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隐长吟
内容
编辑推荐

20年了。

在李商隐墓前为理想奋斗,为生计奔波。与大人共事,遭宵小算计。于痛苦与欣喜、积极与消沉、舒展与禁锢之中,伴随着大局、机遇、时间和努力,助推兼拉套,将一辆百人小推车锻造为一艘万人大舰艇。在繁忙的神圣俗务之余,我被李商隐拉回到了大唐。……

《商隐长吟》由王建庄所著,供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李商隐祖籍沁阳,家在荥阳,生在获嘉,成长在洛阳,入仕后在灵宝当官。中原的土地养育了他,中原的文化浸润了他,中原的山水造就了他,他对中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对他的宣传远远不够。《商隐长吟》由王建庄所著,《商隐长吟》以李商隐“欲回天地”“永忆江湖”的匡国扶民之志为主线,通过李商隐少年时的生活变故,青年时的才华横溢,中年时的坎坷仕途,以晚唐诡异反常的社会现象为背景,以当时朝野的重大事件为衬托,浓墨重彩展示了李商隐“弘农活狱”“昭州代政”等执政经历,从而折射李商隐的政治个性、人格光辉和从政能力。情节跌宕,波折起伏。艺术的描写了李商隐与何花、锦瑟、柳枝、宋华阳等感天动地的爱情经历和他对婚姻的执着,对母亲妻子和儿女、亲人、朋友以及对国家、人民的挚爱。

目录

穆宗长庆元年(821)·扶柩西归

穆宗长庆二年(822)·从叔受业

穆宗长庆三年(823)·东都青年

文宗大和七年(833)·蹉跎科场

文宗大和八年(834)·独念柳枝

文宗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

文宗开成元年(836)·玉阳华阳

武宗开成二年(837)·纠结初仕

文宗开成四年(839)·弘农活狱

武宗会昌元年(841)·仕途漂泊

武宗会昌二年(842)·聚骨檀山

宣宗大中元年(847)·昭州代政

宣宗大中二年(848)·逆流高歌

宣宗大中五年(851)·痛失爱妻

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千年寄托

试读章节

四月的江南,浓绿艳紫,熏风暖日。

四月的中原,新红浅白,欲暖乍寒。

从镇江到荥阳,逶迤1600里的水路、陆路。

三辆马车,灵柩孝服,一路孑孓走来。

这是1190年前的一天。唐朝。

唐穆宗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四月的一天,三辆马车,孤独、凄凉地走着,一路西北,由镇江到荥阳。

这一年李商隐9岁。

9年前,商隐出生于获嘉县衙,父亲李嗣,时任获嘉县令。此前李县令已有三女,如今得子,自是大喜过望,虽然清直,县令老爷身边自有一班奉迎人等,小小商隐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到2岁。一县之中最大的少爷,自是领尽誉爱。若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商隐当和当年千百县令的公子一样,早已无闻人间。问题是,李嗣是做官的。古往今来,风险最大的职业和最不稳定的职业就是当官。

获嘉县令虽是七品小官,但是主政一方,升堂凛严,出行威风。获嘉虽不大富,也不极穷,县太爷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但是身处官场,总不能老在一个台阶停滞,李嗣也面临这个绕不过去的关坎。其实官场,是设了为百姓办事的,有抱负的官员只有通过权力架构才能为社会谋求福祉。但是官场又险恶,恶过江湖不知百千倍。因为自下往上,位置越来越少。可能一开始人仕的人,都怀天下之心,谋社稷之福,但是一进去,便不由自主。古之官位少之又少,就是今日人浮于事,官员还是比百姓少得多。如在一个50万人的县里,若从有级别的算起,副科级干部也就二三百人,正科就更少了,最多百十来号。正科要升副县,很是困难,一个县里,就那几十个。副县往上,正县实职也就三五人。当了正县级干部,很多人还认为自己没有权,想当“一把手”。“一把手”想上副厅,副厅上面还有正厅、副部、正部、副国等级别。这样累积的台阶还不说,问题是越往上地方越小,所以在向上的过程中,体弱的走不动了,生病的就死在原地了,自认看透的就坐下休息了。只剩下有雄心的、有体能的、有资源的,往上拥挤,被更强的摔下来,就头破血流了,若遭遇武装冲突,就人头落地。这样的争斗中,敌对双方往往面带笑容。如果总是这样,也还说得过去。问题是,在官场,许多时候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你的品德、能力、本事,往往更直接的是潜在的规则,看不见的因素。更有一条,形势往往扑朔迷离,变幻无常。这很残酷。

不往上挤不行吗?不行。职业当官人是靠这个养家糊口的,除了扶国匡民的宏大志向之外,本人和妻子儿女还要吃饭。所以一旦进来,只有硬了头皮向上走。李嗣当年也是这样。七品县令为了官升一级,于814年商隐两岁时迁徙江南,在今浙江绍兴、江苏镇江一带担任观察府的幕僚,官居六品下阶。

幸福的商隐从中原大地到江南水乡,一路兴奋,七年得意。受中原浑厚历史酿造,得江南婉丽风光陶冶,一介少年,翩翩长成。五岁识字,六岁写作,回温中原历史,消化江南山水。家有三姐一弟,另有仆人、杂役。日常开销,父亲六品的俸禄尚能应付。如果李嗣长寿,再活几年,当应积蓄一些家产,商隐将成为官二代,日子会平静温暖地过下去。

可惜李嗣患病,一病不起,死在镇江,是为外丧。

李家天塌地陷。

一夜之间,9岁的商隐长成大人。父亲骤死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母亲面对从天而降的灾祸,先蒙再痛,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接着半痴半疯,一时气极,瘫倒不起。幸有义仆李河。李河与李嗣同村,三代于商隐家为仆,如同家人。李嗣辞获嘉县令南下,只带李河一家赴任。上任后在镇江、绍兴任上雇了一些当地仆妇、杂役。家中诸事,多托付李河。老爷骤死,一干人手足无措。幸得李河张罗。一面由内人关照主妇,温汤递水,一面使钱打发下人,个个遣散而去。也是李嗣生前为人温厚,身边人等皆感恩戴德。尽管大树倾倒,仍配合李河打点一应事务,完善官场手续,并协助府衙安殓死者,又帮助上街租来马车,送棺材上路。商隐一面照顾母亲,一面扶棺归乡。

陆续行来,逆水雇舟,逢山推车。好在江南北去,山不多高,只是淮河多支流,水多桥少,马车拉灵柩过河,又非小船能撑。丧事晦气,船家多不渡,即便要渡,却又多取银两。

匆匆起程,车夫不愿暴棺行路,以为不祥,强逼商隐母子置篷覆架于棺材之上,仅允在车前系一白布带子以示灵车身份。后面两车,一车载商隐、李河等男丁,一车载商隐母亲等一班女眷。放罢驱邪鞭炮,一番哭啼,车行上路。算来五天工夫,灵车来到金陵城下。此金陵乃今日之南京,六朝古都也。曾名建业、建康,隋时易名丹阳。唐初归顺,改名归化。后又名江宁、集庆、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故定国号为明,以应天府为南京,是为首都;以开封府为北京,是为留都。这些都是547年以后的事了。此时商隐一行来到金陵城北,欲渡长江。

当时的金陵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龙盘虎踞,山川秀奇,人口已达百万。水陆码头,舟车往来,一派繁华。扶棺孝子无暇欣赏雄奇风光和俊男靓女,只念着觅一舟船载车过河。

春意阑珊,催人困倦,正行间,三车驾马突然立定,像是听到号令似的一齐止步,骤然一阵风来,忽一下就卷去了棺材上的罩篷,那布做的物什在莫名的风中翻滚几遭,竟自落入江中,随水东去,岸上一干人等,呼喝招摇,看戴孝的商隐在江岸上追逐,只是无一人援手,看着那布篷就远去了。

P1-5

序言

20年了。

在李商隐墓前为理想奋斗,为生计奔波。与大人共事,遭宵小算计。于痛苦与欣喜、积极与消沉、舒展与禁锢之中,伴随着大局、机遇、时间和努力,助推兼拉套,将一辆百人小推车锻造为一艘万人大舰艇。在繁忙的神圣俗务之余,我被李商隐拉回到了大唐。

凭我粗陋的学识,很难进入他的气场。

但是一种强烈的感应,却用强力将我逼近他的身边。

我深夜爬起,展开书卷,一点点地咀嚼。

我到荥阳、获嘉、沁阳、镇江、洛阳、西安、济源等地去寻找李商隐的音容;到桂林昭州、到河南灵宝去凭吊李商隐的官风;一路南往北归,与李商隐一道领略巴山夜雨;几度西上玉阳,聆听李商隐和宋华阳的悄悄昵语。

走进去才恍然:原来我们对李商隐的了解是何等片面。

我用一个夜自习的时间,在倾尽感情和心血的这所大学对大二年级的3200名在校生做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

知道李商隐吗?

_3200人答:知道。

知道令狐楚吗?

——15人答:知道。

知道令狐绚吗?

——0人答:知道。

知道郑亚吗?

——3人答:知道。

李商隐是什么人?

——3198人答:诗人;2人答:文人。

令狐楚,晚唐政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令狐绚,当年和商隐一同赴考,李商隐落选落寞,令狐绚高调高中。以后的日子里,李商隐一路坎坷,几乎穷困潦倒,而令狐绚则一路高歌,一直做到丞相。李商隐几番考试,后来得中进士,还是倚靠绚的人情。然而1200年过去,李商隐长存人们心中,令狐绚呢,那个打马夸官、春风得意、奢华神气、权高位重的绚哪里去了?

李商隐最不倚重的是自己的诗,诗对于他只是一个副业。他终生追求的第一主业是做官,他要把才华奉献给人类社会。他在弘农活狱,得罪大官而不谀,公然挂印而去;偶然机遇代任昭州刺史,主政不到两个月,把一个蛮荒之地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只是天不佑之,迫于无奈他才从事了第二个主业:文字垒砌。他早年震惊洛阳的是文采横溢、见地卓绝的《圣论》和《才论》。在成年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他所做的,都是秘书工作,他代主官拟的上行公文,连皇帝都能品出味道。

是李商隐最不着意的诗,使他成为千古流传的大家,而这些诗,又是他胸怀天下、慈念苍生胸怀的孕育,是他贯古通今、据经弓I史底蕴的催生。

所以,3198名大学生认为他是诗人,不错。这不是孩子们的错,是历史发展中文化传讹造成的偏差。

李商隐以他辛酸艰难、清正不屈却又绚丽浪漫、坚定贞洁的一生,在晚唐那腐朽昏暗的夜空里划出了一道耀眼的明星轨迹。

是的,李商隐是诗人。

李商隐不是诗人,是文人。

李商隐不是文人,是大人。

是一个大写的人。

是为序。

记于2012年3月8日凌晨4时29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隐长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建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84636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3113913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