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白屋文话》颂白话文为人话文,斥文言文为鬼话文,用“犀利的批评眼,明畅的文句,充满著咄咄逼人的气势”的文字,“痛快淋漓”“爽爽快快从人话文和鬼话文的判别上立论”。其曾在《复旦周刊》上分期发表过,也在《黎明周刊》上重刊过一小部分,当时引起了不少的影响。胡适先生称誉“刘大白先生是痛恨死文学而提倡活文学的一个急先锋”,徐蔚南先生也评价本书“是给那所谓文言文打了最后一声的丧钟了”。
| 图书 | 白屋文话/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白屋文话》颂白话文为人话文,斥文言文为鬼话文,用“犀利的批评眼,明畅的文句,充满著咄咄逼人的气势”的文字,“痛快淋漓”“爽爽快快从人话文和鬼话文的判别上立论”。其曾在《复旦周刊》上分期发表过,也在《黎明周刊》上重刊过一小部分,当时引起了不少的影响。胡适先生称誉“刘大白先生是痛恨死文学而提倡活文学的一个急先锋”,徐蔚南先生也评价本书“是给那所谓文言文打了最后一声的丧钟了”。 目录 一 革掉文言文底头衔 二 研究鬼话文 三 蓝青鬼话底一代不如一代 四 古活死人底蓝青鬼话观 五 时间上的准外国话 六 偷旧材料造新房子的鬼话文 七 桐城派鬼话文合八股文的关系 八 检书换易法的鬼话文作法秘诀 九 “不成话”的律体鬼话文 十 不出鬼门关的散体鬼话文运动 十一 鬼话文家是反常的疯子 十二 律体鬼话文底用处 十三 “跟著二鞑子吃螺蛳”的用典 十四 鬼话文政策底由来和存在 十五 鬼话文底妙用之 十六 打破活死人们最后的一道防线 十七 人话文是最无聊的吗? 十八 对付鬼话文的态度 附录 一 告怀疑于第三中大令小学校勿用古话文的潘光旦君 二 文腔革命和国民革命底关系 三 代五千万以上的学龄儿童感谢全国教育会议 四 致蔚南论编辑中学国文教科书的信 序跋 一 徐序 二 胡跋 三 自序一 四 自序二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白屋文话/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大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1910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0 |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6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南 |
| 长 | 225 |
| 宽 | 150 |
| 高 | 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