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包公案/青少年最喜欢的传统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谭树辉主编的《包公案》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公案小说,情节曲折、起伏跌宕,颇有峰回路转、出入意料之韵致,同时将武打与断案相互配合,形成了新的特点。并配以生动,传神的插图,让青少年读者们充分俺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生命的真谛。

包拯执掌开封府衙门,负责审理全国各地的案件。他为人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既敢于为民请命,也敢于碰硬,被世人尊称为“包青天”。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包公佯怒撕伞,巧妙地辨别出伞的真正主人;放出一块假银,轻轻松松地引贼上钩,将贼一网打尽;戏“审”石碑,“问”得盗布窃贼;假扮客商去卖布,引得两个见利忘义的强盗自投罗网;假扮阎罗,除掉了“狸猫换太子”的奸人,识别出真假娘娘……真是“扑朔迷离,是是非非辨不清;惊奇断案,清清白白明可鉴。”

内容推荐

谭树辉主编的《包公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它作为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深的古典公案小说传诵至今。它丰富的故事性、充实的内容让广大读者爱不释手。

《包公案》配图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文字简明、通俗易懂,着力表现原著的思想内容、反映原著的艺术特色。小读者们只要细细品读,定能感受得到主人公包拯为官刚正清廉、不畏权贵的性格,更会惊叹于包青天“日理阳世、夜访阴司”的断案本事,甚至还可以学习包公敏锐的洞察力及反常的推理思维。

目录

案审天下篇

第一回 新官上任显才干/1

第二回 诬蔑案/8

第三回 画中有话/15

第四回 通奸案/22

第五回 乌龟破案/28

第六回 无头案(上)/35

第七回 无头案(下)/40

第八回 斩曹国舅/47

第九回 真假太后/53

第十回 石狮记(上)/61

第十一回 石狮记(下)/66

第十二回 斗粟三升米/73

第十三回 花羞女(上)/79

第十四回 花羞女(下)/87

第十五回 贼总兵/94

第十六回 黄菜叶/100

第十七回 程记客店/109

第十八回 拐妻案/114

第十九回 西行记(上)/121

第二十回 西行记(下)/127

鬼神篇

引子/132

第一回 厉鬼杀敌/133

第二回 五鼠下凡(上)/138

第三回 五鼠下凡(下)/146

第四回 冤魂诉案/151

试读章节

第二回 诬蔑案

包公奉命到各地查案后,一直尽心尽力,铁面无私,一路上都受到百姓们的称赞。而那些恶徒宦官,一听包公之名,早已闻风丧胆。

这年冬天,包公来到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得知有一个案犯,名叫万安,被提到东京受审。包公问他的案情,万安悲痛地哭个不停,随后将事情同包公说了一遍。

原来,江州有个盐贩名叫鲍顺,为人诚实守信,生意也就越做越火爆。鲍顺取妻黄氏,儿子叫鲍成。由于夫妻二人溺爱独生子,鲍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事。有一天,黄氏让仆人万安陪鲍成去学堂,鲍成不去,偏拉着万安去抓鸟。他们到了城外,见潘家花园里的树上停着一只黄莺,鲍成就对准它放了一弹,把黄莺打落掉在潘家花园内。鲍成让万安进园去捡,当时潘氏的几个孙女正在花园玩耍,万安看见花园有人,不敢进去。鲍成说:“你怎么还不去捡?”万安说:“园中有几个女孩,我怎么敢进去?等她们离去再进去捡吧!”鲍成没办法,便坐在一个亭子里休息。

到中午时,那些女孩离开花园,万安便跳墙进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万安出来对鲍成说:“也许被那群女子捡去了。”鲍成听了大怒,一拳打在万安鼻子上,打得他鲜血直流。然后又是一顿臭骂,万安只好忍着,不敢出声。回到鲍府,鲍成的妈妈黄氏见万安鼻下有血迹,忙问是怎么回事。万安不知怎么回答,没有吱声。黄氏再三追问,万安只好将在潘园打鸟的事情说了。黄氏大怒说:“这个不肖子,不求上进,整天游手好闲,还打伤家人,非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不可。”于是便找来鲍成厉声大骂,鲍成虽然表面上听从母亲的教育,心里却对万安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城里还有个盐贩,叫江玉。此人十分奸诈,常常骗客户,生意逐渐衰落。江玉眼看鲍顺发了财,非常妒嫉他,于是心生恶意,欲谋取鲍家的钱财。一天,江玉忽生一计。他来到鲍家,喊说:“鲍兄在家么?”鲍顺正在算账,见江玉来访,马上请进来,又让家人准备酒菜招待。酒席上,两人一边饮酒,一边闲谈盐业生意。江玉笑着说:“有一桩生意,能获大利,小弟想做,可是缺少本钱,特意来跟兄长商议。”鲍顺问:“什么买卖?”江玉说:“苏州一个商人,有一百箱绸子,因家中遭难,急需用钱,愿低价出售。”鲍顺问:“他要价多少?”江玉说:“他要价一百两黄金。转手卖出,可卖一百五十两,净赚五十两黄金。”鲍顺见如此大的赚头,竟然没怀疑江玉所说的话,便满口答应了。

两人约定第二天在渡口相见。江玉喝完酒告辞,鲍顺把此事对黄氏说了,黄氏觉得此事有诈,忙作劝阻。可鲍顺哪里肯放过此机会,执意要去。黄氏劝阻不住,只好让他去。第二天,他带上百两黄金,先去了码头,吩咐万安挑着行李随后而来。鲍顺到了渡口,此时天刚亮,大雾弥漫。

江玉与家人周富,还有他的两个侄子已在渡口等候。见鲍顺来了,江玉把他拉上船,说:“太阳没出来,满江雾气,我兄弟两人先喝几杯,等雾气散了再开船。”江玉已准备好酒菜,鲍顺也不推辞,在船上跟江玉喝了起来。一连喝了十几杯,鲍顺已经有些醉意。江玉又极力劝酒,鲍顺只是推辞不喝。江玉突然发怒说:“你这个鲍顺,敬酒不喝喝罚酒。”说完从桌下拿出一个大秤砣,猛砸鲍顺脑袋,鲍顺立刻仰面昏倒。

江玉叫进两个侄子,趁鲍顺昏迷,搜去他随身带的一百两黄金,将他抬出船舱扔进江里。不一会儿,万安挑着行李来到码头。他找不到主人的影子,以为主人去办其他事,就在渡口等候。等到快中午,还是不见主人回来,万安就四下打听,还是没主人消息,万安只得返回,对黄氏说:“不知主人从哪条路去了苏州,没有赶上,只得回来。”黄氏听完,心里有些不安,很是担心。

过了三四天,黄氏得知江玉回来了,便派人去打听鲍顺的消息。江玉说:“那天在渡口等鲍兄,等了半天,也不见他来,我就自己去了。”黄氏听说丈夫失踪,十分害怕。派人四处寻找。一连几天,也没有鲍顺的音讯。鲍成见父亲下落不明,心想:一定是万安害了父亲,不然那天他为什么不去苏州,自己回来?便写了状词,告到衙门。

知府王典接下了案子,审问万安。万安连呼冤枉,不肯承认杀人。鲍成说:“万安心肠恶毒,早有害主之心,我爹肯定是被他害死的。”王知府看了状词,也觉得有理,便对万安严刑拷打,可怜万安被屈打成招,被关到牢房里。第二天便由差役提到东京受审。

包公听完,皱了一下眉头,心想:这当中必有冤情,于是给万安撤去枷锁,关在监中。然后密派带刀护卫展昭到江州鲍家去查访,包公嘱咐展昭:“要是有人问起万安,就说他已被处死。”展昭领命去了。

江玉劫了鲍顺百两黄金,一夜之间成了大富之家。但他做贼心虚,常常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一天,江玉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神人对他说:“你抢劫鲍顺钱财并杀了他,使他的仆人万安为他抵命,以后将有个穿黑衣服的女人揭露此事,你要小心谨慎。”江玉从梦中惊醒,吓个半死,把神人的话牢记在心里。

果然有一天,有个穿黑衣衫的女人来买盐。江玉见了,急忙行礼,对她特别客气。女人说:“我与你不相识,为什么这么以礼相待?”江玉说:“难得娘子光顾。若要盐用,说一声,我让仆人给你送去,何必用钱买?”女人说:“我丈夫在渡口卖鱼,买盐是为腌鱼用。俗话说,无功不受禄。你不要钱,那我就到别处去买。”江玉听完,只得照价收钱,但是私下给她多称了许多盐。

女人刚要离开,江家的仆人周富端一盆脏水出来,一不小心,把脏水泼在女人身上。黑衣女人厉声斥骂。江玉马上赔罪道歉并叫人拿来十两银子,交给黑衣女人,那女人接了银子,十分气愤地走了。江玉很生气,叫人把周富拉到后院,绑在树上,狠狠打了一顿。打得周富浑身是血,江玉仍不解气,又下令饿周富两天。两天后,周富被放下来,连伤带饿,有气无力,整整躺了一天一夜不能动弹。

周富遭此毒打,怀恨在心。他找个机会悄悄来到鲍家,对黄氏说了江玉谋杀鲍顺之事。黄氏一听,恨得咬牙切齿,刚要去报告官府,此时展昭正好来到鲍家。展昭自称从东京来,路过此地,盘缠用完,来借几两银子作路费。黄氏问:“你从东京来,可知道万安犯罪入狱的事?”展昭说:“已经被处死。”黄氏听了,悲恸不止。展昭问她痛哭的原因,黄氏说:“谋杀我丈夫的罪犯已查明,不是万安,不该让万安偿命。”展昭听完,立刻亮明身份,并说万安未死,包公正在调查杀人凶手。黄氏听后大喜,并拿出十两银子,让展昭带周富连夜去东京见包公。

到了东京,周富向包公说了事情的经过,包公随即发令到江州,命捉拿江玉与他的两个侄子。江玉被拘审,有证人周富,无法抵赖,只得一一招供。包公判三人死罪,斩首示众。并没收江玉全部财产,赏给周富、万安每人一间店铺,其余归鲍家所有。鲍顺死后,鲍成仍终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家业衰破以后,鲍成什么也不会,连黄氏也奉养不起。后来鲍成犯了罪,被判入狱,使黄氏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万安念主旧恩,将黄氏接到自己家里,如同亲生母亲一样伺(ci)候她,并为她养老送终。

P8-14

序言

《包公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它作为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深的古典公案小说传诵至今。它丰富的故事性、充实的内容让广大读者爱不释手。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帮助读者了解这部公案小说,我们从中精选出故事24回,包括“案审天下篇”20回和“鬼神篇”4回,汇集成册,以飨广大读者。

本书配图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文字简明、通俗易懂,着力表现原著的思想内容、反映原著的艺术特色。小读者们只要细细品读,定能感受得到主人公包拯为官刚正清廉、不畏权贵的性格,更会惊叹于包青天“日理阳世、夜访阴司”的断案本事,甚至还可以学习包公敏锐的洞察力及反常的推理思维。

其中“画中有话”、“乌龟破案”、“真假太后”、“斩曹国舅”、“五鼠下凡”等精彩内容,让人过目难忘。可以说,它是青少年朋友们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桥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包公案/青少年最喜欢的传统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树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011002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5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