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5万元到150万元股市投资赢利技法精粹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证券报》“投资学苑”撰稿人、《每日商报》“投资周刊”专栏作者谢宏章力作!

《从5万元到150万元股市投资赢利技法精粹》文稿绝大多数是针对现阶段股市特点和投资者操作需求,结合笔者的实盘交易,经过不断的总结、反复的提炼而写成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收录的73篇文稿,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类:一是本书主题——赢利技法精粹,具体包括投资招术、操作提醒和股市揭秘3个部分,每个部分各18篇共54篇;二是投资闲话,共17篇,都是针对新近发生的财经、金融、证券等方面的热点事件进行评点,供投资者参阅。

内容推荐

《从5万元到150万元股市投资赢利技法精粹》针对现阶段股市特点和投资者的操作需求,结合作者的实盘交易,经过不断的总结、反复的提炼而写成。其中,赢利技法精粹,包括投资招术、操作提醒和股市揭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股市揭秘所反映的各种股市奥秘都是发生在普通投资者身边而又被多数投资者所忽视的,可以被投资者利用却又未能很好地利用的股市规律和现象。

《从5万元到150万元股市投资赢利技法精粹》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和合理利用这些股市规律和现象,对于指导投资者的实际操作、提高投资收益将起到积极作用。本书由谢宏章著。

目录

第一章 投资招术

 一 牛市“起涨阶段”的投资策略

 二 在新闻稿里捕捉牛股

 三 投资“长线股”不等于一味死守

 四 赢利的担子,不要都压在单一品种上

 五 “秒杀”其实很简单

 六 “启动股”的操作技巧

 七 巧借“增持股”应对“迷茫市”

 八 把握“鸡肋股”的投资机会

 九 寻找“暴增股”背后的赢利路径

 十 把握“利空股”的投资机会

 十一 多策并举应对“弃儿股”

 十二 善于抓住“磨”出来的机会

 十三 盯“盘面”,寻“真金”

 十四 “看表炒股”:股市狩猎新利器

 十五 踢好“临门一脚”

 十六 大跌后的补仓技巧

 十七 “谋而后动”方能“战胜自己”

 十八 捕捉股市“红包”的技巧

第二章 操作提醒

 十九 从王亚伟打新被套说起

 二十 “全民专家”时代怎样炒股

 二十一 把握权重股的“后发机会”

 二十二 换股操作,须“法、技、策”结合

 二十三 “炒新”这把汗,本可以不捏

 二十四 追涨不是本事,低吸才是高手

 二十五 新版《交易规则》的两点妙用

 二十六 谨防上市公司分红变成“空头支票”

 二十七 证券执法:既要严肃,也要智慧

 二十八 细化的监管法规才有力

 二十九 “四不”规定能否遏制“佣金大战”

 三十 解决股市问题须抓住“牛鼻子”

 三十一 炒什么不重要,怎么炒很重要

 三十二 “炒股配资”,“馅饼”还是“陷阱”

 三十三 由小散户“大闹”股东大会想到的

 三十四 炒股挣钱不容易——新股民人市一年间

 三十五 把自己“看低”一些

 三十六 世界新首富的投资经

第三章 股市揭秘

 三十七 余秋雨成“股神”,投资者咋借鉴

 三十八 股市“章鱼哥”:怎么看,如何“用”

 三十九 “爆发股”涨跌规律大揭秘

 四十 “好习惯”应对“问题股”

 四十一 逆向思维法在证券投资中的妙用

 四十二 过好“三道坎”,不再“一二一”

 四十三 参与“权益分派”,重在“路径选择”

 四十四 新股“不败神话”为何破灭

 四十五 新股中签号为何会提前精准曝光

 四十六 管住股市“黑嘴”有多难

 四十七 创业板为何不同于“纳斯达克”

 四十八 为何不能等暴跌后才想起风险

 四十九 大跌后跑赢指数的“秘密武器”

 五十 上市公司“热衷理财”的路走不通

 五十一 炒股之路为何充满疲惫和艰辛

 五十二 让“韭菜姑娘”少些再少些

 五十三 把握“金针探底”后的投资机会

 五十四 怎样炒股更“给力”

第四章 投资闲话

 五十五 俺也是股票,为啥人家能涨俺不能

 五十六 创业板指数暴跌的警示

 五十七 国际板未必会带来正面效应

 五十八 “国家队”输血非治本之举

 五十九 市场需要怎样的股权激励

 六十 深化发行改革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六十一 新股发行改革还有没有妙药

 六十二 券商“佣金战”,咋就治不住

 六十三 “转融通”不应成为机构专利

 六十四 打击内幕交易须“釜底抽薪”

 六十五 莫让股改承诺“打水漂”

 六十六 “多吃多占”不应成股市长假常态

 六十七 八菱科技中止发行在倒逼什么

 六十八 新资本监管标准如何让各方满意

 六十九 “迟到”的差异化监管,行不行得通

 七十 回购又融资,“换汤”不“换药”

 七十一 巴菲特“信披门”的启示

附录 巴菲特2011年股东大会经典语录赏析

试读章节

了解和把握“起涨阶段”市场特征的目的在于指导操作,只有在实际买卖中根据“起涨阶段”的市场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操作策略,才能跑赢“起涨阶段”的指数和个股涨幅。“起涨阶段”的操作要点重在把握仓位、品种和心态三个方面。

仓位

可以说,决定投资者牛市“起涨阶段”操作成败的关键在于仓位,只有拥有足够的仓位才有可能跑赢大盘,否则将是“无米之炊”,跑赢指数和个股也就无从谈起。“起涨阶段”的仓位原则上越重越好,具体持仓比例需因人而异。对于有后续资金供应的投资者应尽量满仓,每次遇大盘和个股下跌时,还可补充资金,买入股票;对于没有后续资金供应的投资者,仓位控制在七成至八成为宜,原则上不应低于五成。

品种

持有的股票品种直接关系到“起涨阶段”的投资收益乃至心态。在确保仓位比例的同时,还须把握两点:一是要注意搭配,既不要只满仓一只股票,也不要天女散花,过于分散,中小投资者一般以持有3~5只股票为宜。二是要突出重点,从不同阶段板块之间相互轮动的特点出发,合理配置持仓品种。“起涨阶段”初期应重点买入股价超跌、估值偏低、盘较小、股l生活跃、最有可能先上涨的股票;中期应重点配置涨幅落后于大盘和其他个股且轮涨或补涨可能性较大的股票;后期应重点从防御性和安全边际角度出发,适当配置一些大盘蓝筹股。一旦大盘见顶回落,这类股票跌幅往往非常有限,从而能帮投资者有效规避下跌风险。

心态

在牛市“起涨阶段”,大盘和绝大多数个股的总体运行方向向上无疑,只要踏准节奏、尽早介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能获利,但如果选时不当、追涨杀跌,也只会赚指数不赚钱,甚至在大盘和个股上涨的情况下出现亏损。

在“起涨阶段”,大盘和个股的运行方式往往不会一帆风顺,而经常会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有时连续逼空,有时大涨小回(不排除期间会有快速杀跌出现)。即使是连续逼空式上涨,盘中也会有波动,不可能只上不下。因此,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尤为关键。

具体介入时,一方面要做到早介入,还要尽可能在股票回调、下跌时买进。投资者可以观察盘口,当个股出现调整到位、跌不下去、涨幅落后以及具备攻击形态这四种情形之一时择机低吸,切忌在已经大涨的情况下追入,只有降低持仓成本,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另一方面,买入股票后,在指数没有见顶的情况下应一路持有,不做或少做差价。只有那些有过硬的短线操作能力、有较大把握的投资者才可在确保不赔的情况下穿插一些短线操作,争取超额收益。当指数涨到一定程度,出现上涨乏力、见顶征兆时,再分批减仓,巩固上涨成果,为备战下一波行情积蓄“子弹”。

“起涨阶段”的注意事项

谈及“起涨阶段”的操作策略,有的投资者恐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什么是“起涨阶段”?“起涨阶段”的具体点位是多少?把握“起涨阶段”投资机会为什么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投资者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再难的操作也会变得简单。

不要犹豫不决。错失投资良机

任何投资者都希望能洞察股市行情的涨跌起落,第一时间知道“起涨阶段”的确切时间和具体点位,以便果断出击、重仓介入,但股市的底在哪里往往当时无从知晓,事后才会真相大白。对此,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确立自己心中的“底”。当大盘已下跌几天,投资者认为所跌点位已经“够低”了,即可认为心中的“底”已经出现。此时,应果断加仓,并按预定计划越跌越买,直至达到仓位上限时止。

需注意的是,在确定心中的“底”时,要做到理性、务实,不要高估自己,不要指望买得最低。在兔年(2011年)伊始这波股市反弹中踏空的投资者,多数是因为过于自信看空大盘且心中没有明确的底线。其直接后果就是,要么操作起来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要么大涨之后反向追高、得不偿失。

不要弃熟择生,导致两头落空

在股市的“起涨阶段”,尽管大盘指数涨得不多,但个股机会层出不穷,涨停板股票明显增多。投资者的实际感觉往往是指数涨得多,但市值涨得少;持有的股票涨得少,但未持有的股票涨得多;买入的股票不涨,但卖出的股票大涨等。在这种行情下,投资者一方面很容易眼馋大涨的股票,后悔出手太晚;另一方面看不上未涨股票,不愿买短线呈弱势的股票。这种心态表现在操作上就是投资者很容易冲动——卖出未涨的股票去追已经大涨的品种,结果是左右不讨好、两头都落空。常常是曾经持有的股票不卖不涨,一卖就大涨;未买的股票不买继续涨,一买即下跌。不仅卖出的股票赚不到钱,而且买人的股票同样难以获利。

实际上,在行情“起涨阶段”,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有上涨机会,只不过上涨的幅度大小、起始早晚和时间长短不同而已。获利大的往往是在个股未启动时潜伏、大涨时卖出的投资者;而那些在大涨后追人的投资者即使大盘和个股阶段涨幅不小往往也难以获利。因此,在选择股票品种的过程中,当其他股票大涨时既没有必要参与追涨,也没有必要为了找到潜力股,把所有股票的K线图都翻一遍,只要在熟悉的股票品种里尽早选定并及时买入未涨或涨幅相对较小,等待补涨即可。

不要自作聪明,造成节奏失调

“起涨阶段”的行情大多不会一蹴而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少则几周,多则数月。投资者不要指望每次操作都能踏准节奏,做到高抛低吸。操作过于频繁既可能带来额外收益,也可能导致踏空或套牢,尤其是在行情“起涨阶段”。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切不可操之过急。P4-7

序言

中国股市从建立至今,已走过了20余年的风雨历程。作为这个充满变数而又极具诱惑力的市场的参与者,笔者也和广大投资者一道经历了近20年的磨砺,既分享过行情井喷的快乐,也体味过股市暴跌的苦涩,但始终没有放弃边参与投资、边总结技法的努力。好在写成的文字、总结出来的操作技法,得到了权威媒体、出版社和投资者的充分肯定,绝大多数文稿不仅在第一时间被《中国证券报》等媒体采用,而且还结集出版了《散户怎样战胜庄家:民间高手谈股经》、《炒股的智慧:民间高手谈股经2》和《跟谢宏章学炒股》这3本专著,并受到专业人士的好评和投资者的欢迎。有的被网络媒体连载,有的还进行了加印。

本书的基本定位:面向股市最普通的散户,针对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收录的文稿,绝大多数是针对现阶段股市特点和投资者操作需求,结合笔者的实盘交易,经过不断的总结、反复的提炼而写成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收录的73篇文稿,除了引言和附录,其余71篇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类:一是本书主题——赢利技法精粹,具体包括投资招术、操作提醒和股市揭秘3个部分,每个部分各18篇共54篇;二是投资闲话,共17篇,都是针对新近发生的财经、金融、证券等方面的热点事件进行评点,供投资者参阅。

本书主题——赢利技法精粹,除了投资招术和操作提醒共36篇外,还有股市揭秘18篇。众所周知,股市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最大的规律在于它的无规律性。虽然“变”是股市永恒的现象,但也不是绝对无规律可循、无奥秘可揭的。投资者只要多加留意、认真观察、仔细探究,股市实际上有许多规律和奥秘。18篇股市揭秘文稿所反映的各种股市奥秘正是发生在普通投资者身边而又被多数投资者所忽视、投资者可以利用却又未能很好利用的规律和现象。全面了解、正确把握和合理利用这些规律和现象,对于指导股民的实际操作、提高投资收益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书在统稿和编排方面主要考虑到行情的发展变化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力求做到条块结合、脉络清晰。所谓“块”,指的是所有文稿都按上述4个方面内容切成4块,形成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是投资招术、操作提醒、股市揭秘和投资闲话;所谓“条”,就是在内容切块的基础上能以时间顺序排列的就以时间顺序排列,需要作些调整的就适当做些调整,较好地做到了内容与时序的协调统一。

作为一本来自民间、源于实战、服务读者、强调实用的证券投资读物,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同十分关键。而要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发挥图书应有的作用,需要采、编、读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读者的关心和呵护。读者朋友如能受到启发、引起共鸣,并在投资中实际运用、取得成效,乃出版本书的目的所在;如在阅读过程中,对本书有什么想法、意见和建议,可通过本书所留联系方式向笔者提出,以便在日后的投资、研究和总结中吸纳并改进。

以书为媒,采、编、读各方若能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在相互交流、切磋股技的同时,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彼此互信、建立真挚友情,乃出版本书的又一目的。在此衷心祝愿读者朋友和广大投资者在今后的资本运作中顺利前行,心想事成。

谢宏章

2012年6月

于宁波

书评(媒体评论)

与宏章君算起来也是多年的朋友,虽然未曾谋面,但是编发过他的不少稿子。作为编者与作者,我们之间的合作算是很成功也很愉快的。

宏章的一系列文章并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也不会和读者谈抽象的概念、技术图形,而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浅显的道理,让投资者感受到他的操作技巧和实践的可行性。按当今颇为流行的说法是“靠谱”。

在我刊编发宏章的文章后,也曾有读者来电来信称,这种文章比较适合中小投资者的实战操作,希望多多刊发类似的文章。证券理论方面虽然宏章君还算不上是大家,但是,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却是一个“实家”,从中小投资者的实战出发,以适合实际操作为目的。应当说,宏章的文章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股市操作的指南。

——《金融经济》杂志社 编辑部主任 魏书传

在股市低迷、通胀居高不下的当下,对于迷惑的投资者来说,这本书无疑为你股海淘金提供了一盏明灯。

——《理财》杂志社 编辑部主任 王祥胜

这本书揭示了股市运行的真谛,也展现了在市场中持续赢利的魅力,希望每位读者都有所收获,实现从5万元到150万元的理想!

—金融界首席分析师 CCTV证券资讯特约嘉宾 王桂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5万元到150万元股市投资赢利技法精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宏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龙门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837178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