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幽灵城市的拓扑学结构》内容介绍:格里耶的小说对于小说艺术本身进行了深入的挑战,反叛、思考和建设,具有英勇强悍的新英格兰极端个人主义传统和坚强的艺术开拓精神,强有力地显示出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暂的数十年的文学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自觉和尼采艺术哲学当中艺术家享有的奴隶主道德。
图书 | 一座幽灵城市的拓扑学结构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座幽灵城市的拓扑学结构》内容介绍:格里耶的小说对于小说艺术本身进行了深入的挑战,反叛、思考和建设,具有英勇强悍的新英格兰极端个人主义传统和坚强的艺术开拓精神,强有力地显示出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暂的数十年的文学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自觉和尼采艺术哲学当中艺术家享有的奴隶主道德。 内容推荐 由格里耶编著的《一座幽灵城市的拓扑学结构》内容介绍:一座失落的城市,它可能在同一片土地上掩藏着几个相继的文明——重复而矛盾的——沉淀在每一地层(它奇特的地形,它以自然灾害、屠杀、神圣文本、器皿与符号的甲胄为标志的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一道垂直的裂缝,不同类型的痕迹揭示出每个年代特有的空间。但是这些片段互相交迭,互相渗透,互相摧毁…… 然而剧院、监狱、后宫、庙宇和妓院仿佛考古学家,一步步在这个突然变换的动态迷宫里前行,包含着(隐藏或经常全然相反,完全露出)同一桩隐秘的罪行:仪式性的谋杀因一个刚满育龄的妓女变得复杂,她的记忆——或对仪式的复制——在调查者的足迹上留下了疑点。 于是回来的孩子认出了——在那些还崭新的烙印中——喂养他的社会指定给他的性幻想,在学校的书本里,艺术、历史或宗教书籍里,这些书都在不懈地以它们隐秘的方式向他讲述着相同的欲望。《一座幽灵城市的拓扑学结构》强有力地显示出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暂的数十年的文学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自觉和尼采艺术哲学当中艺术家享有的奴隶主道德。 目录 卷首语 第一空间:建筑一座成为废墟的庙宇以供奉女神瓦纳德 Ⅰ在繁殖的牢房里 Ⅱ外边,阴影扩大了 Ⅲ石块和尖刀 Ⅳ铭文 Ⅴ装运祭品的船 Ⅵ幕间休息 Ⅶ假定大卫·G在这里诞生 第二空间:为了一个平静的住所而重复进行的上升运动 第三空间:建筑一座已成废墟的庙宇(续完) Ⅰ瞄准 Ⅱ戏剧性的变化 Ⅲ设计的临时草图 第四空间:被监禁在窗户与镜子之间的未成年少女的梦想 Ⅰ一边等待一边虚情假意地到处游荡 Ⅱ传授宗教奥义的第二学习阶段 第五空问:杀人犯在追踪我 Ⅰ取消的折回 Ⅱ宗教仪式 Ⅲ带喊声的风景 Ⅳ古代文物展览 Ⅴ有双层底的祭坛 结尾 试读章节 头一眼就叫人震惊的,是墙的高度;那些墙太高了,同人的身材比较,显得特别高大,使得这样一个问题根本不必提出:它的天花板到底是有呢,还是没有?对呀,那些墙特别高大而且都是光秃秃的,没有装饰。那三面看得见的墙壁,构成这个长方形牢房的底层和两边;这个牢房是长方形的,也许是方形的(很难确定,因为受到透视的强烈影响),也有可能是立方体的(这样又要引起是否有天花板的问题),它的三面看得见的墙壁,尽管方向各有不同,却都是同样的白色,同样灰暗无光,没有任何凸起之处,唯一明显的变化,只是四个窗口——两侧墙壁中间各开一个,另外两个开在最里面的墙上,位于其长度的三分之一及三分之二的地方——此外还要加一张淡蓝色的告示,张贴在这面墙的中轴线上。这五件东西都作长方形,面积相等,尺寸相同——看上去(或者准确地)长度是宽度的两倍——可是告示是照高的方向贴的,换句话说就是它的最长的一条边是垂直的,而恰恰相反,那些窗口是横向开的。在告示的上部,印有《规章制度》四个字,是用特大号罗马正体大写字母印成的;在左侧的空白,每段文字的开头处,印有——1,2,3,4——四个数字,字体大小同标题一样。恰恰相反,每段文字都是用小号字印的,使人无法卒读。第五段文字在告示的最下端,只是5这个数字在左侧空白上应占据的地方,完全被其中一个人物的脑袋遮住了。这人是一个少女,金色的长发纷乱地披在肩上,浑身赤裸,露出正面,站在那里,动也不动,姿势既柔软又僵硬(一只膝盖稍微弯曲,左臂半向前伸,右臂有点离开躯体,右手张开,手指分离,手掌向前),她使人想起一个古代雕像,或者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幅名画。 从这样的背景所得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认为自己是处身在一个监狱中,因为看得见的四扇窗户,安置得那么高,使室内的少女们根本无法够得到,即使她们中的两个人爬上桌子而且搭成人梯,也够不到。这些窗户除了高不可攀以外,它们明显地是卧倒的长方形(按照前面所说过的),而且同这间高大的房间比较,它们的体积十分细小,但是也采取了额外的预防措施,在这些窗户中间装上了结实的铁条,每个窗户装上五条垂直的金属栏杆,彼此间距离相等,当中的那一条口径较粗(也许是方形的,而它的两侧那两对是圆形的)。从墙壁的厚度上来看,这些墙壁是堡垒的墙壁。窗户的铁栏杆浇铸在窗洞靠里的边沿上,透过栏杆可以看见墙壁的横切面,足有两公尺厚的泥水工程,上面涂着同样没有光泽的白色。穿过这条又深又厚的内壁过道,可以窥见明亮的天空,没有一片云,蓝盈盈的颜色。外边的气候一定是相当温和——如果不是热带气候就是地中海气候——因为这些空气可以自由流通的窗洞没有任何玻璃或木板遮挡,而里面的女犯人几乎个个都是一丝不挂,却在外表上没有一个人露出怕冷的样子,起码在目前是这样。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各个窗户的栏杆,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其中一个窗户的栏杆是不完整的,那是左侧面的那个,它的右边紧靠中间粗栏杆的那根栏杆没有了;其实也不是全部都没有了,因上下两端各有一段短短的残杆留在泥水工程里。太阳——它在天空上的位置一定很低——从这个窗户射进室内,将损坏栏杆的部分形象(比新形象大概矮小两倍),投射到对面的墙上,恰巧在五条栏杆都完全没有损坏的窗户下面。凝视着这圈阳光的——阳光被四条直线划分开来,第五条只有一点残杆——是四个少女中的一个。四个少女全都裸着身体,在玩纸牌;她们的位置更显得低一点,因为她们每人都坐在一张白色的椅子上,在一张长方形木桌子一条边的中间,木桌子也漆成白色(桌子是长方形的,或者细想一下,是方形的,因为这里也一样,透视的效果太明显,使人无法肯定)。P15-1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座幽灵城市的拓扑学结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
译者 | 郑永慧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44958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5.45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186 |
宽 | 11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8-2009-095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