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与土地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众人皆知的摄影大师,被尊称为“台湾的布列松”,“中国摄影教父”。91年版《人与土地》是他最知名的经典摄影集,二十年后,当他首次写出这些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我们发现,他的文字就像他的照片一样,敦厚优美,饱含深沉的乡土情结。在人心浮躁的年代,阮义忠对摄影传统的忠诚守卫以及对质朴生活的执着追寻,使人心生敬意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理想和生长的积极思考。

《人与土地》由阮义忠著

内容推荐

  《人与土地》是“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最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年至1986年,该系列以黑白画面记录台湾乡土风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成长的土地的价值和美的再发现。2011年年初,作者阮义忠在《南方都市报》副刊部开设摄影专栏,首次执笔道出《人与土地》拍摄背后的故事。本书为该专栏结集而成,阮义忠朴实、浑厚的文笔,证明他不仅是优秀的摄影家,也是一位文字高手。

目录

第一单元:成长

 美浓,回家的小孩

 忆浣衣图与二位友人

 埔里的两兄弟

 都兰的蔗香

 二龙村的井田

 澳花的三代同洗

 品出输的甘味

 大地游戏与口琴舞

 鹿港的午餐

 永靖的好德之家

 双双对对的身影

 桃源村的过客

 车城的海角几号

 比利良的最后人家

 会回来的才让它离巢

 恒春放牛的祖孙

 多纳的夜明珠

 月光下的好故事

 血缘与亲情

 深山小学的算术课

 心有灵犀一点通

 告别童年

第二单元:劳动

 头社的米真香

 消失的风景

 花生田的乐章

 播种与传承

 山的另一边

 西螺的惜福老人

 布农族的床头话

 流笼里的农夫

 垦丁农场的孤单女工

 风柜的蒙面女

 水埯的鹦鹉鱼

 寂静的天地

 蔺草的清香

 农妇的雕像

 被爱串起的一家子

 菠萝田的背影

 二水乡的十字路口

 芦洲的沧海桑田

 碧侯村的浓烟

 赛嘉村民的笑容

 摄影就像双面镜

 兰屿的包袱

 红叶的一家四代

第三单元:信仰

 北港的妈祖信徒

 苏厝的陆上行舟

 摄影与信仰

 美浓的伯公坛

 旗津的酬神戏

 兰屿的白日梦

 兰屿的头发舞

 在武界祈祷

 多纳天主堂的小孩

 关庙的把关老妇

 多纳的哺乳图

 庙祝与小孩的对弈

 比利良的桂冠

 在利稻忏悔

 安平古堡的摆渡

 看守员与诗人

 裸身和真诚

 举手宣誓或去煞仪式

 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

 渐行渐远的朋友

 农夫与稻草人

第四单元:归宿

 灵魂的肖像

 美而险的景与色

 这世人和下辈子

 人生飨宴

 祖母和孙女的答案

 永远的老师

 头城竹器匠

 空荡的告别式现场

 永浴爱河的人瑞

 走入未知的旅程

 光阴流逝中的光影

 长白山上的日落与日出

 台上台下都是戏

 有葬礼和没有葬礼的死亡

 离家或是返乡途中

 孩子,你记不记得

 走回童年之路

试读章节

头社的米真香

为了取个好角度,我差点被这位农妇的臀部给撞倒。仗着自己有农事经验,我信心满满地脱掉鞋袜、卷起裤脚下田,躬着身以插秧的姿势一步一退。没料到她的速度奇快,没几下就根本无法配合,就在镜头将要被她的背影遮住时,我深陷泥沼的双腿竟抽退不及,只有在跌倒之前赶快按下快门。本以为这张照片一定是失败的,没想到底片冲出来后,竟发现构图的倾斜强化了劳动的力道,就此决定用它来当“劳动”单元的开头影像。

南投县鱼池乡的头社村就在日月潭之侧,却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因为游客全冲去了只有一山之隔的观光胜地。被遗忘倒也是一种福气,能让朴实纯良的风景与民情尽量保存久一点。田里正忙着,村民赶着在坏天气来之前把秧栽好。这就是我要取的画面,再好的风景若是少了人的生活痕迹,就禁不起细细品味。

造访那天的情形,直到现在都让我怀念。农民的午餐就摊在田埂上,足足有五菜一汤,田主一直等到所有帮忙千活的村民都吃饱了,自己才进食。庄稼汉的日子不好过,米价贱,收成往往只能和劳力、肥料、税收相抵。许多年轻人干脆进城打工,舍不得土亲人亲的人却宁愿留在故乡,春耕、夏忙、秋收、冬藏。毕竟,人间温情是赚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我和田主共进午餐,两人盘腿坐在田埂上,剩菜不多,米饭倒还足够。阴阴的天空飘下丝丝细雨,仿佛为余肴剩饭加上了甘霖。头社的米还真香哩!

消失的风景

虽然我常被美丽的风景吸引,却很少将它拍下来,唯恐将大自然缩成一格照片,框限了它的千变万化。头社村的这一幕让我屏息,却不得不取出相机,虔诚地按下快门。这是台风来临前才会有的天象,空气中飘浮的尘粒、水分被强劲的气流席卷一空,云朵急急行走,像是要将蓝天擦得更亮。光线穿透一切,让人明白自己是多么渺小又多么幸运,能够在天覆之下、地载之上受万物滋养。

头社盆地原系一洼湖泊,为水里溪东岸支流的源头,后因受侵蚀而干涸,渐次被辟为水田。六百户村民分成四个聚落,散布在盆地边缘的山脚下,村民赶在台风来袭前把秧插完,六十多甲水田的嫩苗被汪汪的水泡着,映出一方方美丽的苍穹。

那次的震撼,让我从此只要路过鱼池乡,就会专程绕道去那个定点欣赏美景。稻子长高了、稻穗垂头了,快收割时,金黄稻浪随风起伏……每个季节的头社盆地都以不同的风姿欢迎着我,直到有一次彻底将我吓住了。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百年浩劫的大地震,几天之后,我特地到受创最重的南投县走了一圈,了解我所拍过的村落有何灾情。一路看不完的残垣断壁令人触目惊心,各界人士的援助行动及物资却令人感受到处处有温情。在常去的这个观景点,却让我看到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灾情。整片水田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获利较丰却不利水土保持,且有损身体健康的槟榔树,林间还搭起一座座奇丑无比的铁皮屋,整个盆地看起来就像长满疮癣的癞痢头。

我再也不敢驻足那座山头了,每当想到那片美丽的良田已从这个岛上消失,我就会心痛一回。天灾饶过了头社,人祸却不肯收手。

P81-86

序言

我以拍照被熟知,以所撰写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两书被当成将西方摄影潮流引进华人世界的传道者,又因创办《摄影家》杂志,被认为出了点力,将中国当代摄影家推向国际舞台。其实,在拍照前我是个勤读书、爱画画的文艺青年,写过诗、小说,发表过数不清的插图,但一路走来,在摄影投入的时间、精力最多,受到的肯定也比较大。

文学、绘画着重想象与回忆,摄影却仰仗直觉与发现。两方各有所长,但摄影的见证性凌驾于其他符号,难怪日本人将之译为写真。《人与土地》是我的一个摄影主题,将我在1974-1986年于台湾农村所捕捉的画面分为“成长、劳动、信仰、归宿”四个单元,共八十四幅照片,曾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摄影的强度全在瞬间的精准,想要交代前因后果、表达内心的感动,还是有赖于文字。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段长长的故事,足以让行家们写成一篇篇动人的小说。但我做不来,只有偶尔在课堂上跟学生讲讲故事。拜《南方都市报》之邀撰写专栏,又蒙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结集出书,促成我与更多人分享经历的因缘。

近三十年来,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恐怕超过以往三百年,甚至三千年。这不只是生产消费的失控、科技的滥用,也和人类的自大、贪婪及价值观颠倒有极大关系。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这些价值在今天的台湾、大陆还留下多少?

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成了不变的永恒。摄影者最大的挑战在于:感动的当下也是创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须极度敏感与机灵。我已年入花甲,照片越拍越少,写文章的意念却越来越强。写《人与土地》正是一种反省,期许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间以文字为重;再有十年,那就重拾画笔。艺术手法要灵巧容易,要朴拙可难,一切感觉的棱角都磨平、磨润了,离拙就近了。

在旭海所拍的这张照片是《人与土地》中难度最高的。这个位于台湾南端的小村子,有几户人家被圈在全台最神秘的军事基地里。等待搬迁。那回我虽有“警备总部”的核准公文,依然被挡驾在外。就在必须交出所有装备方可放行的点收空当,在地平线发生了这一幕我誓必要冒险抢拍的画面。

一排村民在比赛,看谁的筋斗能翻最多次。一件极其平凡的事件,却让我直觉到它的深刻寓意:人类在土地上重复着“生、老、病、死”的轮回,累积着“贪、嗔、痴、慢、疑”的业力,却一同注目着颠倒的人生,毫无所觉。我攫住了一个永恒的刹那。

画家陈丹青十分喜欢这幅作品。有一次,他顶认真地问我:“这张照片是上帝替你按的快门吧?”没错,回首来时路,我拍到的所有好照片,包括镜头前一切人、事、物给我的启发,都是老天给我的礼物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与土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义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9463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421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