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将荒诞的幻想、仙人故事、惊险的情节,以及运用性格刻画、心理描写、讽刺和幽默等手段融合在一个小小的故事里。
它既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狂想曲,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作者詹姆斯·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梦幻岛和不肯长大的小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像彼得·潘那样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由此,也可以窥见作者对自然、纯朴天性的热情召唤。
图书 | 彼得·潘/世界少年儿童文学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彼得·潘》将荒诞的幻想、仙人故事、惊险的情节,以及运用性格刻画、心理描写、讽刺和幽默等手段融合在一个小小的故事里。 它既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狂想曲,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作者詹姆斯·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梦幻岛和不肯长大的小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像彼得·潘那样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由此,也可以窥见作者对自然、纯朴天性的热情召唤。 内容推荐 《彼得·潘》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巴里的成名作,主要叙述了文迪和彼得·潘等几个小孩在梦幻岛的奇遇,故事创造了一个让孩子们十分憧憬的童话世界——梦幻岛,岛上无忧无虑的仙女、美人鱼、丢失的孩子们以及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 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最纯朴、最天然的境界,而主角彼得·潘那种“永远不想长大”的思想与行为更是淋漓尽致地呼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彼得·潘》将荒诞的幻想、仙人故事、惊险的情节,以及运用性格刻画、心理描写、讽刺和幽默等手段融合在一个小小的故事里。它既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狂想曲,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作者詹姆斯·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梦幻岛和不肯长大的小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像彼得·潘那样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由此,也可以窥见作者对自然、纯朴天性的热情召唤。 目录 彼得·潘飞进来了 彼得·潘寻找影子 文迪跟彼得·潘飞走了 文迪飞到梦幻岛 美丽的梦幻岛 走进新建的小屋 空心树的家 美人鱼的礁湖 梦幻鸟的叫喊 快乐的大家庭 文迪讲故事 孩子们被抓走了 你相信有仙子吗 神秘的海盗船 与狐克的战斗 从梦幻岛归来 文迪长大以后 试读章节 文迪是这样长大的:在她2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和妈妈在花园里玩,她摘了一朵美丽的花,转过头,朝妈妈跑来,她这样的动作着实让达琳太太高兴坏了。达琳太太抱起她,在她脸蛋上吻了又吻,心想:如果文迪永远都这么大该多好啊!可是孩子毕竟要长大的,他们也都知道,总有一天,他们将要长大成人! 事实就是这样,自那以后,文迪就明白了她终究是要长大的。2岁,对于她,也对于所有孩子来说,是长大的开始。 在文迪来到这个世上以前,达琳太太当然是这个家中主要人物。她是个招人喜欢的太太,满脑子的幻想。她还有一张甜甜的、喜欢说笑的嘴。她那爱幻想的脑子,就像从神奇的东方来的那些小盒子,一个套一个,不管你打开了多少,里面总还藏着一个。她那张甜甜的、能逗人开心的嘴,老是挂着一个文迪无法得到的吻。可那吻明明就在那儿,就在右边的嘴角上挂着。 正是这张嘴,让文迪感觉到她对妈妈有种特殊的爱。 达琳太太是个美丽招人喜爱的人,但达琳的先生是怎样赢得了她欢心? 当她还是个女孩的时候,周围有好些男孩,他们长成大人以后,忽然发现他们一起爱上了她。于是他们都纷纷拥进她家向她求婚。 只有达琳的先生的做法不同,他雇了一辆马车,抢在他们之前来到她家里,于是就赢得了她。达琳先生得到了她的一切,只是没有得到她那些小盒子最里面的一只和那个吻。 文迪心想:兴许拿破仑能得到那个吻,不过据我猜测,拿破仑也许试图得到它,最后也怒气冲冲地甩门而去了。想着想着,文迪就笑起来了。 达琳太太和达琳先生非常恩爱,她是穿着一身雪白的嫁衣来到了这个家的。起初,她把家里的账记得一丝不苟,甚至很开心,像玩游戏一样,连一个小菜芽都不漏记。可是渐渐地,她把整个整个的大菜花都漏记掉了,账本上却出现了一些没有面孔的小娃娃的图像。在她应该记账的地方,她画上了这些小娃娃,她估摸这些小娃娃要来了。 第一个来的就是文迪,接着是约翰,随后是迈克尔。 文迪的出生,对于达琳夫妻俩来说可真是件头疼的事,因为她的到来使经济开销又增多了。达琳先生有了文迪自然是非常得意,可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他坐在达琳太太的床沿上,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笔给她算开销账。随后,达琳先生却拿出一支铅笔和一张纸算开销账,还不许达琳太太打搅他。 “亲爱的!别插嘴了,”他说,“我这儿有1镑17先令,在办公室还有2先令6便士,办公室的咖啡我可以取消,就算省下10先令吧!就有2镑9先令6便士。加上你的18先令3便士,合计3镑9先令7便士。我的存折上还有5镑,总共8镑9先令7便士——是谁在那儿动?——8——9——7,小数点进位7——别说话,我亲爱的——还有你借给找上门来的那个人的1镑钱——安静点,乖乖——小数点进位,宝贝——瞧,到底让你给搅乱了——我刚才是说9——9——7来着?对了,我说的是9——9——7。亲爱的,你说咱们靠这个9——9——7,能不能维持一年的生活?” “能,我们一定能!”达琳太太嚷道,她当然是偏袒文迪的。 达琳先生有点生气地告诉她:“腮腺炎,你可别忘了。我算它1镑,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更多的有可能要花30先令——别打断我说话——麻疹1镑5先令,德国麻疹半个世纪,加起来是2镑15先令6便士——别摇手——百日咳,算15先令。” 就这样他唠叨了大半天,并且每次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不过最终达琳太太总算听完了达琳的唠叨,腮腺炎减到了12先令6便士,两种麻疹并作一起共同处理了。 同样的风波也在约翰出生时发生过,而且情况更严峻。不过他们两个总算被养活下来了,不久你就会看见姐弟三个排成一行,由保姆陪伴着,到福尔萨姆小姐那里上幼儿园去了。 达琳太大是安于现状的,可是达琳先生却喜欢凡事都向左邻右舍看齐,所以,他们也准备请一位保姆。 由于孩子们喝的牛奶太多,他们又很穷,所以,他们家的保姆只是一只严肃庄重的纽芬兰大狗,名叫娜娜。 在达琳夫妇雇用它以前,这狗本没有固定的主人。达琳一家是在肯辛顿公园里和它结识的,它闲来无事去那儿游逛,把头伸进摇篮车窥望。那些粗心大意的保姆一直很讨厌它,因为它老是跟着她们回家,向她们的主人告状。 其实,它是一位真正称职的好保姆,当达琳太太给孩子洗澡时,它是那么地认真与细致地看着。夜里不管什么时候,达琳太太看管的孩子只要有一个轻轻地哭一声,它就一跃而起。狗舍当然是设在育儿室里,它天生有一种聪明的智慧,知道什么样的咳嗽是不可怠慢的,什么时候该用一只袜子围着脖子。 骨子里它从来都对老式的治疗方法不屑一顾,就拿大黄叶来说吧!若它听到此类细菌的新名词,总是满不在乎地哼一声。你若是看到它护送孩子上学时那种合乎礼仪的情景,你真会大长见识。当孩子们规规矩矩时,它就安详地立在他们身边,要是他们乱跑乱动,它就把他们推进行列。 每当约翰去踢足球时,它总是不忘把伞衔在嘴里。福尔萨姆的幼儿园里,有一间地下室,保姆们就等候在那里,她们坐在长凳上,而娜娜则伏卧在地板上,这是唯一和她们不同的地方。 她们有时候根本不把娜娜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的地位比它高贵。其实娜娜更瞧不起她们,认为她们的闲聊是多么得浪费时间,是一种无聊的行为。它很不高兴让达琳太太的朋友们来育儿室看望孩子,可要是她们真的来了,它就先扯下达琳太太的围裙,给她换上那件带蓝穗子的;把文迪的衣裙抚平;匆匆梳理一下约翰的头发。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彼得·潘/世界少年儿童文学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巴里 |
译者 | 杨剑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72353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8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学龄前儿童(0-5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88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7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