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勇/时代美德一字经
内容
编辑推荐

金香花编著的《勇》是时代美德一字经系列之一,《勇》诵经典名句,读模范故事,做有道德的人。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内容推荐

金香花编著的《时代美德一字经:勇》针对市场上缺少入情、入理、入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时代美德一字经:勇》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时代美德一字经:勇》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录

第一辑 解析篇

一 “勇”的字形字义与内涵

二 “勇”德的一般规范

三 当代人如何行勇

第二辑 菁华篇

第三辑 范例篇

1 赵襄子忍辱负重成大事

2 毛遂自荐

3 荆轲刺秦王

4 司马迁秉笔直书撰写《史记》

5 勾践不欲匹夫之勇

6 谏议大夫魏征

7 女英雄花木兰

8 王安石矢志变法强国家

9 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

10 逆境中奋起的李嘉诚

11 石油铁人王进喜

12 身残志不残张海迪

13 美丽警花董金凤

14 “可乐男孩”薛枭

15 拒绝冷漠的杨艳艳

16 抗“非典”英雄叶欣

17“最美妈妈”吴菊萍

18 消防战士李隆

19 中华第一飞人杨利伟

试读章节

二 勇德的一般规范

要对勇德有个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把握勇德的一般规范。一个真正的“勇者”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知耻近勇

知耻近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作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方式把握善,正视过失,从而勇于改错。《中庸》曰:“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耻”与“勇”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知耻”故能“近勇”,“近勇”故能“行荣”。知耻是人自身道德完善的起点,知耻才能立身,克服缺点,修正错误,以此鞭挞自己。

马克思说:“耻辱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耻辱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一个人因具有耻辱之情.才会产生过高尚生活的愿望,才能成大事。一个人对于他的行为感到羞耻,虽然对他而言是一种痛苦,但比起那些毫无过高尚生活的意愿的人,他有不断完善自我的强大的内心动力,一个强大的人往往崛起于这一耻辱感。不懂得羞耻的人是根本谈不上勇敢的.也不会产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或不甘落后的心理意识与行为。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叫苏秦。当时还没有科举取士,一般知识分子出来做事都靠游说。在年轻时,苏秦由于学问不深.曾变卖家产到好多地方游说诸侯,都未被采纳和启用。回到家他的哥哥、嫂子、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会搬弄口舌。苏秦深感惭愧,重新发奋读书研究谋略。他读书读到深夜,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我们用来表示刻苦读书的“头悬梁,锥刺股”之“锥刺股”就是从这里来的,苏秦苦读书一年多,知识丰富了很多。后来,他到六国成功游说“合纵”的主张,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也挂上了六国的相印。

可见。人知道了耻辱才能决然而起,奋臂前行。而试图遮掩错误,逃避现实,采取不正当的方法保全面子,反倒会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所谓“勿惮”,有过错,不要怕改正,要有勇气。“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人一旦知道了自身的耻辱所在,就会唤起洗刷耻辱、捍卫尊严的勇气,激发出改造自我与社会的巨大力量,从而战胜脆弱,为自我、群体乃至国家、民族赢得伟大与光荣。而如果没有耻感,那么人性和道德中最起码的准则会被践踏,就会做一些毫无廉耻的行为。有雪“耻”之心,以“耻”自醒自誉,才能焕发出催人奋进的巨大活力。

“知耻”需要我们有明确的是非观:如欺骗和背叛是可耻的,粗鲁无礼是可耻的,公交车上坐专座不给孕妇让位是可耻的,为攫取巨额暴利而不顾他人的安危,铤而走险非但不是勇敢,连最起码的廉耻都没有。

2敢作敢当

“勇”不仅是知耻的品格,更是一种敢作敢当的负责任精神。敢作敢当就是敢于承担自己的分内之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敢于承担后果的精神。是直面矛盾、正视困难,积极解决问题?还是逃避矛盾。绕道走?还是害怕负责,怨天尤人,逃避责任,嫁祸他人?责任和担当。就体现在对这些“选择题”的解答中。P7-9

序言

“美德”是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热带丛林中的狐狸和狼。这种所谓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这种对美德的看法.也不过是没有任何感恩之心的“小人”的内心独白。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热带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在哪里?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沾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再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名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勇/时代美德一字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香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76508
开本 16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4-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0
16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9: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