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填词丛谈
内容
编辑推荐

“诗文雅韵入门小丛书”是浙江古籍出版社为文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精心构筑的文学入门读物。入选丛书的作者均是该领域颇有建树的名师,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细述文字赏析的要义,用明白晓畅的例子诠释古典文学的魅力,就像一位导游带你更轻松地寻幽探胜,亦如一位良师助你更便捷地登堂入室,不着痕迹间将你引上文学欣赏的捷径。

这本《填词丛谈》(作者陶然)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陶然先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学者,多年从事词学与宋金元文学研究。在这本《填词丛谈》中,他力图从实用的角度,阐述词学的基本原理,《填词丛谈》为词的欣赏与创作提供理论与技巧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更好地掌握词体、词律、词韵以及各种词的技法等作了生动的阐述,书末附有常用词谱及词韵简编,是初学词者的必备工具。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词

第二章 词调

第三章 词的分片

第四章 词的句法

第五章 词的声韵

第六章 填词的准备

第七章 确定意旨和选声择调

第八章 布置格局

第九章 填词手法

附录一 常用词谱

附录二 词韵简编

试读章节

乐府。乐府本来是汉代官方音乐机构,其中收集了大量可以合乐歌唱的民间诗,后人就把这种诗称为“乐府诗”或“乐府”。魏晋南北朝以后,凡可入乐的歌诗,都被称为“乐府”,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宋代人把词也叫做“乐府”。许多词人的作品集就直接以“乐府”命名。如晏畿道的《乐府补亡》、贺铸的《东山寓声乐府》、康与之的《顺庵乐府》等。有时为了和汉代以来的古乐府诗相区别。又称词为“近体乐府”,如欧阳修的词即题为《近体乐府》。

词还有“诗余”、“长短句”等其他一些名称,但从上举的几类名称来看,不管是最早的“曲子词”,还是后来的“歌词”、“乐府”,都表明了词与音乐的关系,也体现了词在唐宋时代的基本性质。简单地说。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它的本义就是配合音乐乐曲用于演唱的歌词。它是一种通俗音乐,又往往主要以抒写个人情感甚至私生活情感为主。所以在初期才受到文人们的轻视,然而在市井民间流传得无比广泛。它与诗不同。诗是写出来让人们去读去看的,词则是由作家配合音乐作词。并由歌伎们来演唱。让听众用耳朵来欣赏的。词与曲密不可分,它们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正像清代人刘熙载所说的:“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那么与唐宋词相配合的音乐究竟是种什么音乐呢?

中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不同阶段,在先秦时期盛行的是先秦雅乐,它以钟、鼓、琴、瑟等乐器伴奏,节奏缓慢悠长,是一种庙堂音乐。《诗经》中的诗歌往往就是配合这种音乐演唱的。雅乐在战国时即已衰落,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则盛行清乐(也叫做清商乐),前面提到的汉魏乐府诗,其实就是配合清乐演唱的歌词。清乐的主要乐器是丝、竹,即筝、瑟、箫、竽之类,从容雅缓。音希而淡。进入隋唐时期后便逐渐衰落下去了。而唐宋时代的音乐有雅俗两类。一类是祭祀时所用的雅乐。由朝廷中的太常寺掌管,但这只不过是装点礼仪的假古董,是纯粹的仿制品,它与词关系不大。另一类则叫做“燕乐”,这才是真正与词相配合的音乐。就如同我们现在美声唱法与通俗歌曲一样,通俗的东西流行起来总是最快的,燕乐就是隋唐时期最流行的一种音乐体系。燕,又写作“诫”,就是宴会的意思,所以燕乐也叫宴乐,它是当时各种场合的宴会中演奏的主要音乐,是唐代通俗音乐的总称。燕乐来源于由丝绸之路传人的西域胡乐。在南北朝时期,西域音乐已陆续由印度、中亚经现在的新疆、甘肃传入中原,到了隋唐时代强大帝国建立后,国际交通的畅达、贸易的繁盛、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商业都市的兴起,都进一步促进了这种胡乐的大量传人和广泛流行。西域胡乐和中原本土的民间俗乐经历了碰撞、结合、融汇的过程,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通俗音乐——燕乐。由于燕乐兼容胡、汉,在乐律、乐器、乐曲等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于是它风行于唐代宫廷及南北各大都市,几乎所有的公私宴会与娱乐场所,都有燕乐乐曲的演奏。这在中国音乐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划出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

唐代燕乐乐器种类繁多,既有琵琶等弦乐器,也有霄篥、笛等管乐器,还有羯鼓等打击乐器。其中琵琶向来号称是燕乐之酋,唐代的琵琶四弦四柱,以宫、羽、商、角为序。每弦又均成七调: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徽,共二十八调。音域宽广。繁复而多变化,表现力十分丰富。用它可以创制出无数动人美听的新鲜乐曲。唐代诗歌中,有大量作品描绘了琵琶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和动人心弦的演奏效果。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从军行》)、“琵琶弦促千般调,鹦鹉杯深四散飞”(方千《陪李郎中夜宴》),而最著名的无疑是自居易的《琵琶行》,让人真切感受到了琵琶演奏时那种美妙的旋律。这些乐曲,不仅令人心醉神驰。还吸引了诗人们纷纷为其作词应歌。这也就为词的产生和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唐宋时代,词作为一种音乐文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但具有燕乐风靡天下这种富于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同时还关涉到当时的社会风习。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词的功能是非常多样化的。它不仅有抒情达意的功能,还有着娱宾遣兴等社交功能和娱乐功能。唐宋人但凡举行宴会,均流行以歌舞佐酒,除了精妙绝伦的舞蹈之外,欣赏优美动听的歌喉更是宴会娱乐的主要形式,这种场合唱的就是词。后代人往往觉得不易理解的是,为什么词在初起时期多为女性口吻,其实就是因为唱词的大多为女性歌伎的缘故。直到宋代还有人说:“唱歌须是,玉人檀口。”当时人就喜欢听女性歌唱,自然词中的口吻便是女性的了。词在唐宋时代还有着社交功能,宋代招待客人讲究“客来进茶,客去进汤”,客人来了,上茶。就由歌伎唱一首与茶有关的词,这叫做茶词;客人要走了,奉上汤(即沸水)。歌伎往往又要唱一首汤词,这种情况下,词成为人际交往重要工具之一。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甚至派遣一名歌伎带上一首自己的词,去苏州迎接长宫,这在后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宋代还有着大量的寿词、节序词等,在祝寿、应景等不同场合都可以发挥作用。可见唐宋时代的词是一种综合性的涉及文学、音乐和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艺形式。P4-8

序言

阅读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好比入山探胜,五岳三山,风光各异,横峰侧岭,角度不同,如果有熟悉情况的导游指讲解,则能更充分地领略山中美景。我们出版这套“诗文雅韵入门小丛书”的初衷,就是想为古典文学爱好者提供一种“导游”服务,或介绍概貌,或抉发幽微,或指示路径。丛书的作者,均为某一领域造诣深邃的专家名师,深入而后浅出,以专业水准做普及工作。我们也希望加强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互动,根据大家的需要及时对丛书选目进行调整和补充,把服务做得更加到位。

陶然先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学者,多年从事词学与宋金元文学研究。在这本《填词丛谈》中,他力图从实用的角度,阐述词学的基本原理,为词的欣赏与创作提供理论与技巧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更好地掌握词体、词律、词韵以及各种词的技法等作了生动的阐述,书末附有常用词谱及词韵简编,是初学词者的必备工具。

此书于2008年6月曾列入我社“古典文学名师讲座丛书”,首次出版。此次重新出版,除改正了原版文字差错,其他一如原版,未做大的调整,特此说明。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填词丛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59711
开本 32开
页数 3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1
15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