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宏主编的《从西奈到中国》分为两部分。上编辑录了南京大学黛安/杰尔福特·格来泽犹太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或曾就读于该所的研究生的论文,其中部分文章已公开发表过,此次收录又有不同程度的修订润色。下编精选了曾应邀前来访问讲学的国际犹太学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他们在该所所做演讲或所开讲座的基础上写成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所在邀请国际学者时的学术倾向和学术旨趣。
| 图书 | 从西奈到中国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宋立宏主编的《从西奈到中国》分为两部分。上编辑录了南京大学黛安/杰尔福特·格来泽犹太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或曾就读于该所的研究生的论文,其中部分文章已公开发表过,此次收录又有不同程度的修订润色。下编精选了曾应邀前来访问讲学的国际犹太学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他们在该所所做演讲或所开讲座的基础上写成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所在邀请国际学者时的学术倾向和学术旨趣。 目录 回顾 收获 展望(代序) 上编 独一神论 犹太人的苦难观 论犹太教的死亡观 王国末期到波斯时期犹大的人口变化 谁是“犹太人”——关于“Ioudaios”的札记 族群空间与散居犹太人——以斐洛思想为例 中世纪西欧犹太社团及其历史作用探析 关于犹太人解放的争论及其影响 宗教传统的现代理解:哈西德解释之争 “没有故乡的年代”——冷战时期德国犹太人身份认同危机 试析否认纳粹屠犹现象 近代中国知识界对古代开封犹太人身份的理解 下编 黛安/杰尔福特·格来泽犹太文化研究所落成典礼主题演讲 犹太世俗主义 犹太人与基要主义 犹太教:从圣殿到文本 美国犹太历史:回顾与展望 以色列与苏联犹太移民,1967-1990年 大城市:现代犹太社区的托庇之所 犹太传统中的人性观——从“上帝的形象”到中国犹太人 上海:犹太人的绝处逢生之地 往事回顾 附录一 研究所历届毕业生和论文题目(2001-2008年) 附录二 研究所历年出版著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西奈到中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宋立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4094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0 |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5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1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7 |
| 宽 | 149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