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特工档案(100年来世界上最著名的间谍事件全记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时移境迁,世界各国的绝密档案或因自然解密或因无意泄露,将曾经封藏多年的史实真相披露于世,神秘特工之真容也偶露一角。姜子钒编写的这本《世界特工档案:100年来世界上最著名的间谍事件全记录》精选出在谍海世界里影响重大的人物、组织与事件,以“特别行动”“妙手神偷”“惊天骗局”“情色陷阱”“秘密潜伏”“核战暗影”等六大板块式结构推出精彩图文,从不同视角勾勒出世界特工的多重形象。读者朋友们既可以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幕后真相,亦可以通过若干年前那一套套惊险诡绝的计策阴谋,一次次震惊世人的残酷搏杀,对特工与特工行动给予更为精准的认知。

内容推荐

过去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历次局部战争与冲突,几乎使全世界都硝烟弥漫。在前线,是各国士兵的浴血厮杀,而前线后方,则是那些身怀绝技的特工们的舞台,他们上演着一幕幕谎言、欺骗、潜伏、计中计、谍中谍的谍战好戏……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又将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姜子钒编写的《世界特工档案:100年来世界上最著名的间谍事件全记录》全面介绍了100年来著名的国际间谍事件,包括以色列摩萨德、苏联克格勃、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五处等著名谍报机构的重要行动,既有同盟国以尸体骗过希特勒的“肉馅计划”,又有和平年代特工瞒天过海窃取原子弹机密的超级行动,既有日本美女间谍东条枝子妄图以自己的尸体运回英国核潜艇情报的终极谍战,又有摩萨德特工全球追杀“黑九月”恐怖分子的复仇行动。

《世界特工档案:100年来世界上最著名的间谍事件全记录》图文并茂,全景记录100年来世界上最著名的间谍事件,为你抽丝剥茧职业间谍的历史真相和背后内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特别行动

 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佐尔格与“拉姆泽依”情报组/010

 冷面杀手斯塔申斯基的死亡游戏/017

 用电话唤回一架米格-21飞机——摩萨德策反伊拉克飞行员驾机叛逃事件/024

 为11名奥运选手复仇——以色列铲除“黑九月”恐怖分子/031

第二章 妙手神偷

 东方列车失窃案/041

 空空妙手盗走20枚原子弹——摩萨德成功实施“铅块行动”/047

 法国间谍偷天换日——将埃及大使馆变成阅览室/055

 诺亚方舟行动——从法国人眼皮底下偷走快艇/062

 当黑手伸向IBM——被破获的日本工业间谍案/068

第三章 惊天骗局

 声东击西的“肉馅计划”——用尸体骗过希特勒的完美计策/077

 制造悲剧的“北极行动”——吉斯克斯的疯狂报复/083

 疑云密布的“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前的幕后交锋/090

 借刀杀人的“离间之计”——德国削弱苏联军力的罪恶阴谋/097

第四章 情色陷阱

 玛塔·哈丽——刽子手不忍枪杀的美女间谍/107

 一吻夺命——犹太美女命阻细菌战/114

 “罗密欧”的爱情阴谋/121

 “高空皇后”与“女沙皇”的成败战/129

 间谍与反间谍的终级之战——“借尸还魂”对垒“开棺落泪”/136

第五章 秘密潜伏

 珍珠港边缘的“谍眼”——吉川猛夫曝光美国海军基地/145

 总理身旁的“鼹鼠”——冷战时期被曝光的纪尧姆间谍案/152

 绝密中心的“炸弹”——引起外交危机的埃姆斯间谍案/158

 情报部门的“钻石”——布莱克间谍案回顾/167

 伊莱·科恩——从王牌间谍到民族英雄/175

 登上军情六处高位的苏联“鼹鼠”——间谍王子菲尔比/183

第六章 核战暗影

 美国专家泄密核武计划/192

 透视导弹基地的“开罗之眼”/200

 “南瓜”爆炸的秘密——美国原子弹情报失窃始末/208

 高空镜头下的苏联导弹基地/216

 波特兰行动——矛头直指核潜艇之秘/224

试读章节

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佐尔格与“拉姆泽依” 情报组

如同一把锋锐的尖刀,佐尔格与他率领的“拉姆泽依”情报组不露锋芒地插入敌人心脏,在其核心地带活跃了10年左右,为苏联传递了无数件珍贵情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佐尔格拯救了苏联,为苏联在二战中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他本人因为间谍生涯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称为20世纪的“间谍巨星”,由他领导的“拉姆泽依”情报组也一时光耀东方。

利器初成 不露锋芒

佐尔格的父亲是德国技师,母亲是俄国公民,他3岁时就随父母迁居柏林。1914年,一战爆发,高中还没毕业的佐尔格参加了德国陆军。1924年,他受共产国际的委托,来到莫斯科共产国际总部筹备成立了谍报局,同时自己也秘密加入了苏联国籍。

佐尔格曾在中国上海进驻过一段时间,1933年他奉命返回莫斯科时,接受了苏军情报部四局局长别尔津下派的重要任务:以德国记者的身份去日本建立情报网,密切注视“9·18事变”后日本对苏联的政策,研究日本是否有进攻苏联的计划。

因为此前佐尔格已顺利取得德国护照,并加入了纳粹党和德国记者协会,是一位具有双重身份的高级间谍,所以这项任务除他之外别无第二人选。他本人当然也知道此番东去的重要性,所以在1933年9月6日,他到达“间谍之都”日本东京以后,很快就以德国《法兰克福时报》驻日记者的身份展开了活动。

佐尔格与其他间谍的不同之处在于:“从不把手伸向保险柜,保险柜却会向他敞开,机密材料也会自动送到办公桌上。”能做到这一点,必须取得对方的信任。他先是栖身于东京的“佐野”饭店,后来考虑到这里人员繁杂,遂换租了长崎街30号一幢单门独户、靠近德国大使馆的小屋。安定下来后,佐尔格开始将目光瞄准德国大使馆的武官尤金·奥特,因为奥特的本职工作就是搜集驻在国的情报。他拿着奥特曾经的密友、《每日展望》一位编辑的介绍信前去拜访,奥特当然大加欢迎。那时这位武官业绩平平,正为无法加官晋爵而愁眉不展,佐尔格到来后,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为《法兰克福报》撰写了很多观点精辟的文稿,奥特将这些文稿观点加入情报后拍往柏林,得到上峰的大加赞赏。此后,奥特一路官运亨通,直至后来被晋升为少将。

1933年底,德国新任驻日本大使迪克森的到来,更为佐尔格铺平了通往使馆的大道。这位大使曾在《每日展望》上见识过他的才华,印象很深。到任后迪克森又获悉:德国外交部对日本的政治状况作出的判断并非完全源自大使馆的例行报告,于是,便有意与佐尔格进行多次沟通。这样,佐尔格借助奥特与迪克森的特殊照顾,可以公开出入德国大使馆,俨然已成德国外交官的高级顾问。

1936年2月26日,日本发生了震动朝野的“2·26”兵变事件。当时,迪克森对此事毫无头绪,无法向德国汇报,而佐尔格却以记者身份摸清了来龙去脉,向《法兰克福时报》口述了题为《东京发生军事政变》的文章。这篇文章帮了迪克森的大忙,解了燃眉之急。佐尔格后来也在一份书面报告中称:“对于我这个想超过中等水平的德国记者来说,研究日本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成为在德国被认为是了解日本问题最深入透彻的记者。《法兰克福时报》编辑部一再对我表示感谢,说我的文章提高了它的声誉。也正是由于我的新闻记者声望,德国外交部才让我担任新闻专员的正式职务……”

这无疑是一次能够接触到日本与德国机密文件的良好契机,但佐尔格并未忽略自己的使命,他急需建立一支潜伏在敌人心脏的情报组。莫斯科为配合他的工作,派来了第一位前来接头的成员——化名永吉美芳的与得宫树。他的公开身份是位画家,在小组里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和扩大与军界的接触,同时注意收集、分析和研究日本国内的情况。

尾崎秀实曾是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他在中国时就与佐尔格建立了浓厚的友谊。当佐尔格派与得宫树找到尾崎寻求帮助时,这位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忠实拥护马克思主义的老朋友一口应承下来。他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有关日本政府、总参谋部和军务大臣计划的情报。

布朗科·伍盖利奇是小组第四位成员,其公开身份是法国《生活》和保加利亚《政治报》的特派记者,同时还是法国哈瓦斯通讯社驻东京的代表。佐尔格分配给他的任务是从各国驻东京的外国记者那里搜集有关日苏关系和远东问题前景的情报,并进行加工整理。

情报组起初还有位发报员贝恩哈德,但这位发报员技术一般,还时常酗酒,贪恋美色,在这里没待多久就被退回了莫斯科,改由一位叫马克斯·克拉乌岑的德国人接任。马克斯·克拉乌岑指法熟练,技艺精湛,在上海时就曾与佐尔格共事,这次他带着夫人一起加入,使情报组如虎添翼。

佐尔格本人的主要工作则是博得德国外交官的高度信任,通过大使馆获取各类绝密情报。在成功组建这支情报小组后,他将其命名为“拉姆泽依”。此后,佐尔格领导这支队伍在日本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间谍行动。

惩治叛徒 拯救国家

1938年,“拉姆泽依”情报组经过了第一次实战考验:当年5月,苏联远东军区陆军少将留希科夫越过中苏边境投靠日军。日本关东军将其押往东京,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很多重要情报。留希科夫当时是苏联负责军事情报事务的高级官员,掌握着苏联远东谍报通信密码与大量机密。此人一旦开口,后果难以预料,莫斯科方面急令佐尔格:尽一切可能掌握留希科夫的口供情况。

佐尔格立即前往德国大使馆打探消息。幸运的是,德国认为留希科夫的口供对柏林也很重要,所以建议德国政府派遣特别调查组到日本亲自审问留希科夫。日本方面为了表示德日友好,同意柏林派遣特别调查小组参加讯问。这份审讯报告长达数百页,刚刚送到德国大使馆就被佐尔格看到了。

事不宜迟,他很快就给莫斯科发回一封密码电报:“熊已被解剖,兽医掌握了它的神经脉络和五脏器官位置。”莫斯科当即明白,留希科夫已将苏军在远东的实力、编制、驻地情报及苏联远东谍报通信密码全部交给了日本人,于是马上调整兵力部署,更换苏联远东谍报网码,及时堵住了这一特大漏洞。

首战告捷,佐尔格率领的“拉姆泽依”情报组开始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情报力量:他本人竭尽所能,用各种德国关系网取得各种情报,尾崎秀实也成功跻身于日本政治主流社会,日本政府邀请他为中国问题顾问,可以自由出入政界要地;发报员马克斯·克拉乌岑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经常变换发报手法与联络地点,多次冒着被捕的危险侥幸逃脱……在各路情报汇总之后,佐尔格从不相信单方面信息,他在外发的每一份情报中都加入了自己的判断与分析,对日本、德国局势的发展,可能采取的对策与步骤都作了详细说明,使“拉姆泽依”情报组出手的全是成品。比如:从德国外交官特派信使施密特那里了解的“第三帝国”和日本的幕后外交;从亨克尔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哈克那里搜集到的关于《反共产国际条约》各个准备阶段的秘密消息;从柏林特派代表施塔马尔、赫里弗那里探听的“日德军事联盟协议”相关信息;从德军上校尼特马尔那里获得日本对中国和东南亚军事计划的秘密情报等等。

像是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拉姆泽依”情报组源源不断地送出无数份情报,其中最出色的还要属那份日军进攻苏联确切日期的绝密情报。当时的战争局势极为严峻:1939年9月1日,随着德军攻占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希特勒的闪电战术奏效,英法两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迫组织了史上有名的“敦克尔刻大撤退”。猖狂一时的希特勒下一个攻击对象是英国还是苏联?这个问题当时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斯大林也特别下令,尽快查明希特勒的真实意图以及日本的作战计划。 

接到命令后,佐尔格开始想方设法地从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1940年8月18日,他在德国大使馆与人闲聊时,赫然从对方口中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元首在10月份作战会议上,已经制订了袭击俄国的计划!”虽然这个消息还没有任何纸面资料能够证实,但佐尔格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他立即安排“拉姆泽依”小组向莫斯科发回了首次警报:“希特勒正在积极准备发动侵苏战争。”

遗憾的是,这份情报并未引起苏联的重视,佐尔格只得再去打探更为准确的消息。12月30日晚上,莫斯科又收到了“拉姆泽依”小组的第二份详细情报:“希特勒已经在苏联边境地区集中了80个精锐师。德军制订了‘巴巴罗沙计划’,预定沿哈尔科夫—莫斯科—列宁格勒一线发动进攻,计划在6个星期到2个月内占领苏联!”这份宝贵的情报使苏联不得不提高警惕,终于开始着手准备军力布防。

到了1941年5月底,佐尔格获得另一个更让人震惊的消息:德国驻日大使馆的陆军副武官肖尔中校晋升为德国驻泰国大使馆武官,临行前向佐尔格透露——德国准备于6月20日,或许推迟两三天进攻苏联,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预计在两个月内即可歼灭苏联抵抗力量,逼苏联政府屈服。同时计划在冬季来临之前进军西伯利亚,与日军会师。

“拉姆泽依”情报组不敢有丝毫拖延,迅速向苏联发送密电:“希特勒计划在今年6月底进攻苏联。”但这份情报并没有引起苏联军方的足够重视,收不到回电的佐尔格心急如焚。5月30日深夜,他又获知:两天前希特勒亲自接见了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正式通知日本,德国将于6月22日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于是,“拉姆泽依”情报组的另一份加急密电又随即拍出:“十万火急!战争将于1941年6月22日爆发。”

时间一天天过去,6月13日,总部终于回电了,但这份回电内容对此事充满了怀疑。佐尔格气恼地当即再次口授电文:“再次重复,由150个师组成的德国9个集团军,将于6月22日发动进攻。”9天之后,苏德战争终以苏军惨败拉开了序幕,近百万苏军命丧德国法西斯的屠刀之下。

经此一劫后,苏联政府这才对“拉姆泽依”情报小组深信不疑。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莫斯科再下急令:“拉姆泽依”小组需尽快摸清日本对苏态度和近期的军事计划。由于前期频繁向苏军发出警报,“拉姆泽依”小组此时已被纳入日军的重点侦察范围。整个东京的反间谍机关都投入了搜索行动,安装着无线电测向定位仪的汽车到处巡查,便衣特务布满角落。佐尔格接到苏联密令后,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只能冒险行动。令人高兴的是,尾崎秀实借助政界名流的身份,从日本首相的私人顾问团里打探到准确消息,并转达给了佐尔格:第一,御前会议已最后决定南下战略;第二,如果10月下旬美日谈判达不成协议,日本将对美宣战;第三,“大津”计划和“关特”演习将推迟,海军准备向南进发。

9月15日,在日军的严密搜索中,以佐尔格为首的“拉姆泽依”情报组发出了最后一份密电:“今冬之前,日将暂不攻苏,将对美作战。但军队仍留满洲,若苏战败,则可能明春进兵西伯利亚。”这份难以估价的珍贵情报让苏联立即改变战略部署:斯大林得知日本近期无意侵苏,遂将远东地区半数以上的苏军调往西线的欧洲战场,遏止住长驱东进的德军。

一份情报能拯救一个国家,也能引来灭顶之灾。就在苏联紧急调兵之时,日军反间谍机关也找到了他们,“拉姆泽依”情报小组终于结束了它的光荣使命。

1944年11月7日,就在成千上万的苏联人涌向红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这一天,佐尔格——这位曾经拯救国家于危急之中的间谍奇才、伟大英雄走向了绞刑架,他所率领的“拉姆泽依”情报小组——这支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利器也就此收刀入鞘,渐隐锋芒。

P10-16

序言

所谓特工,简言之,就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人。他们一般经历过外语、心理学、格斗、风土人情、追踪与反追踪、建立并管理情报网等专业训练,被指派的特殊任务主要有秘密潜伏、监听监控、窃取情报、狙击案犯、暗杀绑架等高危任务。古往今来,随着历史变迁,他们的名字也屡有更换,特工、特务、间谍、卧底、密探、细作、鼹鼠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被冠以何名,这一活跃在暗影之中的神秘群体却始终在几千年的纷纭战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各部落、氏族在相互交战中即使用一些低级的、用于进攻与防御的谋略和手段。到了奴隶社会时期,特工行动开始载人史册,中国的第一起特工行动是4000年前“始于夏之少康”时期的“女艾杀浇”,古希腊神话中讲述3000年前的“特洛伊木马”则是西方特工行动的起始。在2000多年前,兵圣孙子又撰著了“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一书,将如何搜集情报的方法收纳其中,构建起世界上最早的谍战理论。

此间从事的特工行动虽然历史悠久,但职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而且行动范围也比较狭窄,涉及领域非常有限。至人类进入20世纪后,这项世界上第二种最古老的职业才得以充分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各国的情报网开始初现端倪,特工行动进入系统化、职业化阶段。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为了全力对敌纳粹德国与日本法西斯,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组建成立各大情报机构:苏联克格勃KGB,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中情局cIA,英国军情五处M15、军情六处M16,法国情报总局粉墨登场,大批特工开始出现,逐渐渗透至敌国的各个角落或核心,他们或以高智商技能与超人胆略,或窃取情报、刺探作战计划;或发送虚假信息扰乱对方军心瓦解内部;或策反敌国将领临阵倒戈改变战争态势……在刀光剑影的背后,在战火硝烟的背后,演绎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片断,制造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二战结束后,长达近50年的冷战时期到来。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强劲对手,战争的阴影继续笼罩着全球。随着第一批情报机构的发展、壮大,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色列摩萨德等后起之秀又相继迭起。顿时,在战争废墟上刚刚站成风景的各大情报机构再次陷入一场大规模的明争暗斗中:克格勃将5位特工组成的间谍网布于英国海防基地波特兰;“高空皇后”与“女沙皇”发起成败战;法国间谍将埃及大使馆变成阅览室,再将高空摄影机对准苏联导弹基地;摩萨德施展空空妙手盗走20枚原子弹与5艘快艇,用一个电话策反了伊拉克主力战机米格-21驾驶员驾机叛逃,为11名奥运选手复仇又发起铲除黑九月恐怖分子行动……一段段谍战史实精彩纷呈,一个个顶级特工纷涌而出:他们中有难回故土的民族英雄伊莱·科恩,有功成身退的间谍王子菲尔比,有位高权重的“鼹鼠”纪尧姆,有陷入钱色的“炸弹”埃姆斯,还有镶嵌在情报部门的“钻石”布莱克,透视埃及导弹基地的“开罗之眼”洛茨……后人很难准确评定当时特定环境下每一位特工的是非功过,也许他们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完成使命,为世界谍战书写并不只属于自己的传奇。

1991年,随着苏联的正式解体,后冷战时期到来。地区动乱、恐怖活动、武装冲突、局部战争等现象此起彼伏,特别是因为某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国际形势仍然动荡多变,特工肩负的特殊使命更为复杂,涉及的领域也再次扩大,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包括工商企业、公司财团等大中型个体机构均可能成为他们的行动目标。这即是说,不管是战争到来时,还是转身时、远离时,特工的身影总会闪现于每个角落,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行动,他们的存在与否永远不会为战争所左右。

时移境迁,世界各国的绝密档案或因自然解密或因无意泄露,将曾经封藏多年的史实真相披露于世,神秘特工之真容也偶露一角。本书精选出在谍海世界里影响重大的人物、组织与事件,以“特别行动”“妙手神偷”“惊天骗局”“情色陷阱”“秘密潜伏”“核战暗影”等六大板块式结构推出精彩图文,从不同视角勾勒出世界特工的多重形象。读者朋友们既可以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幕后真相,亦可以通过若干年前那一套套惊险诡绝的计策阴谋,一次次震惊世人的残酷搏杀,对特工与特工行动给予更为精准的认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特工档案(100年来世界上最著名的间谍事件全记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子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14956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52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