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野葡萄/中小学生必读现代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野葡萄》是葛翠琳老师的民间童话故事集,收录了其14篇表现真善美主题的,反映伟大民族性格和善良人道情怀的民间童话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堪称《野葡萄》。《野葡萄》不仅获得了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还被译成英、法、德、俄等多种语言广泛传播,且英文本被瑞士儿童书籍国际奖,亦评为优秀作品,拍成的电视片在西德慕尼黑电视节上还曾获二等奖。

内容推荐

《野葡萄》是葛翠琳所精选的童话作品集,是小读者一直珍爱的文学读物。本书是一部充满了童真、善良、积极向上的童话集,其中大多以小动物为主角,它们用自己的乐观、努力执著地追求想要的东西,故事充满了温馨和善意。作者以浪漫抒情、优美动人的文笔,描绘了高山、大海、森林、草原、可爱的小动物,以及有趣的民间故事,作者用自己的深情,教孩子们如何懂得美、营造美、追求美。

目录

空中小屋

春天在哪里

伤心的小狐狸

小路字典

两条腿的快马

小鸭子学跳舞

问海

野葡萄

金花路

核桃山

栗子谷

红枣林

会飞的小鹿

一片白羽毛

试读章节

野葡萄

你喜欢葡萄吗?你听过野葡萄的故事吗?

秋天里的葡萄,水灵灵的特别甜。尤其是那些紫葡萄,一颗颗亮晶晶的,又大又圆,薄薄的皮里,包着蜜一样的汁,远远地望着,像成串的紫水晶球儿。所以,乡村里的人们,夸女孩的眼睛好看的时候,都说像葡萄珠儿一样。

人们传说着:荒山里还生长着一种野葡萄,颜色是深红的,一串串就像那红色的珍珠。这样的葡萄,可不比一般啊!瞎眼的人吃了它,就会好起来。从前有一个小姑娘,瞎了眼睛,就是吃了这种葡萄又重新看见光明的。

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外边有一条大河,村里的人差不多每家都养鹅。村东头有一个李妈妈,她家养鹅的年代最久,养的鹅也最多。李妈妈夫妇俩,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小女儿。这小姑娘说来真出奇,长得像鹅毛一样白净,一对闪亮闪亮的眼睛,人人见了都说:"哎呀!看她的眼睛多美呀,像荷叶上的露珠儿一样。"四乡八里的人知道了,也都说:"那个小村子里出了仙女了!"

小姑娘越长越聪明,越美丽,刚满八岁,就到河边去放鹅,她常常在水浅的地方和白鹅一起玩水,亲自喂那只最小的白鹅。一年的工夫,那只最小的白鹅长得比所有的鹅都大,羽毛放着光泽,美极了。她这样爱白鹅,简直不能和它们分开,那些美丽的白鹅,也亲热地跟她生活在一起,因此,村里人都喊她"白鹅女"。

白鹅女长到十岁,爹娘先后都死去了。狠毒的婶娘霸占了兄嫂的家,就虐待起侄女来。小姑娘白天出去放鹅,夜里就睡在河边高大的柳树下,每日里只能吃到一块冷饼子。善良的白鹅,好像知道小主人的苦楚,夜里,都把翅膀盖在她的身上,守护着她。那最小的白鹅,把头伸在小姑娘的肩膀上,跟她更是亲密。

日子就这样过着,本来还可以将就地活下去。

可是过了一年,婶娘也生了个小姑娘。这小姑娘长得和白鹅女一样俊俏,只是两眼是瞎的,眼珠儿瞪着,一动也不会动,村里人都喊她"瞎闺女"。婶娘听了,心里很恼怒,一见白鹅女那对水灵灵的大眼睛,心里就气得慌,恨不能把它们挖出来。

秋天,红艳艳的苹果压弯了枝子,黄澄澄的梨子像金钟一样在树上悬挂着,葡萄一串串地吊在架上,月亮又大又明,安静地照着草地。中秋节到了,白鹅女望着河水远远地流去,不觉难过起来。家家都在过节,谁管自己呢?那厉害的婶娘会不会来喊自己回家?就在这时候,婶娘挎着一只篮子,走到河边上,狠狠地说:"把鹅蛋给我装起来!"白鹅女说:"婶娘,八月十五,人人都过节,带我回家,给我一串葡萄吃吧!"婶娘哼了一声说:"你就知道葡萄!别人都说你的眼睛像葡萄珠儿,给我来看看!"说罢,从河边抓起一把沙子,揉进了白鹅女的眼睛里。

狠毒的婶娘提着一篮鹅蛋回家去了,留下白鹅女,独自一人坐在河边哀哀地哭。她什么也看不见了,闭着痛楚的双眼,坐了一夜,又坐了一夜,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她哭得这样伤心,连河水都喧闹起来,好像那夏天的急雨,涨满了小溪一样。后来她想起来,妈妈活着的时候,曾告诉她,从前的人说荒山里有一种野葡萄,瞎眼的人吃了它,就可以看见光明。她想,待在这里,也是瞎着眼等死,倒不如往荒山里去寻野葡萄,或许能找到,重新看见光明。于是她爬起来,顺着河边往前走。小白鹅嘎嘎地叫着,跟在她后边,她抱起小白鹅来说:"小白鹅,我的亲人,人说你们能听懂河水的话,你向小河打听一下,它能不能把我带到一座高山跟前去呢?"小白鹅叫了两声,扑的一下跳进河里,白鹅女骑在它身上,小白鹅拍拍翅膀就逆着水往上面游去。一面游,一面回头嘎嘎地叫,好像说:"我的小主人!河水告诉我们:顺着水游容易,逆着水游难,但这水是由高山往下流的,我们逆着水游就能找到山呀!"白鹅女高兴地点点头,搂搂它的脖子,它就不叫了,愉快地向前游去。

冷飕飕的风从河面吹过,水流越来越急,小白鹅不住地打旋,白鹅女浑身不住地抖着,她害怕起来,哪里有高山呢?也许,还没有找到它,就掉进河里淹死了!可怜没爹没娘的孩子,谁也不会寻找她,只有小白鹅将为她难过。她抚着白鹅的羽毛,心里想:小白鹅多么可爱呀!假使我死了,谁又来照管它呢?越想越难过,不觉流下滴滴眼泪来。

就在这时候,她听见哗哗的山水声,好像暴雨敲打着屋檐一样。莫不是前边有一座山了?或许这条河就是从那里流出来的呢!她鼓足了劲儿,伸开两条腿,帮着小白鹅用力划水。山水的声音越来越响,她的脚下触到了圆滑的石头,不是一颗颗的石子,是大块大块凹凸不平的石头地。真到了一座山脚下么?白鹅女跳下来,浅浅的水流从她的腿旁流过,打着漩涡。她抱住小白鹅,亲了又亲,然后说:"我的小白鹅!你回家去吧!我到山里寻找野葡萄去了。"说罢和它告别,就往前边走。

她真的找到了一座山。这是一座很高的山,从来没有人来过,满山的怪石头、刺蒺藜,有眼睛的人都找不出路来。白鹅女到了山根下,就想:能找到野葡萄,就好啦!她攀着山石往上爬,抓住一把草,草上有刺扎破了她的手,她踩住一块石头,石头滚落下去,可她就这样:爬上去,滚下来,滚下来,又爬上去,爬了很久很久……

P34-37

序言

我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我还不识字的时候,祖母一边纺线一边给我讲动人的民间传说。那架古老的纺车日夜守在祖母身边。祖母纺织了一生,临终前,还用手摸那辆伴随了她80年的纺车。双目失明的祖父,离开了他的教学私塾,却天天背诵古文,我不懂却喜欢听。祖父留给我他亲自圈点的古文释义,在“文革”的烈火中化成了灰烬,然而祖父那苍凉的背书声,终生留在我的记忆里。最幸运的是,小学老师每天在晨读课为我们朗读儿童文学名著,在那阴暗潮湿的破庙改成的教室里,我们的心飞向世界,知道还有位丹麦作家安徒生,为孩子们写了那么多动人的童话。我们还背熟了《最后一课》及中国女作家冰心写的优美散文《寄小读者》。中学时期,为了提高英文成绩,我阅读英文版的世界文学传记,《居里夫人传》深深感动了我,我曾立志苦读理科。而《牛虻》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强烈冲击着我的心灵,我投身到学生运动中,中学因理科成绩优秀推荐我人燕京大学,我却报了社会系。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锻炼了我,我是为了理想自觉参加革命的,并非为了寻找个人出路走进革命队伍。新中国成立后,我扔了英文学俄文,勤奋地阅读苏联文艺作品和理论。“文革”中批判我读的书“封资修”俱全,以当时的理论根据,我一点也不冤枉。可是,我也曾虔诚地一遍又一遍地苦读《讲话》,却没人承认。实际上这方面的政治学习,用去我的时间最多。

我的家庭清贫,却充满了爱。我在贵族化的教会学校读书,却以优秀成绩获得奖学金支付昂贵的学费。老师同学都尊重我。参加革命时我年纪小,战友们都爱护我。分配到工作岗位上,虽然是走进了社会,我对生命,对人生,对事业,甚至对革命,都充满了天真幼稚的幻想。老作家们指导我,我曾写过短诗、散文,但我更喜欢写童话。童话里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创造一个美的世界,使我神往,我心灵中美好的愿望能在童话中实现。这时期,我写了童话《野葡萄》、《雪娘》、《泪潭》、《采药女》、《雪梨树》等,大都是表现真善美的主题,抒情的浪漫的色彩较浓。、

在那严格要求,一个个政治运动紧接相连,而每次运动都结合思想整顿的年月里,我时时警惕着自己“灵魂深处的小资产阶级王国”,真诚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但我总怀着一个梦想,希望用童话反映现实。

我熟读中外童话名作,《小约翰》、《玫瑰云》、《影子》、《倒长的树》、《水孩子》……这些童话名篇反映现实、折射人生,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作品的深度广度使我惊叹和迷恋,特别是乔治·桑的童话《玫瑰云》,它的艺术魅力使我着迷。一片小小的玫瑰云,孕育着狂雷巨闪,而老祖母面对厄运和灾难,把它们捻成很细很细的线。主人公老祖母那种制伏云的内在精神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作家对人生的深刻体会,通过童话的形式,运用象征、幻想、抒情、夸张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来,达到反映现实的目的。这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我也曾努力地进行这方面的创作实践,但写起来却深感力不从心,《小红花和松树》是最初的尝试。那一年我出版了三本短篇童话集子。

正在我对童话世界如痴如醉的时候,骤然间响雷巨闪,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我的名字甚至“有幸”上了《人民日报》。可就在报纸批判我的时候,一些刊物的目录广告还有我的作品,因为还没来得及抽下来。

这毫无思想准备的突然变化,令我感到天旋地转。我从充满温情和幻想的天地里,坠人严酷的现实世界。面对所有划清界限的冰冷面孑L,我扛起行李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劳动改造生涯,后来又延续到“文革”时期的生死挣扎。

然而,童话世界仍深深潜藏在我心中,那是我苦难中保留在心灵里的一小片绿洲,以至于“文革”前环境稍微宽松些的短暂时期,我竞发表了童话《金花路》,作品表现对艺术的苦苦追求和探索。后来就是“文革”中的灾难阶段……

我一生中最珍贵的20年,浸泡在严峻的现实世界里,处于极端屈辱没有任何权利的地位,我体会到真正的人生。这一切,对我后来实现“童话反映现实”的梦想,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使我的童话创作有所前进和发展。努力探索童话反映现实,我不再感到力不从心。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的人生体会,以及改革开放中开阔思路活跃思想的社会环境,为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能成功的因素(记得1977年的一次童话座谈会上,还在讨论“童话这种形式能不能允许存在呢?”)。1979年我的中篇童话《翻跟头的小木偶》问世后,接连又创作出版了中篇童话《进过天堂的孩子》、《最丑的美男儿》、《半边城》、《一支歌的秘密》、《一片白羽毛》、《会飞的小鹿》,以及短篇童话《飞翔的花孩儿》、《问海》、《唱歌儿的金种子》、《云中回声》等等,都是童话反映现实创作实践的成果。这是生活对我的馈赠。回顾20年坎坷的人生历程,我感到充实。生活,成为我的课本。苦难的磨炼,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生。我的童话创新和这些是分不开的。

回顾自己的童话创作,20世纪50年代,我的童话多表现真、善、美的主题,追求民族风格,注重语言的音乐性节奏感。“文革”以后,努力探索实践童话反映现实,吸收小说的写实手法和散文的抒情,并运用童话的幻想夸张,创造形象结构情节,所产生的童话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又能感觉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影子。

多年来,风里雨里,泥里土里,灾难和不幸中,漫长的艰苦岁月,我沉浸在生活的底层,和人民共同经历了一切。我得到过不少善良人们真心的帮助和保护,也遭受过不少恶毒的陷害和痛苦的折磨,生活给予我的启示丰富而又深刻,我的爱、我的憎恶,都有具体的内容和沉重的分量,生活沉淀过滤以后,积成肥沃的土壤,我的创作实践得以扎根发芽伸枝。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亲自经历的社会进程,生活面广阔、丰富、复杂、惊心动魄。《小约翰》、《倒长的树》、《影子》、《玫瑰云》……的作者们给予我的启示变成了催生剂,具有了新的意义。我这才得心应手地写出了一系列中短篇童话新作。它们是生活和借鉴在新时期的土壤上孕育的产物。

几十年童话创作给我的体会是:童话,植根于生活。但比生活本身更美,更理想化。幻想的依据是现实。通过幻想,表现人类美好的愿望。大自然中的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可以作为童话中的人物,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并反映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现象。作者的立场、观点、见解、感受和愿望,通过自然界的物,形象地曲折地表现出来,从而吸引和感染读者。但不论童话中的人物如何夸张,情节如何离奇,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不从生活出发,离开现实的基础,幻想就容易成为仅凭主观想象的空想和臆测。有的童话,表面看起来似乎荒诞,但它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因此,虽然人物极度夸张,情节非常离奇,但它却可信,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童话创作要求作者从各种错综纷纭的现象中,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再通过丰富的幻想和生动的夸张,创造出动人的形象来。童话,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幸运的是,我20世纪50年代的童话都在不断地再版,没有因为时间而被淘汰。

乔治·桑的童话《玫瑰云》,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我像吃橄榄一样不断地咀嚼它,我逐渐理解了它更深的意义,它蕴含的哲理,不断在我心中回荡:一片小小的玫瑰云,飘荡着,变幻着,胀大,胀大,变成浓重的乌云,遮天盖地,翻滚着,奔跑着,裹着狂雷巨闪,撕裂了天空,泼下如注的暴雨,天地混沌一片,山吼叫,水呜咽……而老祖母那双瘦骨嶙峋的手,粗糙黝黑,青筋突出,她把翻滚的云团抓在手中,放在纺车上纺,纺成比丝还细的云线。狂风暴雨,山崩地裂,她镇定自如、不惊慌、不抱怨、不叹气,耐心地纺呀纺……把厄运、灾难和痛苦纺成柔软的丝团,她是在捻纺人生。

往事悠悠。记得开国大典游行后回到市委大院,宣传部长李乐光同志对我说:“为孩子们写书吧!你的写作就从新中国诞生起步。过40年,再回头看看……”过40年?当时我觉得非常遥远,简直不可想象。

转眼间40多年过去了。

那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我,如今已两鬓白发。

我曾经给予孩子们美和快乐。我为此感到幸福。

孩子们喜爱我的书。这是最高的荣誉。

虽然经历了无数艰辛,道路坎坷,但我却是幸运儿。因为孩子们给予我永不消失的青春。

我的海外燕京校友羡慕我。我事业的根扎在人民当中。祖国把我培养成为一名作家。

我的童话许多精美的插图中,我最喜爱的是一位小朋友为《金花路》画的插图: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路上开满小小的花朵,小路通向孩子的心中。

这小路是我一步一个脚印儿走出来的。也是孩子指引我的。

我收到许多小朋友的信。孩子们给予我的爱,胜过世上一切珍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野葡萄/中小学生必读现代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翠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21038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4114069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