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文编著的《语言文字评论与研究》包括《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
《上编》收录有关语言文字的批评和论说,所论均以事实为据,力求通过摆明语言事实,辨明是非曲直以纠正谬误及伪说。近来,学界出现了一些令人忧思、深思与杌陧不安的怪象,即个别“专家”在著书立论时完全不顾及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完全漠视端正的学德、学风,行文时信口开河,无中生有,不懂装懂,粗制滥造,盲目抄袭、常识错位、弄虚作假,对读者毫不负责,几令学术尊严斯文扫地。
图书 | 语言文字评论与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华文编著的《语言文字评论与研究》包括《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 《上编》收录有关语言文字的批评和论说,所论均以事实为据,力求通过摆明语言事实,辨明是非曲直以纠正谬误及伪说。近来,学界出现了一些令人忧思、深思与杌陧不安的怪象,即个别“专家”在著书立论时完全不顾及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完全漠视端正的学德、学风,行文时信口开河,无中生有,不懂装懂,粗制滥造,盲目抄袭、常识错位、弄虚作假,对读者毫不负责,几令学术尊严斯文扫地。 内容推荐 张华文编著的《语言文字评论与研究》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组成。《上编》所收论文凡十一篇,内容均为针对近年来学界出现的学术不端、学风不正和学德沦丧等现象予以严肃批判,旨在净化学术空气、揭露学术腐败与弘扬学术诚信。所论皆实事求是,证据确凿。《语言文字评论与研究》的《下编》收录作者历年所撰文章二十三篇,内容较广,诸如方言、文字、音韵、训诂、语法方面的问题与文评均有所涉及,所论亦皆讲求实证,杜绝空论,无征不信,且多富独到见解,足资参证。 目录 上编 “语言学家”必须尊重语言事实——评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的硬伤 “语言学家”应具备良好的学德和学风——评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的抄袭现象 岂能违背历史常识——以骆小所《我们用心开采云南这座语言金山》一文为例 名利、地位与学术良心——就学德、学风问题质疑校长骆小所 语词三问 引用书证应当明白体例与读懂原文,不可张冠李戴又胡抄乱引 引用书证必须认真求实 学术研究不是儿戏,岂能随意信口开河 不懂得诗律,岂可言诗韵 “御”与“御人”、“仆”与“仆人”在古代是一回事吗 不能断章取义以委屈古人 下编 《昆明方言单音词汇释》补正 昆明方言“得”字用法 昆明方言常见的语气词 昆明方言常见的语气词(二) 略谈训诂与方言词典的编纂——《昆明方言词典》编后余论 论云南地方戏曲文化在昆明方言研究中的意义 昆明方言的助词“得”和“呢” 昆明方言语气词的语音特点 《早期处置式略论》质疑——与陈初生同志商榷 试论《毛诗·郑笺》的语法分析 说“伏弩” 从否定词系统看商代语言和上古后期汉语的异同 训诂和训诂学 略谈声训 吴树声和他的《诗小学》 《诗小学》训诂述评 《<诗小学>训诂述评》补说 《诗小学》语法分析探微 《形声通》研究 试论东汉以降前置宾语“是”字判断句 昆明方言疑问副词“格”的来源 “跳海牌”探源 五华民俗琐忆 忆吾师及其他——代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文字评论与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华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066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