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播学评论(第5辑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编著者陆晔。
《评论》第一辑面世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不久即告售完,并被广泛转载、引用,这是对我们的最大激励;同时,有不少读者对《评论》予以评头论足,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改进意见,在此谨表衷心的敬意和谢忱!
这一辑《评论》也将以其精彩纷呈的内容、各具特色的风格、兼容并包的方针,继续为学术增辉,为社会造福,并期盼读者诸贤一如既往,不吝指教。
| 图书 | 中国传播学评论(第5辑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传播学评论(第5辑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编著者陆晔。 《评论》第一辑面世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不久即告售完,并被广泛转载、引用,这是对我们的最大激励;同时,有不少读者对《评论》予以评头论足,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改进意见,在此谨表衷心的敬意和谢忱! 这一辑《评论》也将以其精彩纷呈的内容、各具特色的风格、兼容并包的方针,继续为学术增辉,为社会造福,并期盼读者诸贤一如既往,不吝指教。 目录 导言城市传播: 理论与实践意义 陆晔 我传故我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与“想象的共同体” 吴驷 19世纪欧洲城市的交往媒介变迁 王晶 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 江娟 从城市批判到生活方式报道: 《新周刊》的城市“乌托邦”解读 葛俊芳 都市景观与消费怀旧——试析上海新天地“怀旧”的历史想象与文化认同 王欣然 建构的现代性城市空间——以“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为例 王莉 地铁命名对城市传播地理景观建构之比较研究——北京的“点”与上海的“路” 温济聪 新移民空间感知与身份认同: 以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为例崔波何 璐郝璐 内地专业人才在香港的身份认同与社会交往——以新浪微博为切入点的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 孟笛 城市下乡: 民间组织的“第三空间”生产——“梦想中心”的建构与表征 谢静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传播学评论(第5辑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陆晔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9377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8 |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7 |
| 宽 | 178 |
| 高 | 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