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中华爱国人物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本《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作者门雄甲)是其中一册,讲述了梁启超的故事。

内容推荐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人们向英雄和先进人物学习,特别是对于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可提供一些生动的教材。祝愿此书出版发行成功,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贡献。

这本《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是其中一册,分为“岭南神童出才俊”;“求知青年显英才”;“维新变法倡导者”等内容。

《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的作者是门雄甲。

目录

岭南神童出才俊

求知青年显英才

维新变法倡导者

启蒙思想大师

学术成就集大成者

师友之道现真情

诗词联句铸风骨

“饮冰室手稿”别话

珠江东去写春秋

试读章节

这一时期的读书是到1894年结束的。梁氏这一时期的读书,由于得到了明师指点,所读所获更加广博、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系统,他的知识结构也更趋合理、更趋进步、更趋实用。这为他踏入社会,登上政坛奠立了稳固而广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这一阶段的读书,无疑是他一生事业的关键。

自1895年至1912年是梁启超步入社会后的读书时期。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它们以1895年9月戊戌变法为界。政变前,梁启超用其所学,协助其师康有为策划、组织、领导“公车上书”,积极参与变法活动。梁氏在这段辉煌岁月里,以其十余年读书所获,发表了《变法通议》等著作,鼓吹变法维新,在社会激起了强烈反响。他也像一颗灿烂明星,辉耀于中华领空,为千百万人所识、所知、所仰望。梁氏这一阶段的读书,是紧紧围绕维新变法进行的。这时的梁氏已经把读书视作变法斗争的手段和武器,自觉地运用读书为变法斗争服务。从他这一时期的许多著作可以看出,他阅读最多的是年编撰“西书”,即西方的译著。例如他在1896年编撰的《西学书目表》中共搜罗到325种西书,他读过的即达252种,余下的只是些当时并不急需的医学、工政和兵制著作。这些阅读,对他的变法维新的宣传,无疑起了重要作用。寓居日本后,梁启超为血腥的政变所震撼,他沉痛地回忆着变法的前前后后,思考、分析着变法失败的原因,寻觅着进一步斗争的策略。当时他认为,要想取得变法的最后胜利,必须开发民智,走“新民”的道路。因此他创办了《新民丛报》,提出了“新民”学说。而为了实现“新民”理想,他大读“西书”和“东书”(日本著作),并将读书所感、所悟、所得向国人作广泛介绍。根据记载,梁启超这一时期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大量文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国家如英、德、法、俄、日致富致强的原因,包括变法的经验、教训,以及他们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建设;二是一些国家如波兰、越南、朝鲜等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而衰亡的原因;三是歌赞一些保卫、建设国家和革命斗争中的豪杰与英雄,如意大利的罗兰夫人、英国的克林威尔等人;四是对西方和日本的主要社会学说、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推介,如孟德斯鸠、卢梭、霍布士、斯宾诺莎、培根、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评述介绍.都是他广读“西书”、“东书”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新民”说的产生和提出,就是梁启超在他通过读书获得的广博知识基础上,博览“西书”和“东书”并加以融汇的结果。

梁启超一向主张读书有精读、浏览之分,有些宜精读,有些则不必精读,宜浏览。这个方法几乎贯穿在他所有的读书经验和相关介绍文章之中。他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说:“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人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它,读时一字不放过……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学得无趣,便翻次页。”

梁启超说:“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当然,他也承认,“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

在梁启超看来,抄资料是研究发明的必要前提,正像研究动物学或植物学的人,不采集标本怎么行呢?因此,他主张并鼓励读书时注意抄录和搜集资料,他说:“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它抄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人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它抄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

课堂教学之外,最好读点课外书。梁启超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在《治国学杂话》的开篇中说:“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当然,他也承认,课外学问,不一定专指读书,如试验、观察自然等事,都是极好的方法,“但读课外书,最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P22-26

序言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的祖国的一种神圣感情,是人们对于自己民族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感召和激励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漫长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统一、进步和繁荣而英勇奋斗。从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到统一全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从秉笔直书著《史记》的司马迁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到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从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到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到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谭嗣同,从威震敌胆的抗联将军杨靖宇到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从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到万婴之母林巧稚,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到情系雪域献身高原的孔繁森……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由于热爱祖国的人们前仆后继地奋斗,国家和民族才得以生存,历经一次次历史危机关头而能转危为安,走向兴盛和富强,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儿女历经忧患、跨越沧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力量,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并有力地凝聚着五洲四海的中国人。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自主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增砖添瓦;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我们要争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新时期的爱国者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都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强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民族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信心。要树立“祖国高于一切”的崇高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却个人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关系到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根本问题。一代代人爱国主义思想情操的形成,需要不断地培养。培养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向爱国主义的英雄人物和典范事迹学习。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人们向英雄和先进人物学习,特别是对于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可提供一些生动的教材。祝愿此书出版发行成功,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贡献。

于2011年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中华爱国人物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门雄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78606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59.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