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编著的《人生的马拉松》内容简介:人生像一场马拉松赛跑,有耐力、能支持到最后的就是成功者;中途脱队、倒下都不行。只要我们有恒心达到目标,比别人慢没有关系,到终点时一样会有人为我们鼓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图书 | 人生的马拉松/星云日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编著的《人生的马拉松》内容简介:人生像一场马拉松赛跑,有耐力、能支持到最后的就是成功者;中途脱队、倒下都不行。只要我们有恒心达到目标,比别人慢没有关系,到终点时一样会有人为我们鼓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内容推荐 星云大师编著的《人生的马拉松》内容介绍: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这是一份特别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人生的马拉松》,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目录 自 序星云 真言真语 王清峰 一句话(1994年7月1日-7月15日) 人生的马拉松(1994年7月16日-7月31日) 有承担才有进步(1994年8月1日-8月15日) 新气象(1994年8月16日-8月31日) 编辑后记 试读章节 七月一日星期五 上午,应王艾伦和旅美中国美术家协会之邀,与吴伯雄先生、旅美中国画家访问团团长丁绍光、文化推展协会理事长李宗慧和台湾艺术馆馆长张俊杰,为今天起在中正艺廊展出的盛大联展主持剪彩仪式。 这次展出的主要是丁绍光、郭选昌、何能、姜旗、杨越、马骁、简繁、赵宏、左夫、官其格、杨知行等人的作品,幅幅精彩,引人人胜。尤其是开创云南画派的世界著名华人画家丁绍光,他以中国民间生活为题材,运用强烈对比色泽的精细描绘风格,呈现无比的装饰之美。其他的作品有的造型夸张、有的笔触大胆、有的创意十足、有的抽象寓意、有的风格不凡,多姿多彩,各有特色。 致辞中,承蒙吴伯雄先生对我的赞美,说我是一位文化艺术的有力推动者,并以开阔的心胸、远大的目光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而努力。最近,我每至一地,出席各种宴会、场合,几乎主要贵宾的致辞都是在赞叹我。像章金生画展、佛教艺术展、高雄市长的宴会、基隆女子高中的讲演,甚至黄益三公子的佛化婚礼等等,到场的贵宾都对我赞不绝口。我除了感谢之外,不免觉得连佛化婚礼也是以我为主题在谈论,令人有点啼笑皆非。 数月前,本山信徒总代表陈履安先生曾一再向我提起,希望能参访佛光山别分院,了解各寺的历史与创建的因缘。为了这次环岛参访,我一直计划安排,终于在七月一日、二日、三日抽出三天的空档,展开了意义深远的弘法修行之旅。 三天的参访行程大致如下—— 第一天:仁爱之家、圆明寺、雷音寺、黄英吉校长家、花莲女中、光复糖厂。 第二天:玉里镇公所、台东禅净中心、小港讲堂、普贤寺。 第三天:台南讲堂、福国寺、慧慈寺、新营讲堂、员林讲堂、彰化讲堂、头份禅净中心、新竹法宝寺、桃园讲堂。 画展剪彩仪式后,我们就由台北出发,中午十二时半,到达了参访的第一站——宜兰仁爱之家。 仁爱之家经过依融、绍觉二人的悉心规划,设备环境越来越完善,新建的大雄宝殿雄伟壮观。气派非凡。跨进大门,大殿中撞钟擂鼓,老信徒杨梓滨、林清志、张肇、郭成昌、张清标、林秀美、李朝树、林朝来、黄金旺等人列队欢迎。稍作休息,用过宜兰的名产焖花生、糕点、莲雾等小吃,随即前往第二站——圆明寺。 在圆明寺礼佛、用餐后,我们到了熟悉而令人怀念的雷音寺。宜兰县长游锡堃、市长林建荣、县党部执行长郭钦、叶英杰及信众三百余人均在大门口恭候迎接。从亲切的问候和热诚的笑脸中,我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的老家。与信众简短谈话后,下午三时,开始向东部前进。 沿途,经过蜿蜒曲折的苏花公路,看见海面平滑得像一块丝绸,在天空的映射下闪闪发光,我闻着海面飘来清新潮湿的空气,精神顿时清爽了许多。车子又在长满苍松翠柏的山坡上慢慢地滑行,一边群山叠翠,峰峦起伏,另一边碧光倒影,水天一色,又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下午六时许,抵达花莲四维高中黄英吉校长府上。黄校长平常称学生为爱徒,他也喜欢我直呼他爱徒。在客厅的正中央,他挂了蒋经国与李登辉先生的照片,自从他学佛后,便将我的相片放在两位先生的中间。此外,黄校长也非常珍惜与佛光会或本山有关的东西,举凡佛光会理事证书、佛学会考花莲区主任委员的聘书、佛光山寄给他的贺卡、他参加活动所挂的名牌、纪念章……点点滴滴他都将之整齐地置放在客厅的玻璃橱柜里,黄校长惜缘用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表达对陈履安先生莅临花莲的最高敬意,黄校长特地发动了全校老师来欢迎接待,同时也邀请了花莲县长王庆丰、国民党花莲县党部主委李培生、前花莲县长吴国栋、省府顾问俞传旺、高等法院院长金钦公、地方法院院长李文成、省立花莲医院院长邹永宏、前院长王英俊、花莲警察局长张琪、空军东部指挥官陈盛文、花莲女中校长杨宝琴等人一同参加晚上的欢迎晚宴。 席问,空军陈指挥官说,花莲有三好:一风景好、二空气好、三人情好。王县长接着又补充道,没有来过花莲的人想来,来过花莲的人想再来,现住花莲的人不想离开。 的确,花莲是个可爱的地方。像花莲女中,特地为我和陈履安先生讲演的会场安装了冷气,远近的居民闻讯也统统赶来聆听佛法。晚上七时三十分,我、陈履安先生和孙春华老师三人分别以“快乐在哪里”、“开发自己的心”、“修学菩萨行”与三千多位花莲的听众结下了一次殊胜难得的法缘。 晚,宿于光复糖厂。P13-17 序言 我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写日记。但因那时生活艰苦,纸笔不周,只有将一些人事、新知、杂感、生活等记于脑海中。 一九四九年我初来台湾,最初几年曾写了二十多本约两百多万字的日记。后来自己翻阅时,发觉日记中尽是写些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写到自己也是一副愤世嫉俗的丑陋面目。因此,在一九五二年的元旦,我重新在一本日记簿上写道:“我,是自私的;我,是丑陋的;自赞毁他,妄自议论,实在是人类的劣根性。”写完,我就将二十多本日记付之一炬了。 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到有点可惜,因为日记是一个人生活的痕迹,是一个人成长的写照,是一个人经验的记载,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假如那些日记至今还保存着,或者从那时起我一直将日记写到今天,相信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有关人事、生活、知识方面的往事可以追忆,不管好与不好,我相信一定可作为做人处事的龟鉴。 一九六三年,我参加“中国佛教会”访问团到亚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由于行程紧凑,我就在飞机、火车、渡轮上,甚至有时没有桌子,如在印度天气太热,还趴伏在地面上,写了八十天的日记,每天写好后,要赶在《觉世》旬刊上发表,后来并将之定名“海天游踪”,交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想不到却因为内容涉及一些对佛教人士的看法,因而引起不少风波。之后,我又至印度朝圣多次,对于佛国当初值得记述的事迹,并没有留下雪泥鸿爪而深感可惜。 一九六七年,我开始创建佛光山,最初在《觉世》旬刊上发表每天大事记,约数年之久,后因凤山张致良居士认为太过把人事公开报导,故而反对刊出,从此,我对开山时的心情经过未能留下丝毫痕迹,至今回忆,也觉得不无遗憾。 直至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组织了“国际佛教促进会大陆弘法团”到大陆探亲弘法,当时台湾各大日报纷纷邀我写访问日记,可能是因为事情太过繁忙,加上许多敏感问题,实在不易着笔。只有一一婉谢。虽然没有将日记在报纸上发表,但是我仍然写了三十天的日记,后因飞机输送行李时的失误,在大陆所买的书籍和那些珍贵的纪念品,甚至日记统统都遗失了,至今还不晓得流落何方,也许数百年后有人发现到的时候,说不定是一桩历史公案哩! 是一九八九年的七月吧,我为了顾念《普门》杂志的发行量,对其聊尽一点心意,便自告奋勇地向主其事的依空、永芸提供日记给他们发表,从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迄今四年,未曾间断。这些日子,我将自己个人的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一切皆公诸于读者之前。只是我的日记挂一漏万,没有真正顾及到生活方面,像有很多书信、谈话、友谊、计划,并没有记录下来,工作、演讲等内容,也由于篇幅的局限,没有完整地详录。尤其是对事情的看法、内心的感受,自觉表达得很不完全。 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负责笔录日记的永庄,四年来他最辛苦,尤其因为他没有跟我讲话的习惯,也没有问过我日记要怎样写,或许由于他不讲话的缘故,我也没有特意告诉他我的一些看法。所以,他无法确实地了解我心中的体会,唯有待日记写好后,我在字里行间补上几句就草率地完成。 这本日记除了永庄之外,曾经为我代笔过的有慈惠、慈容、依空、慧军、永妙、满果、依日、依筏、依门、依宏、依晟、永贤、永均、永芸、慧传、满义、永海、满和、永有、依益、觉幻和李仁玉等人,他们有的为我写过一月半月,也有的只写了一天两天,无论记录的多与寡,我仍然要向这些徒众表示感谢,因为有他们,才没有让我的日记在四年里中断过。 有人说,在我的日记中并没有常常看见我读书:也有人说,读我的日记,很少看到我吃饭修行。也甚少叙述我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只见我坐飞机,并没有提及我去买票,只听闻我每天去某个地方,并没有说谁替我开车……事实上,天天要做的事情,常常要做的事情,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 也有人问我:日记是什么?我想了想,觉得日记有时候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自照;有时候日记是一个知己,可以尽情地向他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有时候日记是一张功过表,上面记下了我们处世的对与错:又有的时候日记是一部成长史,留下了成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有时候会觉得日记是一个百味坛,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此外,也有许多读者致电来函,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像每次日记发表后,都会看到读者的热烈回响:有的赞美我为法忘躯、为教牺牲奉献,也有的说我的日记犹如一帖清凉剂,熄灭了都市里的喧哗和红尘中的纷争;有的说日记好像一盏明灯,为大家学佛的道路指引方向,更有的说日记好比一朵美丽的鲜花,吐露清香怡人的芬芳……若要真的问我对日记的看法。我则觉得日记是我随心自作、随性自遣的生活小品。 感谢很多人写了阅读“星云日记”的感言,如:“《中央日报》”社长石永贵先生、胡志强先生、作家尹雪曼先生、薇薇夫人等。有的人说我的日记有教育性的内容,有的人说有跟随我弘游天下的感觉,但我自己并不满意,因为文字并不十分流畅,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十分深入,尤其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上下关系及诗词古句,我都记不清出处,除感谢外,在此也顺便说声歉意。 现在,《普门》要将我这四年来的日记发行单行本,到一九九二年止,总计有二十册之多(编者注:《星云日记》共四十四册,此序作于前二十册出版时),感谢三宝的加持,和所有亲友信徒的因缘,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这本日记。 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开山寮 后记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12岁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选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师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会。星云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祖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已在大陆出版8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最初陆续刊登于《普门》杂志“星云日记”专栏,后结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两次出版,共计44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此次岳麓书社出版《星云日记》,分三辑先后推出,第一辑收第1册至第15册,第二辑收第16册至第30册,第三辑收第31册至第44册。各册书名不变,对原版编排格式作了简要调整,极个别文字作了删节处理。此次出版除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外,对有些不便大陆读者阅读的词语用法也作了改订,如原版中“计画”“规画”改为“计划”“规划”,“连络”“连系”改为“联络”“联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径改,不出校记。但原版中专名(人名、地名等)之译名,无论常见或稀见,皆一仍其旧,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为避免转译之误也,读者诸君明鉴。 台湾某些与大陆名称相同的大学或文化事业机构,或其他容易产生歧义误解的机构名称等,加引号表述,如台湾“中山大学”“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涵盖全国性称谓的报刊名称,加引号表述,如“《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生的马拉松/星云日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星云大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8002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6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9.92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