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受尊敬的作家史铁生逝世两周年,夫人陈希米深情怀念催人泪下。
陈希米首次出书,写下他们相濡以沫的心路,他们淡泊又无比丰富的生活。人生经由“年轻时痛苦万分”,走到“成熟之年里甘之如饴”,再到“终于可以告慰,终于平安”。
何谓灵魂伴侣?何谓完全敞开、毫无保留的爱情?翻开这本《让“死”活下去》,就能找到答案。陈希米历尽煎熬奉献给生命的礼物,值得每个人倾听的生死、爱情、信仰之问。
图书 | 让死活下去(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最受尊敬的作家史铁生逝世两周年,夫人陈希米深情怀念催人泪下。 陈希米首次出书,写下他们相濡以沫的心路,他们淡泊又无比丰富的生活。人生经由“年轻时痛苦万分”,走到“成熟之年里甘之如饴”,再到“终于可以告慰,终于平安”。 何谓灵魂伴侣?何谓完全敞开、毫无保留的爱情?翻开这本《让“死”活下去》,就能找到答案。陈希米历尽煎熬奉献给生命的礼物,值得每个人倾听的生死、爱情、信仰之问。 内容推荐 《让“死”活下去》这是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怀念散文集。 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无边的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无际绝顶,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 《让“死”活下去》独特的书写方式,感人的心灵絮语。这是陈希米发自内心的私语,而史铁生始终是个缺席的在场者,他依然是妻子心目中实实在在的一个对话者,倾听者。 在她真挚优美的文字中,关于生死、爱情、诚实、孤独、时间、永恒、生存意义等追思时时闪烁在字里行间,散发出炫目的智慧之光。 试读章节 你死了。你死以后发生的事情你会知道吗?朋友开过玩笑,说是你们俩没有过婚礼,六十岁上过一个隆重的生日,请好多好多人,要是像现在人家婚礼收份子钱,那得收多少?这种胡说八道,竟然…… 你的六十岁生日,竟是葬礼! 你知道吗?你来了吗?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甚至没有比别人更痛苦,只是忙碌,把你搁在一边。就像你还在一样,我凭着习惯,许多事也没有多想,就说了,就做了。现在想来,真是很危险,要是做错了什么,真是不可挽回。真要感谢陈雷,要不是他坚持,我快要撑不住了,就要妥协了。是他说,我们要坚决按照你的意愿办,你那么不喜欢遗体告别,那我们就坚决不搞。幸好,我们真的没有搞遗体告别(我们俩多少次在电视里看见那样的遗体告别,每看见一次就说一次:我们不要!),没有哀乐,今后,也将没有墓地。幸好,应该没有大错。是我们自己办的,是我们俩和朋友们,朋友们一起帮忙办的。我想你肯定愿意这样。也有朋友抱怨有官员来,说长长的官话,并为此半途离开。我仔细想,若是你在,你也不会拒绝“官员”,你是一个“老好人”,不是原则问题,你不会拒绝,何况他们是真心,我相信,这就足够了。你知道吗?你看见了吗?好多好多老朋友老同学都来了,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朝阳医院的大夫和护士们也来了,还有好多素不相识的读者,有比你年老许多的长者,也有年轻的新朋友……还有的远道而来……我将来慢慢数给你听。柳青给你订了一个巨大的蛋糕,铁凝给你拎来一大筐新鲜樱桃,曹谷溪还给你带来了陕北延河的泥土和水…… 一个优雅的葬礼,一个不同凡响的生日聚会……你说过,你早已经死过多回,并必将以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你来了吗? 我像一个模仿激情的青年,去了地坛。我没有别的方式,我不知道我做些什么才能与你相关。虽然地坛不再荒芜,不再宁静,可那些大树还在,那些曾经长久地陪伴过你的大树还在,在初春的阳光里,安静从容。我仿佛看见你的身影,你开着电动轮椅一个人远远跑在前面,悠然得意,一会儿又迅速地转回来,告诉落在后面的我们,哪里又添了篱墙,哪里又铺了砖路…… 在还没有搬家的时候,傍晚,我们也还是去地坛。你让我和一棵又一棵古树合影,告诉我从前这里的样子,我们慢慢地在这院子里走,心中平安如馨。你看照片上的我们,有初夏的阳光从后面过来,从西边,那差不多是夕阳了,你的那辆破车现在也不知去了哪里,那时候你还能自己上电瓶车呢。照片上的我,简直年轻极了,有人说我像你女儿,你有这么老吗?!那差不多是二十年前,二十一年前吧。那会儿刘瑞虎还没出国呢。这照片,很可能就是他照的。 一个念头又一次油然升起:我想把你的骨灰埋在地坛。没有碑,也没有墓志铭,没有痕迹,也不要什么人知道。那些大树,一直就这样坦然和安静,这样从容地走过无数个酷暑和寒冬,目睹人间的惨烈和无知。它们会活很久很久,几乎会永远活下去,它们或许不懂得什么是死,它们不知道你已经死了,它们只顾自己慢慢地活着;也或许它们什么都知道,只是认为什么都不必说出来。对人间发生的一切,它们从来不动声色。它们只是默默地和你在一起,永远在一起。你肯定喜欢这样的方式,真正的朋友的方式。 也或许,我们再去普林斯顿,去那片有萤火虫的草地,在草丛里埋一块方石,刻上你死去和重生的日子。我要你在那儿获得重生,就像我们曾经看到的那个捉萤火虫的孩子,你羡慕的孩子。那里虽然离我们家路途遥远,我不能常去看你,但我知道那儿空气清新、阳光充沛,普林斯顿小镇,多像你梦中的花园,你太应该待在那样的地方。你说过的,我们下一辈子会降生在那儿。一旦我收拾停当,我就去找你,一分钟也不会耽搁。 亭亭说她又去了福克纳的墓地,过一段时间,她总要去看他,去福克纳的墓地看看……,她寄来过照片的,福克纳的墓,和上面不知什么人摆放的鲜花(那样的鲜花常年有),没有特别的地方,因为福克纳,才会端详许久。她还说,她最想去的地方是丹麦,因为安徒生在那儿,安徒生的墓在那儿。她曾经一个人打着伞冒着大雨去纽约中央公园看安徒生的雕像。对着雕像,她大声地告诉他:安徒生你好!我来看你了,我一个人来的! 因为她喜欢福克纳,她喜欢安徒生。 我去了法兰克福,却没有去海德堡大学,没有去海德堡山顶墓园中的马克斯·韦伯夫妇墓。看到《三联生活周刊》上有一幅照片:海德堡山顶墓园中的马克斯·韦伯夫妇墓。文中描述:山林间寂静似太古,明媚的阳光披洒下来,一座座历经岁月侵蚀但却洁净得不沾半点尘埃的墓碑上摇动着柔美婆娑的树影。看韦伯的生卒:1864—1920,做一下减法,他才活了56岁!我又拿来与你相比(现在,任何人的死,我都会注意岁数,并与你比较)。再看玛丽安妮,1870—1954,再做减法,84岁,特别是,在韦伯死后又活了34年!去掉人成长的阶段,一个人一生真正自主、清醒的年头,34年,几乎又是一生!我不知道上帝还要我活多久,还要我做什么,34年,超过了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年头!34年!分别的日子未免太漫长!P13-1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让死活下去(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希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4585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2 |
宽 | 14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