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国藩相人术(图文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相人术无法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来论证,无法建立简单易行的标准,完全靠经验,因此末尾有一句话要告诫读者——学之不精,不如不学。还原《左传》相人术的目的,为国家储备人才、选拔人才,才是阅读《曾国藩相人术(图文珍藏版)》(作者常峰瑞)的正确态度。

内容推荐

《冰鉴》不是曾国藩写的。

曾围藩相人术,是为国家储备人才、选拔人才,只看一个人的心性才能,不看功名富贵、贫贱寿天。

取人之式,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富贵看精神,功名看气概。

条理清晰者,往往心地不甚质实。

还原《左传》相人术的目的,为国家储备人才、选拔人才,才是阅读《曾国藩相人术(图文珍藏版)》的正确态度。

《曾国藩相人术(图文珍藏版)》的作者是常峰瑞。

目录

序学之不精,不如不学

相人术的变迁

曾国藩相人术

曾国藩与《冰鉴》的关系

关于本书

小结

上篇 理论总结

一 端庄厚重是贵相

二 谦卑含容是贵相

三 事有归着是富相

四 心存济物是富相

五 六美六恶

六 贤才相

七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八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九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跟

十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十一 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十二 研习《心相篇》

下篇 相人实践

十三 相慈禧太后

十四 相恭亲王奕诉

十五 相大学士(宰相)倭仁

十六 相军机大臣文祥

十七 相军机大臣宝□

十八 相李鸿章

十九 相曾国荃能长寿

二十 相江忠源

二十一 相刘长佑

二十二 相萧浮泗

二十三 相广东提督刘松山

二十四 相刘铭传

二十五 相崇绮

二十六 相陈兰彬、刘锡鸿

二十七 相王□运

二十八 相某哨官不驯

二十九 相已氏才薄福薄

三十 相老乡

三十一 曾国藩被骗

三十二 曾国藩亲笔记录的八十五条相人术

附录

一 《左传》相人术

二 《史记》相人术

三 荀子·非相篇

四 王充·骨相篇

五 杜牧·相论

试读章节

那时曾国藩四十七岁,已经做了十四年京官,又在地方待了七年,京城的高官王侯大概都见过,地方督抚、一二品高官也见过不少,有非常丰富的相人经验。下面分四节来介绍这四句口诀。这里介绍第一句:端庄厚重是贵相。

端庄,指一个人言谈举止端正庄敬,做事不偏不倚(不偏激,也不颓废),以中庸为标准。相反的情形就是坐立行走没有定势,左右摇摆,晃来晃去;或者不分场合、不论对象,张口乱说;或者处理事情易走极端,经常得罪人。举止言行端正庄严,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也难被小人抓住把柄造谣攻击。身在官场,上司、下属都信任你,对你有好感,连小人都不来中伤你陷害你,仕途就充满了希望。否则就步履维艰了,别说升官,不丢官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谈什么“贵相”?

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参劾工部郎中余祖述,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言动躁妄,非稳练可靠之员”,显然是不合“端庄相”的。当然主要原因是余祖述奉旨回安徽婺源办团练,私刻公章,挪用各种经费3450两(合73.8万元人民币①)。朝廷于五月初二日下文,撤去余祖述的办团差事,暂行革职,并勒令“将所支银两迅速缴还”。曾国藩是从国家利益和人才角度出发参劾余祖述,奸贼小人则会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抓住你不够“端庄”的缺点诬陷你。身在官场,你不能不注意自己的“端庄”形象。

“厚重”,指坐立行走厚重稳健,立得定,走得稳。曾国藩盛赞湘军名将李续宾“厚重少文”。李续宾是罗泽南的弟子,初为营中帮办。平常很安静,仿佛一无所知的样子,从不说自己很能干之类的话,大家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真本事。岳州大战,塔齐布称赞湘勇只有白旗一营无敌,正是李续宾统带的右营。他转战数省,过州县不见一客,人多时也不发一言。各将领都慷慨陈词,歃血共誓,独李续宾默然静坐,不说激烈自许的话,但忠勇果决之色,见于眉间。曾国藩订立的湘勇军制沿用数年,各营多有变更,只有李续宾守法五年,始终不变。李续宾死后,曾国藩称他“端凝敦笃”,又说他“厚重少文,百战无挫,可跻身中兴福将之列”。

行为端庄,步态厚重,站得稳,能担当,还可引申出一个含意:敢于任事,敢于承担责任。咸丰皇帝信任肃顺,原因之一就是他敢于任事。清朝一直都限制汉人掌握实权,怕他们有了权力就造反。正是因为肃顺敢于担当,才积极地跟咸丰皇帝举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人。

敢于任事与流于偏激,二者之间还不完全相同。以曾国藩自己为例。咸丰皇帝上台才二十几天,就下令征言,要各大臣针对时政,据实直陈,封章密奏。曾国藩一口气给小皇帝写了五封奏章,只获得一点赞许,不见任何动静,曾国藩失望了。一个半月之后,又给小皇帝上了一封奏章。先说咸丰皇帝仪态“肃雍”,“跬步必谨”(每一步都很谨慎),显然是在拍他的马屁,称赞他行为举止端庄严谨。但是话锋一转,就说有一个大臣因为小步跑的姿势不规范而被言官弹劾,有两个大臣因为在道边叩头的姿势不合礼仪,也被言官参劾,还有两个大臣也是因为行止不合礼仪而获罪,咸丰皇帝连这种小事也管,是“谨于小而忽于大”。又说自从征言以来,大臣的奏章不下百余封,都以“毋庸议”了之,选拔人才时,只看毛笔字写得漂不漂亮,而不看思想文才,但是对广西乱匪(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这种大事,竟然连一张地图也不挂出来研究。总之,在那封两千六百字的奏稿里,曾国藩严厉批评年仅十九岁的咸丰皇帝有“琐碎”、“文饰”、“骄矜”三种毛病。

这封奏章言辞激烈,批评直切,稍微歪曲一下,就能变成一篇诋毁文章,把咸丰皇帝说成是一个思想浮浅、流于形式的骄矜之人。咸丰帝看了,勃然大怒,当场扔到地上,要治他的罪。幸好咸丰帝的老师在场,苦苦劝说,才熄灭怒火。替他说情的两个人,一个是皇帝的老师,叫祁寓藻,跟穆彰阿政见不和,官至大学士,正一品,曾国藩还写过二百六十个一寸见方的大字送给他;另一个人叫季芝昌,官至闽浙总督,从一品,是曾国藩中进士的主考官,两人是师生关系。

也许真的是曾国藩运气好,不仅免于获罪,还兼署了刑部左侍郎。于是曾国藩又写了一封奏稿,感谢咸丰皇帝“圣量优容”,检讨自己是“无朱云之廉正,徒学其狂;乏汲黯之忠诚,但师其憨”,而且只有短短二百五十个字。从那以后,曾国藩再也没有写过那种言辞激烈的奏章。

那五个大臣却没有那么幸运,因为一点小毛病,不够“端庄厚重”,结果就落职获罪。在没有是非标准的古代官场,惟有处处端庄厚重、小心谨慎,才有可能避免突然飞来的横祸。曾国藩熟知古代历史,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出了“端庄厚重是贵相”这个结论。可见“端庄厚重是贵相”与古代政治环境之间有某种深刻的联系。

自西周以来,“礼”在中国官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看来,这个“礼”至少有三重含义:一、礼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制度;二、礼在很多时候又可以当作法律条令;三、个人的行为礼仪规范。如果你的行为举止不合礼仪,不够“端庄厚重”,不单纯是缺乏个人修养的问题,还要承担政治风险和法律责任,自然会显著影响你的官职地位,甚至人生结局。P15-18

序言

今人都知道相人术是封建迷信,是江湖骗术,怎么曾国藩也会精通相人术呢?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事实:相人术最初的积极意义已经被历史湮没。

相人术始于《左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相术,自《左传》已载。”),本意是为国家甄别人才、选拔贤能。  ,

《左传》记录了四条相人事例。第一条发生于公元前622年(距今已经2633年),相人者是周王朝的内史,专为周王册命诸侯大夫。相人结果是鲁国会有人才——“必有后于鲁国”。第二条,令尹(楚国宰相)子上认为楚成王的儿子商臣“蜂目而豺声”,是一个内心阴沉、隐忍不发的人,不宜立为太子,楚成王不听,结果被商臣逼死。第三条,楚国子文认为子良的儿子越椒“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是狼子野心,应该杀了,否则会毁灭他们若敖氏家族。子文、子良死后,越椒的哥哥当了令尹,越椒把他杀了,自己当了令尹。不久,越椒又召集家兵攻打楚庄王,战败,灭族。第四条,晋国大臣司马寅看吴王夫差脸上冒黑气,判断吴国不是国内被敌人打败,就是死了太子,果不其然——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际,带兵攻入吴国。夫差怕走漏风声,影响自己与晋国争霸,竞把报告消息的七个人都杀了。

……

此外,本书在数字的用法上,除了某些场合,如清代银两合今日多少钱及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表达之外,一般情况都使用汉字表达,以适当体现古文的特点。其次,考虑到现在侵权现象严重,除了部分非常重要、非标明出处不可的原文之外,一般情况没有将出处标明,以备将来维权之用。

小结

相人术无法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来论证,无法建立简单易行的标准,完全靠经验,因此末尾有一句话要告诫读者——学之不精,不如不学。还原《左传》相人术的目的,为国家储备人才、选拔人才,才是阅读本书的正确态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国藩相人术(图文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峰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1412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6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