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学新经典译丛”希望介绍他国戏剧为那里的社会和人生做了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做成的,又或者他国的戏剧研究者从什么角度、用何种眼光,观察和分析身边发生的戏剧实践。这或许有助于我国做戏人以自己的方式对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人生有所贡献,也期冀借此为我国的戏剧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视角。玛丽亚·谢弗索娃的《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就是其中一本。
| 图书 | 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戏剧学新经典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戏剧学新经典译丛”希望介绍他国戏剧为那里的社会和人生做了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做成的,又或者他国的戏剧研究者从什么角度、用何种眼光,观察和分析身边发生的戏剧实践。这或许有助于我国做戏人以自己的方式对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人生有所贡献,也期冀借此为我国的戏剧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视角。玛丽亚·谢弗索娃的《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就是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玛丽亚·谢弗索娃的《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 罗伯特·威尔逊是美籍欧洲导演、表演艺术家、装置艺术家、灯光设计师,并兼及其他领域。他是跨界能手,不仅跨越了门类艺术界线,也跨越了地理界线。他是艺术全球化的先驱。《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首次从下列几个方面对罗伯特·威尔逊进行了完整论述: *以美国和欧洲社会文化、政治环境为背景,分析其主要作品 *探索威尔逊的“场面效果图册”、工作室和排练方法以及合作过程 *研宄其审美原则和构思元素,这些成就了他的导演特色 *用威尔逊的技巧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一系列实用练习 目录 第一章 工作生涯 成型期 舞蹈戏剧,无声歌剧和台词 艺术与政治:1960年代及以后 《爱因斯坦》之后的威尔逊 第二章 方法、元素和原则 工作室方法 元素和原则 第三章 《海边的爱因斯坦》 历程与接受 《海边的爱因斯坦》:里程碑 结构与形式 作品解析 小结 第四章 实用练习 动作 身体塑形 化妆 创作无声剧 声音和音乐 台词练习 灯光 参考文献 附录 罗伯特·威尔逊和翁贝托·埃科:对话 空间运动的概念:罗伯特·威尔逊的剧作法及其 舞台视像 罗伯特·威尔逊:后现代演剧是否可能?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戏剧学新经典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玛丽亚·谢弗索娃 |
| 译者 | 黄觉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403749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 |
| CIP核字 | 2012108039 |
| 中图分类号 | J805.7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5 |
| 宽 | 17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2-3250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