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皮散板/浙东作家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方向明,笔名西坡、西皮士。生于1966年9月。上世纪80年代曾参加文学社。有散文、小小说等发表于文学刊物和报纸副刊。现供职于某地文联。

这本《西皮散板》是“浙东作家文丛”系列之一,收录了由其创作的散文随笔集。

内容推荐

这个散文集子,名“西皮散板”。

《西皮散板》(作者方向明)收录了《神遇东坡》;《也许是过于执拗了,长白山的岳桦树》;《三清山断想》;《在土楼取证》;《我来看你了,弘一法师》;《西湖日记》;《西泠风骚》;《苏东坡可能是汉字简化的鼻祖》;《西湖不该忘记的名字《捧着圣像流亡》;《中州小记》等文章。

目录

小序

辑一 沙漠主人

沙漠主人

健忘

夜访寒山寺不值

神遇东坡

也许是过于执拗了,长白山的岳桦树

三清山断想

在土楼取证

我来看你了,弘一法师

西湖日记

弘一法师还是一儒士

西泠风骚

苏东坡可能是汉字简化的鼻祖

西湖不该忘记的名字

捧着圣像流亡

中州小记

新叶古村

台湾七日草

在白马湖的一棵树上睡去

辑二 老家屋后那条路

老家屋后那条路

母亲

父亲七十大寿

岳父的冷与热

厨房间,有暖暖的光

三个人的正月初五

女儿是个小书虫

让我温暖的称呼

听舅婆说话

请车神

阿拉村里人的绰号

我不买小人书,也许他不会死

不要伤害你身边最爱的人

在门外等门房老伯醒来

生活中有些事让人很无奈”

辑三 大师故居的墙

以佛的修为做人世的事业

想念姚云龙先生

和老婆一起站着听周国平

王蒙很可爱

莫言震云他们与我依

大师故居的墙

陈之佛与马宗汉的邂逅

他为陈之佛先生塑像

给邵洛羊老人拜年

寻找这个城市的秘密

那日,访吟翁归来

一点儿咸味

——800年前的哲学和今天

在灾难中学习做公民

关于貔貅、财神及其他

赵威后的本末观

文化瞎扯

清明·端午

与友人对谈录

辑四 湖畔传来的消息

湖畔传来的消息

——《慈溪作家文丛》总序

星斗千秋朗

——序《历代诗人咏严子陵》

向南走,向北走

——《慈溪元素》代序

《华芝春秋》序

家乡的记忆

——《观海卫文化丛书》总序

一个民问陶瓷博物馆的独特贡献

——《不该遗忘的浙江制瓷史》序

把艺术做得更沉厚些

——《陈之佛艺术馆馆刊》创刊词

渐行渐远的背影

——-《溪上诗丛》总序

清风过处白云度

——《胜月吟剩》前言

《半亩方塘》后记

一部中国气派的文化小说

——读励双杰小说《阳谋》

在诗行里听你的心跳

——致诗人沈建基

意气风发柳弃疾

伟大的温情

——读鲁迅致萧军萧红的信

刺向现实的另一种文本

——读鲁迅《补天》

是轻的,也是重的

——读艾伟《风和日丽》

读书札记八则

读书,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辑五 尺幅之间有大美

坐冷板凳,做真学问

想起了三个人

《浙东》,一方文气一方人

留住这块土地的集体记忆

墨色淋漓如暖阳

写字是一件惬意的事

坐火车到上海看书法展

到北京看孔仲起画展

尺幅之间有大美

门外读画

看越剧《一缕麻》生出的感慨

观姚剧《王阳明》杂感

看李道一写的小戏

露天听戏(日记两则)

有电影陪伴的日子

一个很男人的片子——聊聊电影《梅兰芳》

大导陈可辛,我对你说

电影《高兴》是浪漫主义加后现代

《集结号》让我三次流泪

轻轻的说话声——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

试读章节

夜深了。四周很静。电脑屏幕的光把我的脸映得惨白。角落里有响动。原来是一只甲虫。多么熟悉的小虫。哦,见过,前些天刚见过。那是在宁夏中卫,一个叫沙坡头的沙丘。就是它!我还拍过它好几张相片,以及它在细沙上留下的履痕。有一对触角,灵活地转动着的触角。三对足,那么配合协调的细腿,上面还有一层细细的茸毛。应该会飞吧,翅鞘打开便是一对透明的翅膀。可是,怎么会是它呢?我睡眼蒙咙,我神志不清,我胡思乱想。哦,对了,可能是沙漠昆虫的精灵化成的;抑或是这可爱的小东西停留在我的牛仔裤上,一次次躲过我的眼睛,想法子钻入了我的旅行袋,让我把它带上了飞机,带到了家里。反正,我的眼里,它就是我前几天在沙漠里看见的小昆虫,有着发亮的褐色翅鞘的小昆虫!

沙漠里的昆虫,我把它叫做“沙漠里的自由王子”。以前,我一直以为,骆驼才是沙漠的骄傲,沙漠的主人。这次,真iE-~T回骆驼,我对骆驼完全改变了印象。以前只觉得它身上臭,但它的“沙漠之舟”的光环完全掩盖了这呛人的气味,还有它的难看。说它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连小骆驼,也没有一点可爱的样子,身上也一律像癞子,毛发不整齐,不光亮,东秃一块,西秃一块的。我曾经惊叹斜阳下沙漠驼队走来的那种从容,和它们传达出的悠远苍凉,特别是干燥空气里传来的驼铃声,敲击着我的心,让我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可是当我接近它们时,我却看到了它们的可怜。驼队之所以那么不徐不疾,从容不迫,骆驼与骆驼之所以保持那样的等距离,都是因为它们身上的一条缰绳!那粗大僵硬的绳,把它们连成一支驼队,年长的骆驼走在最前面,后面的两三只一定是刚上路的幼驼,谁都无法离开谁。而它们的缰绳,都由一枚一头削尖的木头连着,木头锥人它们的鼻子,尖头突兀地露在外面。要知道,那鼻子也是肉啊,人们啊,怎么忍心就那样嵌进去了呢!这块一头削尖的木头,伴随它一生,几乎成了它生命的一部分一不,那是控制它生命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它死了,这块一头尖的木头还在它的鼻子上。或许,那木锥已经成了它血肉的一部分,再也无法分开。不知道骆驼死后,人是否还要吃它的肉。如果吃肉,那么好,曾经控制它的这块一头削尖的木头,还可以成为控制另一只幼驼的锥子。我开始可怜骆驼!可是当我骑在它上面时,驼铃声又响起来了。我前面的朋友说,铃铛就挂在我骑的骆驼的脖子上。望着远处另一支驼队,我挺了挺胸,端出一种雄视大漠的气概,稍稍恢复了对于骆驼的原有记忆。驼队行进得不快,在一位当地老乡——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的带领下,我们不紧不慢地兜了一个圈子,回到了原地。骆驼站立时很高,让坐在上面的你有傲视群雄的错觉。其实,你并不高,那高度是骆驼给你的。牵骆驼的老乡让头驼蹲下,好让骑骆驼的客人下来。这时,后面的骆驼也都条件反射地依次蹲下,也让各自骑着的客人下来。我不费力气就下了骆驼。我奇怪骆驼的一起一落,落差竟这么大。我好奇。它们的腿与身体比起来,显得很细,像干枯的柴。我后怕,这么枯瘦的腿居然驮着我肥胖的身子走,怪不得上坡时,它气喘得厉害,嘴里喷出的液体溅了我满脸。它蹲下时,先是前腿屈膝,就像人跪地的动作。可是,这还远远不够,远不只是屈膝跪在地上,它是将整个身子伏在地上的。它不仅能屈膝,还能将整条腿折成三段,然后叠在一起——它大腿根部的关节也是可以灵活地弯转的,于是,它就可以整个身子伏在地上,肚皮紧贴着地面,让坐在上面的客人最省力最安全地着地。我想,骆驼的腿最早时肯定也如人一般,顶多膝关节可以屈,要能做到连根部的关节也能弯,腿的三节可叠加在一起,这需要多少代的“进化”啊!见我立在骆驼边上发呆,老乡热情地给我介绍骆驼。我突然对它们的性别产生疑惑。老妇人说,母骆驼难管,都在沙漠纵深地里撒野,繁育幼驼,这里的都是公的,很驯服。为什么驯服?都骟了。三到五岁时骟的。怕我不懂,她还用了一个动刀的手势来说明。我浑身一抖,好像被阉的也包括我。我无语,只有长叹:骆驼啊,骆驼!

对于骆驼,我心里只剩下了怜悯。

可是,当我站在沙漠里沉浸在无边的悲悯中不能自拔的时候,一只小甲虫一把将我拽了出来。那是一只褐色的甲虫,在无边的浅黄色的沙地里,它自由地驰骋。沙地就是它的战场,它是一辆战车,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经过之处留下长长的行迹。那是战车的履痕,又像战机在天空画出的弧线,线条是那么优美,圆润,流畅。它是在沙漠细滑的皮肤上绘画,完全随自己的性子,有时是正圆,有时是椭圆,有时什么也不是,但线条还是那么流畅。想歇了就歇,想画了再画。它头上是能够灵活转动的触角,一旦有情况,它自会调整线路,做出应对。比如,它可能“看”到我们了,它在调整方向。我们很喜欢它,拍照,跟踪。它或许感到了危险,在某个地方躲起来了,一头钻人沙堆,一会儿就将自己埋在沙里了。过了会儿,它又出现了,可能它觉得,这些庞然大物只是拿着家伙吓唬吓唬它,并不伤害它,也就放松了警惕。来到一株沙柳下,它加快了速度,我甚至听到它的欢呼了。它安静地在树枝间漫步,也许是要慢慢享受这个过程。时而在叶子上停留,似乎在吸吮叶子里的汁液。时而在枝条上歇息,或许在做着青天白日的梦。在这广袤的沙漠里,我看到一株沙柳,一只甲虫,它们在难以生存的地方生息着。这时我看清了,甲虫有一对触角,三对足,足上有一层淡淡的茸毛。背上是坚硬的鞘,鞘儿打开,定是会飞的翅膀,透明的好看的翅膀。它有一对复眼。昆虫都有复眼。科学家早已知晓栖息在沙漠上的蚂蚁具有回家的能力。这甲虫也应有这种能力,我这样相信。我们难得见到它打开翅膀,可能是因为它的翅鞘下凝结着稀罕的水分,然后水分再以极小的水珠流到嘴里。我不能过于接近它,怕它误会,怕它拿出它的杀手锏,用毒汁把我麻翻。我怕它把我当作天敌了。据说,沙漠里的昆虫大多有剧毒,这是因为沙漠环境恶劣,当昆虫遇到猎物时,它必须迅速击倒对方。如果遇到了天敌,它更会喷出毒液或者气体,乘机逃脱。它们总有适应沙漠的本事。那也是“进化”的结果。这时,我忽然对这小小的昆虫生出一点敬意。我甚至觉得,它比同在沙漠的庞然大物骆驼要强大得多,至少在精神上。它是自由的,有尊严的。它以自身的力量获得了自由和尊严,虽然它周围时时有威胁,时时因为食物水分等物质的短缺而面临饥渴,时时因弱小而遭遇险境,时时因孤单而对天悲鸣,但是,它却赢得了我的尊重——对于它的自由和尊严。这是在被奴役下的骆驼所没有的。研究者说,沙漠里昆虫的数量是最多的,虽然我只见到了一只。它们似乎更像是沙漠的主人……我正这样想的时候,沙漠昆虫又出发了。这时,我看清了,它六条腿快速交替行动,动作灵活而协调,留下一长串自由的足迹。它不常飞,但它的灵魂在飞,自由地飞。P2-6

序言

这个散文集子,名“西皮散板”。

为何取这样一个书名?

得从读师范时候说起。那时同学中时兴仿古人给自己取号,因崇拜东坡,就不知天高地厚地给自己取了一个号:“西坡”。某日参观美术馆,要签名,随手将“西坡”拆开,稍作变化,写下“西皮士”。又某日,戏曲频道播放京剧,出现“西皮散板”的字样。后来知道,西皮散板是戏曲唱腔板式之一,另有西皮原板、西皮流水、西皮摇板等板式。西皮散板是自由节拍、无板无眼的唱腔结构。——我忽然觉得这个用来做我的散文集子的名称,是最好不过的,妙就妙在一“散”,且“无板无眼”!

方向明

2012年春于半亩方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皮散板/浙东作家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向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604818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1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