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十讲》是李石岑先生据其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讲演稿整理而成,在叙述和评析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处处贯穿了中西哲学的比较,在学术上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比如,他把中外哲学按照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苟子与亚里斯多德、墨子与巴门尼德、惠施公孙龙与芝诺、道家与西方主变派、儒佛混合与二希混合、朱熹王阳明与托马斯·阿奎那和邓斯·司各特、顾炎武戴震与孔德斯宾塞等进行对比分析,读后使人浑然如数千年的中西哲学亮点之“鱼”,在书中惬意地遨游着,几至于“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地步!
图书 | 中国哲学十讲/大师的国学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十讲》是李石岑先生据其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讲演稿整理而成,在叙述和评析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处处贯穿了中西哲学的比较,在学术上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比如,他把中外哲学按照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苟子与亚里斯多德、墨子与巴门尼德、惠施公孙龙与芝诺、道家与西方主变派、儒佛混合与二希混合、朱熹王阳明与托马斯·阿奎那和邓斯·司各特、顾炎武戴震与孔德斯宾塞等进行对比分析,读后使人浑然如数千年的中西哲学亮点之“鱼”,在书中惬意地遨游着,几至于“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地步! 内容推荐 《中国哲学十讲》是李石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在“中西比较”的框架下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的最早著作之一。《中国哲学十讲》根据作者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上的讲稿整理而成,从整体上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各个相同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作了详细对比,列举出双方的诸多共通之处,并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九个最重要的哲学派别分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将西方哲学的相似观点贯穿其中,其援西人中的研究方式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目录 自序 第一讲 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讲 儒家的伦理观 第三讲 墨家的尚同说及其实践精神 第四讲 道家的宇宙观 第五讲 名家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 第六讲 《中庸》的哲理 第七讲 禅家的哲理 第八讲 什么是理学 第九讲 体用一源论 第十讲 生的哲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哲学十讲/大师的国学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石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2730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2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8 |
CIP核字 | 2013284309 |
中图分类号 | B2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30 |
宽 | 172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