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烟雨莽苍苍--中共五大全景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波诡云谲,险象环生,“六龄幼童”何以应对?

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历史真相能否还原?

全景扫描,细节刻画,用解密档案告诉您一个真实的中共五大——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重要环节。

《烟雨莽苍苍--中共五大全景录》(作者方城)以一种全景扫描、细节刻画的生动描述,用解密档案的方式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共五大——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重要环节。

内容推荐

《烟雨莽苍苍--中共五大全景录》以一种全景扫描、细节刻画的生动描述,用解密档案的方式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共五大——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尤为可贵的是,《烟雨莽苍苍--中共五大全景录》作者方城在致力于展示历史过程、揭示历史本质的同时,还在致力于挖掘历史的审美内涵,并且通过文体的创造表现历史的美学物质。

目录

序章艰难起步

第一章 高潮与危机——中共五大的背景

革命洪流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

武汉:大革命后期的全国革命中心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二期北伐宣告“西北学说”破产

第二章 主动与主导——中共五大的筹备

蔡和森的建议遭到共产国际否定

斯大林在莫斯科遥控指挥

共产国际代表在中国越俎代庖

全党讨论共产国际决议加紧筹备五大

最新考证的数据挑战传统说法

武昌第一小学和汉口黄陂会馆

第三章 公开与秘密——中共五大的经过

史无前例:嘉宾云集的大会开幕式

身着长衫的陈独秀俨然回到大学讲台

瞿秋白之问:“第三国际还是第零国际?”

毛泽东的考察报告刚发二十几本就被勒令收回

一唱一和:罗易和汪精卫成了这天大会的主角

几十位代表发言与九个决议案通过

遭到严厉批评的陈独秀依然当选中央总书记

第四章 贡献与局限——中共五大的成果

激烈碰撞:君子动口不动手

后来的中共五大书记有四位在五大进入中央

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把指向自己的利剑

挽救大革命: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六龄幼童:谁能借我一双慧眼?

第五章 应变与转折——中共在五大后的奋斗

“五人临时中央”上台与陈独秀离职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分共”

周恩来匆匆赶到南昌领导武装起义

鲍罗廷和瞿秋白上庐山“避暑”

8月7日:决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命运的紧急会议

武装起义——毛泽东率部走上井冈山

尾章走向辉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二七惨案使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受失败,使全国革命运动遭受挫折,形势迫切要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革命继续推向前进。中共三大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这时,全国已有420余名党员。经各地推选,共产生40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是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莲、项德隆(项英)、罗章龙、邓培、张连光、徐梅坤、张国焘、张德惠、王仲一、陈福涛(陈为人)、刘天章、何孟雄、孙云鹏、王俊、高君宇、沈茂坤、金佛庄、于树德、王用章、林育南、恽代英、陈潭秋、陈天、李立三、杨德甫、向警予、袁达时、冯菊坡、刘尔崧、阮啸仙、张太雷、瞿秋白、刘仁静,还有一名代表难以确定。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会议。

中共三大由陈独秀主持。1923年6月12日上午,陈独秀作主旨报告。陈独秀的报告肯定了中共二大以来党的工作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个别中央委员提出批评意见”。他说:“陈独秀由于对时局的看法不清楚,再加上他很容易激动,犯了很多错误。张国焘同志毫无疑问对党是忠实的,但是思想非常狭隘,所以犯了很多错误。他在党内组织小集团,是个重大的错误。”

这天下午,马林报告国际形势和国际工人运动情况。13日,讨论陈独秀的报告。14、15日,各地代表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瞿秋白介绍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情况,陈潭秋报告二七惨案经过,孙云鹏报告京汉铁路大罢工被捕工人救济工作,徐梅坤、毛泽东就农运工作发言。之后,转入对国共合作问题的讨论。

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解决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中共二大曾提出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作,是平行关系。这个主张孙中山没有接受。后来,尽管共产国际多次明确指示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中共党内却始终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在中共三大讨论这个问题时,仍然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虽然最后认识没有完全统一,大会仍以21票赞成、16票反对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这个议决案指出:“在被国际帝国主义压迫之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只有实现国民革命对帝国主义以有力的打击,是他在世界的革命之工作中所应尽的职务。”“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的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代理人……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然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同时,“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的通过,表明中共三大作出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国民革命的正确判断,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致力于国民革命运动,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第一次战略转变。同时,确定了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实行国共合作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的策略,开统一战线之先河,启动了不断探索、研究、完善统一战线政策,解决统一战线问题的历史进程。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曾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医生出身的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中国共产党要致力于国民革命,必须同国民党合作;而孙中山和国民党当时能够接受的唯一合作形式又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三大的决策无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  此外,中共三大还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通过了《关于第三国际第四次大会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劳动运动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关于党员的决议案》、《青年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其中几个关于党的建设的文件,在党的建设特别是组织建设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第一次用法规条文形式对中央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作出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对二大制定的党章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各项制度。

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为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罗章龙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按照《组织法》规定,中央局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可见,这一职位并不等同于秘书长,而是相当于后来设中央主席时的总书记。毛泽东第一次进人中央核心领导层,在事实上成为中共中央的“二把手”。

6月30日,大会的最后一天,全体代表来到黄花岗烈士陵园,由瞿秋白、张太雷教唱《国际歌》。在“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雄壮歌声中,中共三大胜利闭幕,从而开创了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高唱《国际歌》的先例。

按照惯例,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本来应该在三大闭幕一年后,也就是1924年召开,实际却推迟半年多,在1925年才举行。其实,早在1924年8月,中共中央就致函各地党组织,要求做好召开四大的准备。9月,又正式发出通知,决定11月开会。可是,后来为等待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大会,又将原定11月15日开会的日期改为12月20日,最后实际推迟到1925年1月。P9-11

序言

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文物局和中共湖北省委、中共武汉市委在武汉联合召开“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纪念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召开80周年学术研讨会”。此前,我因为日程排得很满,人也不在北京,没有写文章与会。具体策划这次研讨会的方城同志两次给我家里打电话,望我无论如何回湖北一趟,参加会议并作主题学术报告。家乡的事要支持,这使我无话可言了。谁要我是湖北游子呢?故乡人这样诚挚邀请,我无法婉拒,只好“临时抱佛脚”赶回,凭着几年前主持编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时的一些想法,以《从党的五大到八七会议——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次转折》为题,讲了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

本书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可读性。一次会议,能够写成这个样子,确实是费了工夫的。可以看出,作者在致力于展示历史过程、揭示历史本质的同时,还在致力于挖掘历史的审美内涵,并且通过文体的创造表现历史的美学特质。所以,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得到的不仅有知识的营养、思想的启迪,还有审美的享受。所谓可读性,也就由此而产生了。我想,这与方城同志是学文学的、曾经创作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是分不开的。

记得1997年,在东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编修第一次座谈会上,方城同志在谈到中共历史是什么的时候,就提出大历史中的中共历史、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中共历史、作为审美对象的中共历史的观点,主张研究和表述中共历史,要将其放在大历史的背景中,以人的活动为中心,注重对其审美内涵的挖掘和表现,当场得到张静如先生的赞赏。此前此后,他都在努力实践这种主张,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本书就具有这样的风格。据说出版社编辑之所以约请方城同志写这本书,就是看上了他的这种风格。

如此全景式详细描述中共五大的作品,似乎还不多见。近年来,中共五大的研究虽有进展,但仍很薄弱。可以预料,本书的出版,将对中共五大乃至整个中共历史的研究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为序。

2011年3月于北京

(作者系著名中共党史学家、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

后记

去年11月份,湖北人民出版社赖洁玉编审和综合编辑室主任马骏编辑依照省委宣传部谢双林处长的建议,要我写一本全景式描述中共五大的书,作为向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的献礼,并要求在2011年2月底交稿。我当时手头有几部稿子在赶写,还有讲课、陈列展览等其他的事,已经压得喘不过气来,便要他们另请高手,可他们无论如何要我承担,因为他们知道我参加过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大纲设计,还因为他们看过我写的东西,要的就是我的那种风格。盛情难却,只得勉为其难。但是,要在短短三个月内拿出十几万字的稿子,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是不行的。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原馆长周斌研究员,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原馆长赵晓林研究员,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宋健研究员,武汉晴川阁管理处主任、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原副馆长万琳研究员,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列部副主任王谦研究员。他们分别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大纲设计或资料征编、研究讨论工作。

……

由于时间紧迫、资料不足,加之作者能力水平所限,本书仍存诸多遗憾,尚望方家及读者朋友不吝赐正。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方城

2011年6月于武昌水果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烟雨莽苍苍--中共五大全景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68444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20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