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一群以恶果腹,野心勃勃,遵从着各自的生存法则,朝着欲望而行的人。他们的不择手段和力不从心,演示了很多人羞于探究的迷题。故事的情节,也就顺着这种意象,慢慢清晰起来。尽管谜底背后,未必就见真相。

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在辗转反侧的构建过程中,它的缺陷和硬伤让我时刻怀疑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敌不过内心对某种答案的渴望,终究是没有妥协地坚持了下来。仿佛写完这个故事,便能看到遥不可及的陆地尽头。

而你我都知道,地平线之上,还有地平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败者的地平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50342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7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