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城记南京
内容
编辑推荐

田飞、李果所著的《寻城记:南京》是最好的城市人文旅行读本。

从东吴建都伊始,石头城临江控淮,到大明帝业奠定,三十一座雄关扼守;从秦淮风月飘香,钓鱼台丝织流彩,到民国中坚雅集,颐和路公馆群林立;四百古刹控清末天国之硝烟,十朝忠魂伤抗日战争之英灵。古都南京历经内外风肆、文武洗礼,浴火重生。我们寻遗而至,对话古城,聆听历史的回声。

内容推荐

南京,历10朝49帝2总统450年,王气之城,享盛世之荣耀,历乱世之悲情。《寻城记:南京》循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探遍现今或风光、或失落的胜迹与残景。帝王的眷顾既招福,也致祸,今夕宫殿的基座,明朝战火的温床,此时彼时,争夺的嘴脸,总是狰狞。从东晋到大明,数朝曾不可一世的宫城遗址展示了南京城历史上的风起云涌,也写满了各代“国祚不永”的无奈。明盛时的南京一度是一座几乎牢不可破的城池,宏大繁华。其开国群英的墓冢今已大多隐匿于山林中,鲜为人知。南京也曾为佛教圣地,与杭州皆有“四百八十寺”之说,可惜其佛迹大多已在各朝战乱间毁于兵燹。江南一地,不仅城市富庶昌盛,文化也呈百花齐放之势。千百年来文气墨香不断,一脉相承。魏晋风度,萧梁石刻,南唐词韵,清代有言,“天下英才,半数出自江南”。王公权贵,富豪商贾,文人才子,皆汇金陵,留下豪门雅苑、传奇轶事无数。时至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来去骤然,却也轰轰烈烈。洋务派设厂办学,试图力挽狂澜,但封建制度已无药可医,消亡在即。步入民国,孙中山先生以南京作为首都,一时间,古城跻身世界舞台。可南京城依然难逃多事之秋,安享太平的愿望,再成奢求。恶敌入侵,古老的南京惨遭屠戮,生灵涂炭,悲扫全城。民族危亡时,万众一心,破釜沉舟。如今,终从福祸轮回中奋出的南京,看透宠辱,不疾不徐,不乱不惊。

《寻城记:南京》由田飞、李果所著。

目录

缘起 陌生的城市/1

卷首语 十朝都会,金陵城/3

王气之都/1

 北阴阳营——南京文明发源地/2

 吴越故垒——金陵建城始/4

 石头城——龙蟠虎踞,王气始开/8

 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10

 晋贤古冢——名士风流,已成绝唱/12

 刘宋石刻——寒人掌权,始创南朝第一朝/14

 南齐石刻——丹阳的麒麟,南京的辟邪/15

 萧梁石刻——南朝盛世,千古风流/16

 陈朝石刻——六朝金粉,末朝遗恨/22

 上元县衙一天下衙门,朝南开/24

 中华路——衙署丛集的南唐御道/26

 南唐二陵——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8

大明帝都/31

 里十三,外十八/32

 正阳门——大明帝国之国门/36

 聚宝门——构造精巧,固若金汤/38

 西五门——逶迤雄峙,扼淮控江/42

 神策门——屈曲盘回,杀机四伏/44

 新辟诸门——生于街市,亡于街市/50

 明故宫——命运多舛的大明帝王宅/52

 明十八坊——百工货物,各有区肆/60

开国群英会/63

 徐达墓——谋勇绝伦,大明首功之臣/64

 常遇春墓——骁勇果敢,天下奇男子/68

 李文忠墓——文武双全,忠厚儒雅/72

 邓愈墓——少年枭雄,戎马一生/74

 胡大海墓——勇武憨直,军中福将/76

 吴良吴祯墓——水上蛟龙,吴氏双雄/80

 其他功臣墓/82

 其他古墓神道石兽/82

四百八十寺/85

 凤凰台——六朝胜迹凤凰台/86

 栖霞寺——金陵名蓝,兼山水之胜者/90

 光宅寺——武帝崇佛,舍宅为寺/96

 达摩古洞——昔日达摩面壁,今日老僧苦修/98

 大报恩寺——永乐之大窑器,中国之大古董/102

 大天界寺——天界招提,佛教圣境/108

 普德寺——五百罗汉攻金陵/110

 香林寺——康熙御题额,曹寅广施田/114

 天隆寺塔林——律宗祖师高僧安葬地/116

礼拜·圣堂/119

 净觉寺——太祖敕建的清真大寺/120

 石鼓路天主堂——南京传教之始/122

 莫愁路堂——金陵最早的基督教礼拜堂/124

 圣保罗堂——藤萝攀缠下的欧式古堡/126

 基督教青年会——非以役人,乃役于人/128

江南人文薮/131

 周处读书台——朝闻夕改,终为贤能/132

 国子监——学府重地,书香永流传/134

 文武庙——五百载明清圣贤地/140

 朝天宫——冶山道院之今生前世/144

 惜阴书院——开中国公共图书馆之先河/150

 江南贡院——天下英才,半数出于此/152

 上江考棚——安徽诸生云集之所/156

 棋峰试馆——秦淮风月旁的备考之地/160

 三状元府——文采风流,尽随风吹雨打去/162

 颜鲁公祠——功名垂竹帛,千古一清臣/166

 小卷阿——魏源书斋,开国人风气之先/168

清末风云/171

 天朝总圣库——人无私财,资皆公有/172

 天朝壁画——择民居高大者,加以彩绘/176

 天、地堡城——见证天京陷落的最后时刻/180

 曾公祠——两江总督曾国荃之专祠/182

 李公祠——晚清第一重臣之专祠/184

 金陵制造局——一代雄厂,百年硝烟/190

 南洋水师学堂——培养近代海军专门人才/196

 大马路——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200

烟雨秦淮梦/205

 七桥瓮——明代石桥,秦淮飞虹/208

 通济水关——十里秦淮始于此/212

 秦淮花灯——灯彩甲于天下/216

 钓鱼台——比户皆织,机声盈耳,/220

 糖坊廊——最后的河房,最后的秦淮/226

 新桥三市——鱼市、柴市、牛市/230

 生姜巷——金陵北货集散地/236

城南旧事/239

 花露岗——牧童遥指杏花村/240

 瓮堂——一池老汤,六百年精气/244

 门西区——机杼夺天工/248

 黑簪巷——关于云锦的最后记忆,1250

 绒庄街——阡陌坊巷,善织之民/254

 大小百花巷——古庵、会馆、普生泉/25{

 金沙井——巷陌纵横,老宅连檐/264

 大辉复巷——解患扶危的三省会馆/270

 评事街——盛衰沉浮的回坊街肆/274

 八爪仓巷——古宅重重,书香溢溢/278

 升州路——千年尘嚣,九百年界路/282

 边营三巷——门东七条半营/288

 金斗会馆——无徽不成商/294

九十九间半/299

 沈氏故宅——富甲天下的江南第一巨富/300

 蒋寿山故宅——乐善好施的蒋半城/302

 刘芝田老宅——诗书传家,钦差府邸/306

 魏家骅老宅——机坊之鳌头,丝号之翘楚/312

 胡家花园——金陵水石极胜之地/316

 程先甲故居——早期汉语拼音的先驱/322

首都计划/325

 党政机关——国都之中枢/326

 科研学术机构——国家之根本/334

 国家场馆——国府之形象/336

 金融银行——国家之命脉/342

 诸国使领馆——中华之邦交/346

 饭店戏院——风云际会/352

 其他公共设施/356

公馆群,民国人/359

 颐和路公馆群——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360

 傅厚岗公馆群——岗峦起伏尽英才/366

 常府街公馆群——王府故地/370

 慈悲社公馆群——匿于巷陌间的旧日风情/374

 陵园新村——十大公馆,顶级别墅/376

 其他公馆/378

弄里乾坤/383

 天祥三里——南京最早的石库门里弄群/384

 桃源村——久己远逝的弄堂风情/388

 慧园里——优雅宁静,摩登寓所/391

 青村——高级职员公寓区中最后的老楼/394

 树德坊——昔日石库门/396

 秣陵路公寓——五虎之首所置房产/398

 梅园新村——民国里弄,金陵之最/400

 其他里弄建筑群/404

南京!安全区/407

 西门子洋行——拉贝先生故居/410

 金陵大学——安全区最大的难民聚居地/412

 金陵女院——美丽的校园,折翼的天使/416

 金陵神学院——神学第一学府/420

 司法院、最高法院——屠戮一空的难民收容所/422

 江南水泥厂——南京最大的难民收容营/424

 其他难民收容所/430

 鼓楼医院——魔窟圣地,地狱天堂/432

 亚洲第一慰安所——色性的地狱/434

后记 藏着的城市/438

试读章节

新辟诸门·生于街市,亡于街市

清末至民国,随着城区的拓展以及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南京明城垣又陆续增开了十余道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为:

雨花门:位于城东南晨光路。建成于1936年3月,为连接市内小铁路与京粤线而设,后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中华东、西二门:位于中华门东、西两侧。建于1931年,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集庆门:位于集庆门大街。建成于1991年,又称“集庆通道”。

汉中门:位于汉中路西端。1931年,为修建汉中路而辟此城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草场门:位于北京西路西。建于1908年,因门外设马料草场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海陵门:位于中山北路西,今挹江门址。为繁荣下关码头,开辟新街市而设。1915年建成。

挹江门:位于中山北路西,南京北大门。孙中山去世后,为迎奉先生灵柩,特将原海陵门改筑成三孔券门,这也是南京首座三孔券城门。1937年冬,数十万南京军民由挹江门奔向长江边,欲渡江逃生,但没想到这所谓的“逃生之门”居然成了“死亡之门”,无数同胞尸横荒滩,血染江流。1949年4月,解放军强渡长江,三野官兵由此门涌入南京,直奔总统府。

新民门:位于明钟阜门与金川门之间。建成于1934夏,至今尚存。

小北门:位于钟阜桥西。建于190g年,因金川门通小火车,为便利城北交通而开辟此门,又称“四扇门”、“四扇便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中央门:位于中央路北。建于1933年,为便利城北交通,修筑中央路而开此门。拆除于20世纪50年代。

丰润门:位于玄武湖,即玄武门。1909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为方便中外宾客游览,遂在会场附近的明城墙上开辟了这道城门,以通玄武湖。

解放门:位于玄武湖公园南门。建于1952年,据说是为人防需要而开。

中山门:位于中山东路东端。南京城东有钟山秦淮所阻,故仅在咽喉处设有一门,旧称“朝阳门”。1927年,为迎中山先生灵柩而改筑为三孔券门,并易名为“中山门”。

武定门:位于长乐路东。辟于1934年,因城内武定桥而得名。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

明故宫·命运多舛的大明帝王宅

朱元璋三筑帝王宅

自东吴大帝孙权建都建业千余年来,南京城虽几经兴废,但至宋元时仍不失为东南一大都会。城市发展日臻完善,坊巷密集,人庶殷繁。城外四方江流湖沼环绕,冈峦起伏,似乎再无开阔平坦的土地另筑新宫。朱元璋于是请出他的头号谋臣刘基帮其卜宫选址。刘基不但博通经史,谋略过人,且精易经卦象图纬之学。经过一番勘察,刘基为朱元璋觅得了一处可作“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燕雀湖。

燕雀湖位于应天城东,钟山南麓,其大小与今天的玄武湖相当。若按古代堪舆风水之术,地势低洼的燕雀湖绝不能作为建都筑宫之所,如《管子·乘马篇》曰:“凡立国都,必于广川之上。”《管子·度地篇》曰:“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皆说明卜地相宅不应择低洼之所。虽有悖于古制,但“帝出乎震”(东属震卦)、“龙盘之头”(富贵山为钟山之龙头)等说法又令朱元璋大为欢喜。1366年,即在其自称吴王两年后,朱元璋征发夫役军士二十万人凿山填湖,修筑新宫。因此在南京留下这么一句老话“移三山填燕雀”。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宫殿初具规模,前有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后有乾清、坤宁二宫,圜丘、方丘、太庙、社稷坛等祭祀天地祖宗的殿堂坛庙也相继建成。但由于此时天下未平,政局尚不稳定,所造宫殿均“敦崇俭朴”,摒弃了雕琢奇丽的装饰,宫墙仅筑有一重,大殿前也仅设奉天门、午门二重门阙。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对于这位戎马一生的皇帝来说,南京虽龙盘虎踞,具帝王气,但过于偏安东南,又有长江所阻,不利于控制全国。中原之地也因常年征战,民生凋敝,不宜建都。于是在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诏以临濠(安徽风阳)为中都,征集工匠夫役及军士百万修筑城池宫阙。然而五年后,已初具规模的明中都被朱元璋突然下诏“突罢中都役作”。九月,“诏改建大内宫殿”,转而在南京大兴土木,对当年登吴王位时所筑宫室宗庙开始拓建,再筑午门双阙、奉天门角门、奉天殿左右中门、左顺门、右顺门、东华门、西华门、文华殿、武英殿等等。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再度扩建大内,增筑端门、承天门、长安左右二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御道两侧筑以宫墙,将太庙、社稷坛隔于墙外。另筑内、外五龙桥、青龙桥、白虎桥等建筑。经过前后三个阶段,历时二十余年的修筑,大明故宫终于得以完成,成为一座举世罕见的雄伟华美之城。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筑的紫禁城则完全仿南京明故宫而建,其形制布局皆如出一辙。后世君数毁明大内

当年朱元璋填湖筑宫时,为使地基牢固,曾于基础上铺以巨石,打入木桩,并以石灰、三合土等分层夯实。但由于是湖洼之地,庞大的宫殿群导致地层下陷,使皇城呈现出南高北低的严重倾斜,积水久久不易排除。对于“前昂后洼”这一现象,笃信风水的朱元璋认为其乃“凶兆”,曾道:“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随着朱元璋的去世,曾经气势恢宏、宫阙殿阁叠起的皇宫大内也在后世无数次浩劫中渐趋衰落,仅在曾经的故址上遗留下几处残垣断壁,以及随处散落着的碎石烂瓦。“靖难之役”,朱允蚊纵火焚宫自尽,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化为灰烬;朱棣迁都,部分巨石移至新宫;明末战乱,“宫阙无一存者”;太平天国,诸王就地取材,故宫残料多旧物利用,化作了天王、东王、西王等诸王府;先生逝世,为迎灵柩安葬中山陵,中山东路穿宫而过,明故宫从此一分为二;南京沦陷,日本人来此平了片机场。历朝的损毁蚕食,一代帝宫终为荒野残墟。再之后,仅遗的千步廊、午门双阙、社稷坛四方棂星门、承天门、端门、厚载门、东安门、东宫券门等断壁残垣相继没了踪迹。

P50-54

序言

陌生的城市

城市是记忆,是生活,也可能是回忆,是向往,是一些断断续续的碎片。但她终究是令人熟悉的。城市的地图,城市的标志性符号会深入人心。城市甚至会融入血液,但戏剧性的是,有一天你发现这座城市对于你简直太陌生了,带着好奇竟上了瘾似的去找寻这种陌生带来的快感,找寻她你无从知晓的存在。如一次又一次地旅行,不需从长计议,带上自己就出发。就如发现之旅,也有点像考古,总能带给我们一阵阵的狂喜与惊异。空间乱了,时间乱了,线索乱了,我们跌跌撞撞地在陌生的城市中穿行。在收获中锻炼着自己的嗅觉,它似乎已超越常人,异常灵敏,忠实地把我们引向一个又一个新鲜而陌生的地方。

渐渐,漫无目的的行走已无法满足我们更加深入好奇的怪癖。游戏一旦开始,就无法戛然而止,我们不得不寻根究底。对于我们是陌生,而那些知情的老人们则在我们好奇的追问下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儿时的记忆、长辈的述说、耳熟能详的故事,从他们顿时发光的眼睛,沉湎于回忆的幸福表情,你能感知。时光竞这样轻易地回到了从前。但对于面前这座城市又是否能留住曾经呢?我们的发现少有是完整的,似人总是充满了伤痛。她们的年岁都挺老的,或被遗弃,或消失,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城市被定格在现在进行时。现在的规划、现在的建设、现在的人,谁会在乎她的曾经呢?她已被书写进了历史,但终究不会存活,如同恐龙化石和标本。这样比喻也许还不准确,化石和标本是带着血脉被固定的。城市在我们的游戏中更加快了变化的步伐,似与我们捉迷藏,我们追赶着却找不着方向。

二〇〇六年八月于成都

后记

藏着的城市

初涉一地,我们往往有一种新鲜的感受。其风土人情,经过一番独特的内心体味,便有了初悟,活泼泼的,只是还不太具体。倘能小住几日,行游一番,感觉自然会细腻些:民风怎样、建筑特色如何、历史文脉是否传承有序……其中大体,或不难领会的。此刻,如初试佳茗,尚未品味入微,虽得唇齿留香,到底浅淡了些。

一座优美的、深具文化积淀的城市,是岁月的佳构,值得细细品读,且须颇费些时日才能读懂。

人说,居住越久越能懂这城市,此话有理。但细究,不尽然的。常见有人卜居一地数十载,阅尽沧桑却“熟视无睹”,成了久住的过客,到底没有主人的心情。他们于这城市,很难说真懂得。那么,怎样才能悟得三昧呢?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曾言:观山须“静”,游山须“情”,方能得山之“神”。

体悟山水的神气与品味城市的内韵,颇有相合之处,就在于“情”、“静”二字。

本书的作者,对这点深有领悟。他们和许多人一样,在一座城市生活了数十年,所不同的,正是他们兼有静心与真情。心静才能洞察幽微,有情才能物我两忘,与这城市神会。他们常感叹,这城市变化太快,快得那样匆忙,以至于岁月所精心雕琢的细节正迅速地消失,零落成泥碾作尘,不多时,便泯灭无痕了。好在城市的文脉是极富生机的,尤其是这样历经岁月陶铸的古都!她将自己的“神”蕴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为此,他们寻踪觅迹,开始了历时多年充满叹息与惊喜的寻城之旅。一口枯井、一块老匾、一道残垣、一所教堂、一座古庙……他们在每一个细节恭听岁月的消息,他们的心绪,随那些故物的境遇或喜或忧。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城记南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飞//李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88374
开本 32开
页数 4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
丛书名
印张 14.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2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