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诗漫话
内容
编辑推荐

“诗文雅韵入门小丛书”是浙江古籍出版社为文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精心构筑的文学入门读物。入选丛书的作者均是该领域颇有建树的名师,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细述文字赏析的要义,用明白晓畅的例子诠释古典文学的魅力,就像一位导游带你更轻松地寻幽探胜,亦如一位良师助你更便捷地登堂入室,不着痕迹间将你引上文学欣赏的捷径。

这本《作诗漫话》(作者胡可先)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胡可先先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唐代诗歌研究。在这本《作诗漫话》中,他力图从实用的角度,阐述诗歌的基本原理,为古近体诗歌的欣赏与创作提供要点与技巧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更好地掌握诗体、诗律、诗韵、诗法等作了学术性的探究,《作诗漫话》末附有平水诗韵及《声律启蒙》,是初学诗者的必要工具。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诗体

第三章 诗律

第四章 诗韵

第五章 诗法

第六章 诗选

附录一 诗韵举要

附录二 声律启蒙

试读章节

先秦时期的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诗经》大约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之间,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一批诗歌。《诗经》的内容有风、雅、颂三类,风是《国风》,是当时采集的民俗歌谣之诗;雅分《大雅》与《小雅》,一般认为,天子享用的音乐为《大雅》,诸侯享用的音乐为《小雅》,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宗庙祭祀时的乐歌。《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国风》与《小雅》之中。其中保留了先民们劳动生活的现实图景和民俗风情,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影响了整个中国诗史。《诗经》采用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也成为后代诗人作诗时所遵循与发扬的方法。“风、雅、颂”与“赋、比、兴”合在一起,称为六义。宋人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的意思是直陈事物,比的意思是用他物来比喻此物,兴的意思是先说其他事物,用来引起自己所耍表达的意思或引起诗的正文。《诗经》主要是四言体的旬式。四言的句子,既有整齐的形式美,又便于双音节词组的运用,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以双音节为一“顿”的基本节奏形式。同时,它的押韵方式对后代诗歌也有很大的影响。

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南方的楚国出现了新的诗体——骚体。骚体源于楚国的诗歌《楚辞》,当时在楚国诗人屈原写的诗中有一篇名叫《离骚》,于是后人也把楚辞称为“骚”。与《诗经》相比,《楚辞》的形式有几个特点:一是旬式不整齐。每旬字数可长可短,与《诗经》的四言体不同。而以五言、六言、七言为主,少数句子达到九言,是杂言诗体;二是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也可以不用韵。或一篇之中,既有押韵的句子,也有不押韵的句子;三是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等字,还在诗中大量运用之、乎、者、也、以、而等虚词,使诗句在节奏上有了更丰富的变化。《楚辞》在内容上与《诗经》也很不同。首先是具有奔放恣肆的浪漫主义精神。如屈原在《离骚》中,凭借着自己丰富渊博的学识,奇妙开阔的想象,磅礴炽热的激情,斑斓缤纷的辞采,将笔端驰骋于人间与天界的广阔空间,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楚辞》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香草美人之思”,这与《诗经》的比兴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同是类比,广义上都属于比兴。区别在于《楚辞》中的比喻,往往具有政治上的含意,将它作为“贤臣”与“君王”的符号和作者“政治理想”与“高尚人格”的象征。

汉代诗歌值得重视的是乐府与古诗。“乐府”原是指国家设立的诗、乐、舞三者结合的音乐机构。而到了六朝时期,人们把这一机构制作与采集的可以和乐而歌的诗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原来的机构名称转化为诗体名称,故后人也称汉代的民歌为乐府诗。汉代的乐府诗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往往在事情的叙述当中穿插人物的对话,以达到表现人物性格和丰富情节的艺术效果。汉乐府的句式也参差不齐,不拘一格,节奏明快,活泼自然。西汉乐府多四言,东汉乐府多五言。五言乐府以《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为代表。五言诗与四言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把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组合起来,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既扩大了诗的容量,又使得诗整齐匀称。

文人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这是一组汉末无名诗人所创作的抒情短诗,最早见于粱萧统所编的《文选》,本来泛题“古诗”,后来成为这一类诗歌的专用名称。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是“千古五言之祖”。这一组诗,继承了《诗经》以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象征着中国五言古诗的成熟与定型。这些诗的作者是具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更好地抒发因遭压抑而产生的愤懑不平,打破了当时从形式上尊崇《诗经》、《楚辞》专尚四言与骚体的积习,大胆地向民歌学习,从而将文人创作与民间风谣结合起来。这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到了建安时期,政治与文学都起了很大变化。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从政治上说,它标志着一个王朝的极度衰败,天下三分的局势也在此时开始形成;从文学上说,则是中国文学走向新纪元的开始。建安诗歌主要是指生活在当时的曹操、曹丕、曹植和依附于他们的“建安七子”即王粲、孔融、陈琳、徐千、阮璃、应场、刘桢诸人的诗。这一时期,虽然天下混乱,但以曹操为首的政治集团,用人唯才,使得被压抑的文人重新走上政治舞台,焕发出建功立业的思想,在文学上就形成了建安诗歌“雅好慷慨”的特点。当时杰出的文学家,大多也是政治家。建安诗歌既受汉乐府诗的熏染,又富有创造精神,风格刚健。内容真切。开创了一代诗风,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建安时期已是曹氏掌权,加以诗风与后代具有密切的联系,故习惯上归于魏晋时期。

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诗史上值得称道的是以下几种诗体:正始体、太康体、陶渊明体与永明体;当然也还有颇受后人批评的诗体:宫体诗。P6-8

序言

阅读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好比入山探胜,五岳三山,风光各异,横峰侧岭,角度不同,如果有熟悉情况的导游指引讲解,则能更充分地领略山中美景。我们出版这套“诗文雅韵入门小丛书”的初衷,就是想为古典文学爱好者提供一种“导游”服务,或介绍概貌,或抉发幽微,或指示路径。丛书的作者,均为某一领域造诣深邃的专家名师,深入而后浅出,以专业水准做普及工作。我们也希望加强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互动,根据大家的需要及时对丛书选目进行调整和补充,把服务做得更加到位。

胡可先先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唐代诗歌研究。在这本《作诗漫话》中,他力图从实用的角度,阐述诗歌的基本原理,为古近体诗歌的欣赏与创作提供要点与技巧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更好地掌握诗体、诗律、诗韵、诗法等作了学术性的探究,书末附有平水诗韵及《声律启蒙》,是初学诗者的必要工具。

此书于2008年6月曾列入我社“古典文学名师讲座丛书”首次出版。此次重新出版,除改正了原版文字差错,作者亦进行7较大幅度补充调整,如第六章为新增章节,特此说明。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诗漫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可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59704
开本 32开
页数 5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1
丛书名
印张 16.1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1
148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