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人言(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家和万事兴,家衰吵不停;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低头的是麦穗,仰头的是稗子;满饭好吃,满话难说;万事留一线,以后好见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根甘蔗两头甜;牛不低头喝不着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空明子编著的这本《老人言: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阐述的就是这些流传千年的岁月精华,令人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

内容推荐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祖宗口口相传的经验,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句句散发着人间的哲理,能告诉我们人世间最浅显而又最实用的智慧。《老人言: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一书为我们讲述了的就是老祖宗口口相传人生经验。

《老人言: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由空明子编著。

目录

第一篇 处世:大智若愚,藏锋圆通

 第一章 持家处世,以和为贵/003

家和万事兴,家衰吵不停——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基础/004

和气生财,怨气生灾——与人为善是事业的根本/007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不要轻易得罪别人/010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不要让人下不来台/013

山不转水转,人不转路转——给自己留条后路/016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行走“江湖”不能没朋友/018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了路自然好走/021

 第二章 处世风格,低调谦卑/025

满瓶子不摇,半瓶子咣当——越是有实力的人越是低调/026

低头的是麦穗,仰头的是稗子——锋芒毕露的人没有好下场/029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为人不要自夸/032

水盈则溢,月满则亏——得意也不能忘形/034

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先烂——要学会韬光养晦/037

位及将相,不忘谦卑——位高权重更应该重视谦卑的重要性/040

 第三章 他人冒犯,宽容大度/043

宰相肚里能撑船——度量是气质的象征/044

得饶人处且饶人——适当让人一点/047

没有马勺不碰锅沿儿——不要太计较人与人之间的小摩擦/050

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老和仇恨纠结不清/052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会无视别人的瑕疵/055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要斤斤计较/059

 第四章 待人接物,八面玲珑/063

难得糊涂——该装糊涂的时候要装糊涂/064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做事处世不要太呆板/067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结识他人,要学会“烧冷灶”/070

见人只说三分话——不要因为真诚被人伤害/073

礼多人不怪——人情都是“走”出来的/076

无事献殷勤,礼多必诈——待人热情,但也要适度/079

 第五章 迎来送往,寒暄礼让/083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说话要看对象/084

路要绕弯才好走,话要绕弯才好听——要学会婉转的说话方式/087

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人后只说好不说坏/090

好汉不练嘴——嘴上争锋要不得/093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要学会给人戴高帽/096

不说不笑不热闹——让幽默成为你的招牌/099

 第六章 为人处世,能圆能方/103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大丈夫要能伸能屈/104

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为人处世要识时务/107

万事留一线,以后好见面——与人争锋要学会让步/110

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千万别和狠毒的小人撕破脸皮/113

脸皮厚,吃个够——有时要学会厚脸皮/116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要给足别人面子/119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做恶人,但也不能做吃亏的老好人/122

第二篇 做事: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

 第七章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129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只要尽力而为就好/130

天生我材必有用——靠谁也不如靠自己/133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不要贪图安逸/136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才都是从痛苦中磨出来的/139

有志者,事竟成——志存高远才能成就大事/142

是金子总要发光——要永远相信自己/145

 第八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49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成功来自于坚持/150

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论做何事都要专注/153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笨鸟要飞得早、飞得多,才能飞得高/156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被看好,你才有机会证明自己/159

爱一行,干一行——让兴趣帮助你成功/162

不疯魔不成活——近乎偏执的热情帮你成功/165

 第九章 沉得住气,才成大器/169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想成事就得有耐性/170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有耐性,好事也会变成坏事/173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176

扮猪吃老虎——低调是新人的求存之道/179

笑到最后笑得最甜——争一时不如争一世/182

医得眼前疮,剜去心头肉——要学会克制/184

 第十章 选对方向,勇往直前/189

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成功,选择很重要/190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勇气/193

胆大要心细——胆量要和智慧结合起来/196

该出手时就出手——看准机会就立即动手/199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做事最忌讳优柔寡断/202

东方不亮西方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05

 第十一章 笑对挫折,不惧险阻/209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在挫折面前要保持乐观/210

不经苦难难成人——没有失败过的人不会成功/213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挫折其实是在帮你淘汰那些不能坚持的人/216

平坦的大路到不了顶峰——一帆风顺的成功之路并不存在/219

没人愿意踢死狗——不要畏惧别人的责难/222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就质疑自己/225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要拿宿命当借口/228

 第十二章 成功有道,坚持原则/231

外财不富命穷人——不义之财不能妄动/232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信用是你的人生基石/235

人的名,树的影——好口碑使成功水到渠成/238

一次上当,二次明亮——弄虚作假成不了大气候/241

一根甘蔗两头甜——为人处世最好做到双赢/24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事要坚持自己的原则/248

商重利,不忘义——事业排序义、信、利/251

第三篇 修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第十三章 虽不圆满,但不抱怨/257

天地尚且不全——不完美是人生的真谛/258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要学会寻找自我安慰/261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不要老是羡慕别人/264

知足者长乐——为人要懂得知足/267

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不要去苛求绝对的公平/270

动嘴是懒蛋,动手是好汉——抱怨生活不如改变自己/273

强扭的瓜不甜——控制不了的事就让它顺其自然/276

 第十四章 心若止水,淡泊名利/279

萝卜白菜保平安——守得住平淡,才守得住幸福/280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间纷扰多由己/283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如浮云/286

见好就收——激流勇退才是真聪明/289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要太在乎得失/292

偷得浮生半日闲——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295

 第十五章 人生在世,以忍为高/299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是人必须有的境界/300

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的忍耐是为了更高的目的/303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不要为流言蜚语扰乱心智/30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优点要赞,对人缺点要忍/309

牛不低头喝不着水——放低姿态,人生自然豁达/311

水深流曲慢,贵人语话迟——忍住随意卖弄的冲动/314

 第十六章 喜怒哀乐,处之泰然/319

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春风得意别尽欢/320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生命短暂,别计较太多/323

既来之,则安之——即使处于逆境,心中也要充满阳光/326

莫生气,气出病来没人替——生气的人最无能/329

眉间放一字宽——从容了却心中哀伤/332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学会随遇而安/335

酸甜苦辣都是味儿——珍惜人生的每一种滋味/338

 第十七章 一衣一饭,感恩于心/343

吃水不忘挖井人——对别人的恩泽要铭记于心/344

君欲取之,必先予之——常怀予人之心,少做索取之事/347

怨恨越多,魔障越多——用爱去代替怨恨/350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恩情刻在石头上,把怨恨写在沙滩上/353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要学会感恩生命/356

有缘千里来相会——要懂得珍惜眼前人/359

 第十八章 常思己过,祛除心魔/363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不要有做坏事的侥幸心理/364

色字头上一把刀——不要贪图美色/367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为人要光明磊落/370

贪小便宜吃大亏——贪心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373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有害人之心/376

争名夺利亦枉然——功名心太盛,容易误入歧途/379

试读章节

家和万事兴,家衰吵不停——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妻贤夫兴旺,母慈儿孝敬,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某年春晚郁钧剑和张也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歌词,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家和万事兴》。

家对我们中华儿女来说是一个无比神圣的字眼,水有源、树有根,我们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极其重视宗族观念、世系传承的族群。一脉相承的血缘如同一条鲜明的烙印,深深镂刻在每个人心中。

在历经岁月的风雨洗礼后,渐渐成熟的我们愈发地产生了对祖先深深的崇拜,从而产生了深厚的家庭意识。这些来自思想深处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自有了家庭这个社会单元或概念以来,其成员产生血缘性结构以及孝悌的价值观念的根源。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我们的民族就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以宗法血缘为根基的家族制原型,那时的社会制度或执政制度主要是凭借血缘关系来决定。简而言之,皇帝的血缘亲贵就有可能获得皇帝的“封土”,成为领地的诸侯或承袭皇位,而家族之外的人却不能得到这样的荣耀。这样的史实使人看到中国自古就是个家庭氛围十分强烈的国家。正所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我们的古人便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教。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没有修养的人,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家?家都管不好,又怎能治理好一个侯国?小邦管理混乱,有何资格奢谈平定天下?古人把“齐家”看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我们的祖先特别注意保持家庭的和睦,只有家庭和睦了,人才有精力做好事业。在古代,这种以家为核心,成功持家,以至于立业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被毛泽东誉为伟人的曾国藩,就非常重视家庭和睦。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这样写道:“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之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曾国藩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在兄弟子侄面前,他向来主张“以和为贵”。咸丰七年,曾国藩为了一点儿小事与四弟曾国潢发生了争执,一时冲动,曾国藩说出了很多有伤兄弟情谊的话,使得四弟负气而走。事情过去不久,曾国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虽然错原本在曾国潢身上,但曾国藩还是主动找到了弟弟,并为他的冲动向四弟道歉,最终成功劝回了曾国潢。

还有一次,曾国藩与九弟曾国荃聊天,在谈话时,曾国荃言语中多少带有一些怨气。听到弟弟话中有话,曾国藩于是让弟弟把想说的说出来。得到了曾国藩的首肯后,曾国荃便打开了话匣子,一下子给曾国藩提了很多意见,并说曾国藩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严厉,说他不能在兄弟之间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以让他们心情舒畅。

要知道,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曾国藩肩上的担子比谁都重,而凡事都需作为表率则让他更加不苟言笑,如此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因此曾国荃的这番牢骚,多有胡搅蛮缠之嫌。然而,曾国藩并未因此而生气,他不但没有在弟弟面前为自己辩解,而且还在随后改变了一些作风,让家庭气氛变得轻松了很多。

曾国藩以湘军打天下,其实质就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几乎所有的兄弟都在湘军中身居要职,更有几个兄弟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殒命。试想一下,假如曾国藩做不到家庭和睦,那么湘军因为兄弟情谊凝结起来的战斗力就将荡然无存,那么他又何谈以后的成就呢?

如果说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是曾国藩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的话,那么毋庸置疑,家庭和睦就是曾国藩能够将湘军凝聚起来的基础。由此可见,对于我们的先人来说,家庭是他们在外成功的基石,这一点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孔夫子那里也有所体现。

孔子曾称自己的弟子闵子赛说:“孝哉闵子赛,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赛的家庭组成有点特殊,有亲生父母、继母、两个后弟和自己。但他却努力维持这个家族的团结和谐,因而得到了孔子的称赞。

当然,我们中华文明能够传播五千年仍然熠熠生辉,这靠的并不是一个人、一本书,而是整个民族的伟大智慧。重视家庭是我们伟大先人智慧的体现,是我们中华传统绵绵不绝的保证,也是个人能够体会到生活幸福的途径之一。

2010年,北京某媒体就做出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那些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家庭成员感觉最幸福。因为这些家庭已有了基本生活保障,没有更多的奢望,心态平和,家庭和睦。

其实即便是没有这个调查,和谐的家庭才是事业的保障也早就成为全社会的通理了。读者是否听人说过这样的话:钱可以买的到房子却买不来家庭;可以买的到东西却买不来幸福。事实就是如此,一个家庭少了爱心,家庭成员少了责任感,那么一个人即便有再多的金钱也是不可能守住的。

我们看到,随着收入的增加,过去曾困扰一些家庭的经济问题在淡化,比如“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家庭在减少,但随之产生的却是自私、自我、盲目自尊等富裕后的不正常心态。由此社会上出现了一幕幕父子相轧、婆媳相欺、夫妻反目的闹剧、丑剧、悲剧。

因此说,对于家庭的重视,我们是应该向我们的长辈学习的。沐先贤之智慧,方能步人生之坦途。让我们的家庭也和睦起来,这是长辈们对我们的教诲,也是我们对于幸福生活应有的感悟。

P4-6

序言

中国人崇拜祖宗,这全世界都知道,但我们为什么要崇拜祖宗呢?这还要从我们民族文明的特点说起。

中华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而对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经验。经验是哪里来的?自然是靠着对祖先的亦步亦趋的学习而来。不遵守祖先的教诲,你就种不出庄稼来;不遵守祖宗的教诲,你就没法把种禽养大。就是在这样的历程中,我们养成了对祖先的崇拜,对祖训的信任,也有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

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涉及我们生活以至于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够找到祖辈们留下来的老人之言。这些老人言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经验,是我们祖辈们在生活中吃过亏、受过苦、交过了学费一点点积攒下来的。

老人言是祖辈留给我们的财富,只不过它没有以实物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的智慧,也正因为如此,老人言才显得更加的宝贵。因为口口相传实际上是一个通过岁月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岁月帮我们淘汰掉那些并不值得流传的经验,而留下来的就都是能够指导我们人生的至理名言。

翻开历史我们能够看到,每一个胜败兴衰的故事背后,都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老人之言曾做出预测、做出总结。一些成功的人身上,我们总能够看到他们遵循老人之言的特质;那些失败者的身上,我们则可以清晰地察觉他违背老人之言的行为。

“医得眼前疮,剜去心头肉”,这是老人之言。韩信遵之而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项羽未遵而一意孤行,终致垓下之围。“水盈则溢,月满则亏”,这是老人之言,曾国藩遵之自裁其军,终于得保天年;年羹尧未遵居功自傲,落得被赐自尽下场。“低头的是麦穗,仰头的是稗子”,这是老人之言,朱元璋遵之以广积粮、缓称王,终于雄踞天下;袁术未遵而夺玉玺、僭君位,终为天下所不容。历史上这些一正一反的事例实在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即便是不讲历史,就看我们当代的成功者与失败者,其背后不一样有老人之言在起作用吗?“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老人言是对马云、俞敏洪这样的成功者最好的诠释;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句老人言不也正好是那些天赋过人但却最终一事无成的失败者的注脚吗?由此可见,对于老人言这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智慧,我们是不能不重视的。

不过现在,我们却进入了一个薄古非今的时代,网络让外来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当代的年轻人更加重视外来的智慧,却全然忘了自己身边还有着这么一批宝贵的财富。

因此作为读书人,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些来自于民间的智慧重新整理出来,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在做人、处世、修身方面做到尽善尽美;另一方面则也是为我们的后辈儿孙传递财富,不至于让我们祖先的智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发生断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人言(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空明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3572
开本 16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4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