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精)/中国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西南联大是抗战岁月中的一个苦斗青年。时代与生活的磨难锻炼了西南联大师生的意志,不懈的努力使他们取得了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业绩。可是,西南联大的业绩至今还没有得到全面认识,尤其是其丰富的文学作品尚有大量不为人知。为此,李光荣在编辑和出版全集有困难的情况下,先行出版《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这本选集以飨读者。内含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李光荣(1958- ),云南省永胜县人。当代学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等。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期间设于云南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西南联大文学作为20世纪40年代学院派文学高峰的代表,内容丰赡,风格各异,多姿多彩。《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主要选取了在西南联大工作、学习过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品,同时也遴选了部分尚未广为人知的现代作家的优秀作品,有助于帮助读者集中认识西南联大文学的基本思想和整体风貌,并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域。本书的编选是一项发掘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基础性工作,填补了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集中出版的空白。李光荣编选的这本《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最新出版。

目录

序言

序曲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西南联大颂

诗歌

 有加利树

 鼠曲草

 政治学家

 南岳之秋

 静

 渔夫

 给西北的青年开荒者

 石缝草

 悲多文第九交响曲

 忘题

 乡居

 赞美

 出发

 滇缅公路

 追物价的人

 我们开会

 舞

 梦回落霞潭

 南湖短歌

 太平在咖啡馆里

 山景

 诗抄八首(之五)

 金黄的稻束

 颂

 商籁

 诗六首(之五)

 迷失

 拍卖行

 鼓

 诀别——给死难者

 说

 夜歌

 设想

 朝阳花

 补鞋匠

 云的问讯

 山,滚动了!

 一个伤兵之死

 新生

散文

 蒙自杂记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一棵老树

 云南看云

 清碧溪记游

 领薪水

 一个偏见

 西山在滇池东岸

 到橘子林去

 司钟老人

 人

 横过湘黔滇的旅行

 我们年轻的诗人

 ——给赵瑞蕻

 大学园地

 —峡谷

 野老

 花园

 蛙

 露营

 林中的脚步

 小抒情画集(第1—4节)

 昆明的天空

 借镜和忌镜

小说

 荒岛上的故事

 海夜

 王嫂

 没有名字的人们

 海与泡沫

 二憨子

 兽医

 木乃伊

 老

 母女

 哥弟

 山谷

 谁是错的

 纪翻译

 老瘸子

 逃去的厨夫

 夜莺曲

 雨中

 老祖母

 铁棚顶的小屋子

 圈子以外的人物

 古屋之冬

 未举行的婚礼

戏剧

 《九歌》古歌舞剧悬解

 凯旋

尾声

 最后一次的讲演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跋语

试读章节

没有名字的人们

李广田

“小谷子,小谷子。”

女的站在自家门口,提高了嗓子,呼唤她的丈夫。

于是,也许从村外,也许从邻家,传来了那丈夫的应声:

“来啦,来啦,马上就来啦。”

听到了答应,也不再等候,她就回到厨房去安排晚饭。他们的小谷子也许已经在厨房里哭起来了。

有时,也许夜已很深,她已经打发小谷子睡下了,却依然坐在油灯下作些针线,其实,却只是等待小谷子爹的归来。等到大门上一阵响,并喊道:

“小谷子,来开门啊!”

她便急忙把针线活计放下,去开了大门,把他迎了回来。

生活虽然十分苦,心情却‘并不太恶。他们夫妇已经都是将近三十岁的人,他们的小谷子已经满了三岁。他们夫妇俩一天到晚都是这样“小谷子,小谷子”地交相称呼。但当他或她在直接呼唤他们的孩子时,却只是喊着“谷谷”,“宝宝”或“乖乖”之类的。

从前,就是当小谷子尚未出世的时候,那可真有点别扭,尤其当母亲还未去世,而他们又是刚刚结婚的时候;虽然后来别扭惯了,也就不再觉得别扭。

假如妻不在面前,而他又要吩咐她做什么事情,他就问母亲:

“妈妈,她呢?她在哪里?”

她,自然就是她了,于是母亲说:

“她到井台上洗衣裳去了。”

假如妻要问到丈夫,那就是:

“妈妈,他呢?他在哪里?”

他自然就是他。于是妈妈说:

“他到市上卖草去了。”

而当母亲不在面前的时候,而且,以后母亲舍开了他们而去世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称呼就是:

“你呀,你来给我劈开这块木柴好吗?”女的这样请求,男的也就同样地吩咐:

“你呀,你把这个纽子给我再缝两针吧。”

有时甚至连“你呀你呀”也不用,而只是用了“唉唉”来作代替,仿佛他们的名字就叫做“唉唉”似的。

他们从来不用名字称呼。他们除了在母亲怀里吃奶的时候就叫起来的乳名,并没有别的名字。

他的乳名叫小年子。他一直被人们这样呼唤着,直到有了小谷子,人家才不再叫他的乳名,而大都叫他“小谷子爹”。

她乳名叫冬妮子。等她长大起来,连她自己的父母也不再叫她“冬妮子”,而只用乡下女孩子的通称:“妮子”。等她出了嫁,在丈夫家里自然就是“小年子家”,现在,当然就是“小谷子妈”了。

正当田地里在播种谷子的时候,他们家里添了小谷子这个生命,而当这个小生命有了“小谷子”这个乳名之后,他们就被人家称作“小谷子爹”或者“小谷子妈”。当他们第一次被人家这样称呼时,在他们心里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仿佛他们已经比从前尊贵了一些,又仿佛获得了一些向所未有的特权似的。

不错,他们的确是如此,他们有了一种特殊的所有权,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儿子,是他们自己血肉生出来的共同体。

他们有几亩沙田,有几间茅屋,有一只小狗,有两只母鸡,他们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日常用惯了的器物,对于这些,他们都有所有权。他们还在辛苦经营,梦想自己最好也有一头牛,有一套耕具,甚至一辆车,可是一直却还得不到。然而这些又能算得了什么呢?这些都是身外的东西。如今,超过了这一切,他们却有了“小谷子”。小谷子,才真是他们自己的,有了他,他们就有了一切。当他们听到人家亲切地喊着“小谷子爹”或“小谷子妈”的时候,他们便不自觉地有着一种喜悦。

小谷子爹的父亲——我们应当说是“小谷子爷爷”的,去世很早,小谷子爹的母亲——就是小谷子奶奶,I临去世时就一再地对他们夫妇两个说:

“我惟一的心事,就是要有孙子,千万莫斩断了咱们祖上的香烟!”

假如她老人家还活在世上,她不知要喜欢成什么样子!——他们心里常常这么想。

而且小谷子的前程会怎样呢?小谷子长大起来一定是很结实的,像他们自己一样;小谷子长大起来一定是很吃苦的,像他们自己一样;小谷子将来一定是很孝顺的,也正像他们自己一样。是的,很孝顺。“小谷子,天亮了,你起来下坡去锄地吧!”将来他们会这样严厉地吩咐,因为小谷子是他们自己的。“你说什么?杂种,难道你还要挨打吗?”假如小谷子有时不听从,或者作了什么错事,他们就会这样责备,尤其他,甚至会动手打他,并且打得很厉害,反正小谷子是既不敢反抗,也不敢出声,因为小谷子乃是他们自己的。

而且,孩子将来也许是很能干的,因为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儿子比自己更能干。孩子将来也许会富裕起来,将来会添置田地,增构房屋,买牛,买马,买犁耙,买大车,买一切必需的东西。孩子将来要念书,念了书说不定会作大官的。“寒门生贵子”,孩子的相貌生得很好,应当说是福相。——当他们吃过晚饭之后,当他们心里高兴的时候,或当他从外面回来向她告诉了什么新闻或奇谈的时候,他们用了慈祥的眼光望着小谷子那方大的脑壳,和那肥厚的耳轮,他们就会在心里做这种美梦。到了那个地步,小谷子自然已不是“小谷子”,他们自己自然也该有另一种特别称呼了。他们甚至把自己心里所想的都说出口来。他们会说:“喂,谷谷,不要再玩那些脏泥巴,日后你还要用那只手去掌印呢。”因为,三岁的小谷子,这时候也许正在用了自己的尿水,在土地上和了一堆湿泥,两手揉着那泥块,学着妈妈作豆面饼的样子。

他们实在想得太多。可是命运所赐给他们的却又未免太少。

P220-223

序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钞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作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6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技文化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计划出版约1000种,分辑出版。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出版四辑,每辑约100种,分精平装两类。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将“中国文库”第五辑作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辑推出,主要收选民国时期原创性人文社科类名著。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基础,并邀约其他数十家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立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扬光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后记

编一部《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集》是我的一大愿望。十多年前,我着手西南联大文学研究的时候,便有了这个想法并开始做准备。由于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数量巨大,而作品散佚严重,历时数年未能编成。到我有了编辑的能力和条件,可以进入正式工作的时候,出版社已经全面改制,出书更难了。于是决定先编一本选集,几经联系,都落了空。有幸得到我的老同学、西南联大再传弟子尹欣先生相助,又得人民文学出版社郭娟编审和管士光总编的垂青,才得以面世。

西南联大作家多,作品更多,优秀作品也不少。若要把优秀作品都选入,绝不是现在这个篇幅。因此,不得不确定这样两条原则:除少数诗人外,在同一文体中一位作者只选一篇作品;均选短章。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名作未被选入的原因。例如,冯至的《十四行集》,穆旦的《诗八首》《森林之魅》;李广田的《日边随笔》,林蒲的《湘西旅行记》;沈从文的《长河》,鹿桥的《未央歌》;陈铨的《野玫瑰》等都未收入。也就是说,此选本只是西南联大文学的一扇窗子,而不是一座花园。

除以上两条原则外,还制定了另外几条:一、以西南联大作者在西南联大时期公开发表的作品为范围;二、除了将文言文作品西南联大校歌和纪念碑碑文放在书的首尾外,正文只收现代文;三、以艺术水平为标准,虽然所选作品适当注意覆盖面而不全属同一水准,但总体水平保持在西南联大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上乘;四、在同一文体中,注意选入各种创作思想、风格和样式的作品。窃以为,这些“原则”是恰当的,但若问是否十分合理,我说不上来。例如,要问陈寅恪的古诗写得很好,为什么入不了本书?我除了用现代性或通行的现代文学史标准去搪塞外,别无理由。在编排体例上,一目了然的是文体。本书按文体编排,但同一文体中,不同文章的顺序则煞费苦心,最后确定为老师的作品在前,学生的在后;诗歌中,选入两首的在前,其余在后;同是老师或者学生,大体按照资历排列,即年龄、学历、作品以及成名的先后等,但也不尽然,这只是一个大体的准则。这里用得着一句套话:“排名不分先后。为什么这样?我同样不能明确地回答。我可以肯定的是:排序的先后与作品的质量没有关系。我这样排列,多少也包含着让读者的慧眼去辨识的意思。另外就是采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一般选本的方法:无顺序的顺序。

常言道:“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我多少有推崇论者而小觑选家的思想。选编这本书,才知道选家付出的辛劳也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为从旧报刊上阅读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我不仅付出了时间、精力和财力,还奉献出了我原本极好的视力——忍不住在此记一笔。

由于付出,我得到了不小收获:轶文——选入本书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首次披露的轶文,这对于文学研究应算一个特别的贡献。

我计划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西南联大及其文学。这是为什么?因为西南联大文学是迷人的,并且我愿意把这种迷人的文学介绍给同好。我在西南民族大学开选修课“西南联大文学研究”为的就是这个。而本书,即为该课教材。

我非常感谢支持我完成此项工作的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周锦荪先生长期给予鼓励和支持,陈有余先生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同时要感谢西南联大老前辈王景山、张源潜、伊落、吴宏聪、周定一、秦泥、郑敏、袁可嘉、郭良夫、闻山、王楫、王逊、刘兆吉等的鼓励和支持;还有许多老前辈和他们的家属提供了帮助,我在《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11月版)一书的《后记》中表达过谢意;最近又劳马绍玺、朱伟华两先生提供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帮助我确定西南联大文学研究选题的樊骏和钱理群先生,是我一生感念的恩师。不久前的隆冬时节,樊老师遽然逝世,我心悲痛,难以言表!

好在春天来了,万物孕育生机,我也能向远而望。此书随春而至,呈给读者良好的审美感受。我希望明慧的读者把这些作品作为路标,去寻找并欣赏西南联大文学的满园风光。

李光荣

2011年2月10日于西南民族大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精)/中国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光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5576
开本 32开
页数 44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60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