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趣味娱乐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苏山编著的《中国趣味娱乐文化》内容介绍:消闲娱乐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消闲娱乐活动,而先民对于消闲娱乐活动亦有其独特的理解与进行方式。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颇具特色的娱乐文化,相比晦涩乏味的理论来,本书堪称一本轻松的娱乐读物。

内容推荐

消闲娱乐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山编著的《中国趣味娱乐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多姿的消闲娱乐活动,而先民对于消闲娱乐活动亦有其独特的理解与进行方式。其实,古人对于休闲娱乐,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也正是因为这种热情,才使得有关娱乐的发明层出不穷。琴棋书画自然不在话下,此外还有许多在今天看来是少见的娱乐方式,丰富了我们祖先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趣味娱乐文化》是一本娱乐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博弈:寓博于乐

 失传已久的棋类始祖——六博

 多米诺骨牌的前世今生——牌九

 中国最早的桌游——《升官图》

 小骰子大作用,一掷定乾坤

 呼卢喝雉话樗蒲“

 最早的扑克牌——叶子戏

 古老的飞行棋——双陆

 古人也爱打麻将

 购物也疯狂,什么都要扑卖

第二章 益智:头脑风暴

 任是妙手也难解——九连环

 白与黑的智慧——围棋

 棋盘上的金戈铁马——象棋

 小版图中的大世界——七巧板

 源自建筑的游戏——孔明锁

第三章 动物:玩物怡情

 教虫戏,动物也读书

 纨绔子弟的飞扬英雄梦——斗鸡

 底事清闲爱小虫——斗蟋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第四章 竞技:勇者之乐

 马背男儿的草原情结——马球.

 中国本土的曲棍球——步打球

 古代足球的传奇——蹴鞠

 力能扛鼎,拔山盖世——古代举重

 起源于中国的角力——相扑

 拔拒抵长河,胜负一绳牵——拔河

 翻身向天仰射云——射箭

 冰嬉,清王朝的国俗

 扬鞭奔腾马啸啸——赛马

 惊涛拍岸激起千般勇——弄潮儿

 古代人的花样跳水——水秋千

第五章 佳节:平安四季

 迎神赛会,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东风夜放花千树——闹花灯

 不走寻常路——踩高跷

 万人争先救屈原——赛龙舟

 太平之乐——击壤

 爆竹声中一岁除——放烟花

 舞出风调雨顺——舞龙灯

 热气球的始祖——孔明灯一

 脱胎于古代阵法的民俗游戏——九曲黄河阵灯会

第六章 风雅:青衫余事

 _千变万化的拆字

 文学艺苑中的草根明星——对联

 酒到酣时行酒令

 曲径通幽,回味无穷——猜谜语

 手拳而国色,世人藏钩由此起

 充满智慧的猜谜游戏——射覆

 醉翁之意不在酒,曲水流觞尽风流

 近日投壶笑未回

 品茶文化的老祖宗——茗战

 晴窗细乳戏分茶——水丹青

第七章 闺阁:女儿闲情

 生命的蝴蝶——踢毽子

 七夕乞巧求姻缘

 闲来无事斗百草

 簸钱簸出的桃色事件

 疑是半仙下凡尘——荡秋千

第八章 勾栏:乐舞百戏

 说话间偷天换日——魔术

 杂耍高手的覆雨翻云

 民间故事会——说书

 乞丐艺术大文化——快板

 唐朝也有江南style——舞马

 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

 胡旋舞,像陀螺一样转起来

 侠骨柔情剑器舞

 音乐舞蹈史上的璀璨明珠——霓裳羽衣曲

 古代戏剧史之谜——水傀儡

第九章 儿戏:童心启蒙

 中国最早的飞天梦——竹蜻蜓

 郎骑竹马来

 箭类运动始祖的活化石——弹弓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风筝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绕口令

 抽死你个贱骨头——陀螺

 平民也能玩杂技——抖空竹

第十章 民族歌舞游戏:四海同乐

 民歌中的奇葩——瑶族蝴蝶歌

 火把熊熊不夜天——火把节

 谁说一定要美白——摸你黑

 马上求爱——姑娘追

 千年之前的竹竿舞——跳竹竿

试读章节

失传已久的棋类始祖——六博

六博是古代棋戏的一种,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非常盛行。这种棋由两人玩,双方各有六枚棋子。其中各有一枚相当于王的棋子叫“枭”,另有五枚相当于卒的棋子叫“散”。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据现代棋史学家的研究,这种古老的六博棋实际上是世界上一切有兵种盘局棋戏的鼻祖,诸如象棋、国际象棋、将棋等有兵种的棋戏,都是由六博棋逐渐演变改革而成的。

六博的出现,比中国象棋要早得多,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甚至引发了一场宋国的大将军南宫长万用“博局”盘杀死宋闵公的重大事件。

南宫长万曾被俘,后又送还宋国。从此,宋闵公时常以“败军之将”、“鲁国俘囚”的话奚落南宫长万。一次,宋闵公令南宫长万与他对博,以大金斗盛酒为罚。宋闵公擅长玩六博,因而南宫长万连负五局,被罚酒五斗。此时,已醉到八九分的南宫长万心中不服,再请对博。宋闵公又是语带双关地讽刺说:“你已是常败将军,怎么还敢和寡人争胜!”一席话羞得南宫长万哑口无言。恰在这时,忽报周王使臣到,说周庄王死了。宋闵公说:“要派人前去吊丧和送礼。”南宫长万要求充当使臣。宋闵公讥笑道:“就算我宋国无人了,也不至于让一个俘囚任使臣吧。”宫人听了都大笑起来。南宫长万更是面颊红赤,恼羞成怒,酒醉性起,不顾君臣之礼,大骂道:“无道昏君,你知道俘囚也能杀人吗?”宋闵公怒道:“贼囚怎敢无礼!”随手拿起身边铁戟,想要刺他。南宫长万不去夺戟,却举起六博盘,把宋闵公打倒在地,再挥拳猛击,宋闵公竞被打死。可谓是一场六博引发的血案。六博在秦汉时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上至贵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乐于此道,成为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棋戏之一,并出现了一些与六博相关的有趣故事。

秦国初年有个人叫■毒,本是个市井无赖,仗着太后赵姬的宠幸一步步爬到了长信侯的位置,还和太后私通生了两个儿子养在家中。小人得志,嚣张不已,在秦王赢政行冠礼的宴会上,设六博助兴,博戏中醪毒管不住自己那三寸舌头,口出狂言,说自己是秦始皇的继父,结果落得满门抄斩。

六博的玩法主要有两种,被称为大博和小博。

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博法为大博,以六根箸当色子,以多吃博筹为胜。每对博双方各在棋盘自己一方的曲道上排好6枚棋子。对博时双方先轮流投掷博箸,然后根据掷得的箸的正反数量行棋,数越大,行棋步数越多。棋子进到规定的位置即可竖起,改称名为“枭”。这枚“枭棋”便可入“水”中,吃掉对方的“鱼”,名为“牵鱼”。每牵鱼一次,获得博筹二根,连牵两次鱼,获得博筹三根,谁先获得六根博筹,就算获胜。玩家需尽快将自己的散升级成枭,或杀掉对手的枭,同时枭在散的配合下,争取时机杀掉对方的枭,方能多得博筹获得胜利。所以《韩非子》中所言“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战国策·魏策》:“夫枭之所能为者,以散棋佐之,夫一枭不敌五散也明矣!”

东汉以后六博的形制出现了新变化,出现了使用茕(同箸的作用)的小博,同样以多吃博筹为胜。这种博法是两人对局,博局有十二道,两头中间是“水”,12枚棋子,双方各执白黑棋6枚,分别布于局中12曲道上。双方还各有一枚称作“鱼”的圆形棋子,放在“水”中。双方互相掷茕行棋,行棋的步数根据掷的数字决定,棋子进到规定的位置即可竖起,名为“骄棋”,这枚“骄棋”便可入“水”中,吃掉对方的“鱼”,名为“牵鱼”。每牵鱼一次,获得博筹二根,连牵两次鱼,获得博筹三根,谁先获得六根博筹,就算获胜。

汉代的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很喜爱博戏。西汉时朝廷里设有博侍诏官,善博的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并受到人们的尊敬。汉代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博术的人和著作。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以博戏为业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博徒”,往往因“好玩博弈”而达到“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的地步。

谈到赌,历史上还出了不少的趣事儿。

西汉宣帝刘询就是一个敢把赌博“前科”写进诏书的皇帝。此人流落民间时,常与一个叫陈遂的博徒掷彩作赌,欠了对方不少赌账。等他做皇帝后,就把陈遂也带进宫里,还亲笔写了个任命状给陈遂说:“派你去做太原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太原市长),这是个官尊禄厚的差使,可以把当年欠你的赌债都还清了。你妻子君宁当年也在一旁,知道当时的状况。”陈遂故意接着宣帝的话茬说:“这事儿可在元平元年您大赦天下之前呢!”

陈遂最后说的那句话是一句戏言,毕竟皇帝的赦令只用于减免刑徒的罪行,赌债、欠债并不在皇帝赦令免除的范围之内,故而陈遂的意思是说:“你别想只用高官厚禄来搪塞我,咱俩的旧账可还在账本上挂着呢!”他这么说,也是跟宣帝开玩笑的,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已到了无拘无束相互开玩笑的地步。毕竟在市井中的生活给了宣帝广阔包容的心胸和豁达豪爽的处事风格。像张敞那样给妻子画眉、私生活不太检点的京兆尹,也只有宣帝这种出于市井,深知民间状况的君主才能容忍,若是换了东汉明帝那样的苛刻君主,就不止把张敞追到床榻底下那么简单了。

六博最初是一种带有比赛性质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赌博手段。这样一来,失去了大众化的六博在汉代以后就逐渐呈衰势,进入晋代后便销声匿迹了。P2-4

序言

林语堂有句名言:倘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法,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好像对于个人,吾们倘非知道他怎样消遣闲暇的方法,吾们便不算熟悉了这个人。

消闲娱乐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消闲娱乐活动,而先民对于消闲娱乐活动亦有其独特的理解与进行方式。

其实,古人对于休闲娱乐,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也正是因为这种热情,才使得有关玩乐的发明层出不穷。琴棋书画自然不在话下,此外还有许多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玩法,填补着我们祖先们的业余时光。

最早的娱乐活动,从孔老夫子时就开始了,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娱乐的最早的文字说明。“射”发展出了投壶,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善投壶,可以“一矢百余反”(一箭把壶中原有的百余箭激出来)。“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

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他不仅爱美女,还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六岁时就曾用歌舞博得了武则天的赞赏,后来他在梨园排练歌舞——这就是戏曲界“梨园”的鼻祖了,还亲自上舞台表演。爱美女的唐玄宗舞台上却喜欢丑角,为了表示不损帝王威严,就在脸前挂一块玉,加以遮挡,久而久之,丑角的白脸儿就形成了。再后来,唐玄宗的兴趣转向了西域乐舞,安禄山和杨贵妃都带头表演胡旋、柘枝,长安城又开始了“人人学胡旋”的时尚。至于“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则是以后的事了,这说明大唐时期的娱乐文化已经蔚然成风了。

再来看球类娱乐。北宋李邦彦就是靠踢球升迁的,自称踢尽天下球,人称“浪子宰相”。而就连徽宗爱蹴鞠也是有渊源的,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名蹴鞠高手,他和宋太宗赵匡义、宰相赵普蹴鞠的形象一同留在了画家钱选作的《蹴鞠图》里。做了皇帝,身体发了福,赵匡胤都没放下这个爱好,他曾经因为身形太胖不得不让人背着来玩蹴鞠。

宋朝的民间娱乐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瓦子里“熊翻筋斗,驴舞柘枝”,还有杂耍、傀儡戏、风筝……宋仁宗在宣德门观看艺人表演时,节目里竟有女子相扑。可以说尽管尚武之风渐弱,但娱乐之心陡增。

怎么样,这就是中国的娱乐,既有圣人泰斗的娱乐方式,也有皇家贵族的娱乐方式,就连最底层的市井乡民也有其朴素的娱乐文化。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颇具特色的娱乐文化,相比晦涩乏味的理论来,本书堪称一本轻松的娱乐读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趣味娱乐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6595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3239546
中图分类号 G249.2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