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民国胜景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开林编著的《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民国多大家闺秀,民国也多奇才奇情女子,她们是民国舞台上仪态万方的角色,其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令人怦然心动,至今仍散发不绝如缕的幽香,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内容推荐

王开林编著的《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内容简介:民国乱世,风云变幻,血泪交飞,诸多奇人异事,令人慨叹唏嘘。

民国女性身处变局,或有铮铮侠骨,如秋瑾、吕碧城、何香凝;或有渊渊大气,如宋庆龄、宋美龄、陈香梅;或有文学才华,如陈衡哲、林徽因、张爱玲;或有艺术天赋,如孙多慈、潘玉良;或有务实精神,如盛爱颐、董竹君、郑毓秀;或为梨园名角,如白玉霜、常香玉;或为影坛明星,如胡蝶、阮玲玉;或为青楼神女,如赛金花、小桃红、小凤仙;或为乱世妖姬,如陈璧君、川岛芳子。

她们的生命如歌,有欢歌,也有悲歌;她们的生活如梦,有美梦,也有噩梦。以血泪为墨,她们谱写了各自的命运交响曲。

《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是一本介绍民国女人的女性名人的生平事迹小说。

目录

自序/闻香识女人/1

A/前奏:新女性横空出世/1

 一、休言女子非英物/6

秋瑾吴芝瑛徐自华

 二、女权和女拳/17

吕碧城唐群英 沈佩贞

 三、小脚奴与大脚仙/30

何香凝

B/大家闺秀/45

 一、姐妹殊途/49

宋蔼龄 宋庆龄 宋美龄

 二、天之骄女/67

王灿芝 李霞卿 颜雅清 郑汉英

 三、天雷勾地火/82

赵四小姐 陈香梅

 四、绝代风华/92

陆小曼林徽因

C/侠义女性/119

 一、“三·一八惨案”/123

刘和珍杨德群魏士毅

 二、一代女侠的非正常死亡/127

方君瑛

 三、快意恩仇/133

施剑翘

四、浴火的凤凰/144

赵一曼

D/超级明星/153

 一、美貌+实力=成功/157

殷明珠 王汉伦 陈玉梅 宣景琳

 二、影后是怎样炼成的/162

胡蝶阮玲玉

 三、梨园悲欢/171

刘喜奎 白玉霜 常香玉

 四、上海夜莺/179

周璇

 五、红舞女和交际花/184

陈曼丽 唐瑛周叔苹 王吉

 六、明星之死/197

阮玲玉李绮年

E/文艺女性/215

 一、让天空拥有翅膀/219

冰心 杨绛

 二、闺秀派/225

陈衡哲 袁昌英 苏雪林 凌叔华 冯沅君

 三、打出幽灵塔/244

白薇丁玲谢冰莹·

 四、文学的药和心灵的创伤/259

庐隐石评梅萧红

 五、生活如一袭华美的袍/287

张爱玲苏青

 六、漂泊的画魂/307

潘玉良 孙多慈

F/职业女性/323

 一、上海滩的女老板/328

盛爱颐 张幼仪 汤蒂因 董竹君 吴湄

 二、大学女校长/347

杨荫榆吴贻芳

 三、开业女律师/359

郑毓秀

 四、女医生/362

张竹君

G/青楼女性/365

 一、堕入烟花误一生/370

赛金花

 二、神女生涯原是梦/382

薛丽清 小桃红 小凤仙

H/叛逆女性/395

 一、东方魔女/397

陈璧君  

 二、乱世妖姬/414

川岛芳子

后记/423

试读章节

许多人都抱有这样的成见:大家闺秀是象牙塔中的女人,她们出身于名门望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多半还出洋留过学),气质上佳,骨子里非常高傲,足以令一众男士感到强烈的自卑,因此对她们敬而远之。钱钟书在长篇小说《围城》中塑造的苏文纨就是这样的尤物,方鸿渐并非真的打心眼里排拒她,讨厌她,而是暗地里掂量过自己那几根骨头的斤两,不敢去硬接这一茬。

“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是正宗的名门闺秀,她的祖父杨仁山先生是中国佛教协会和金陵刻经处创始人。她在大家族中长大,比诸位兄长更会读书,也更顽皮。上家塾时,启蒙老师捧着《论语》,照本宣科:“子日:割不正不食。”杨步伟越想越不对头,等到了饭桌上,她就径直批评孔夫子穷讲究而且浪费食物:“他只吃方块肉,那谁吃他剩下的零零碎碎边边角角呢?”结果可想而知,她的高见招来父母一顿劈头盖脑的非难和指责,说她唐突先生,对孔圣人不够恭敬。可杨步伟并未老实下来,她读完《百家姓》,一时兴起,竟编出顺口溜来嘲弄塾师,当成儿歌传唱:“赵钱孙李,先生没米。周吴郑王,先生没床。冯陈褚卫,先生没被。蒋沈韩杨,先生没娘。”这野丫头也是个大脚板,高高瘦瘦,被长辈斥为不懂规矩的“万人嫌”。十六七岁时,杨步伟仗着祖父杨仁山的支持,毅然取消了与表弟的婚约,为此父女失和,两人竟有八年之久不讲半句话。杨步伟报考南京旅宁学堂,入学考试的作文题是《女子读书之益》,她胆量极大,落笔就是石破天惊的句子:“女子者,国民之母也。”她原名兰仙,后来由祖父取学名韵卿,“步伟”这个名字,是她的同学、好友林贯虹看她抱负不凡专门为她量身定制的,后来林贯虹因病早逝,为了纪念她,杨步伟就让韵卿这个名字永远退出了各种表格。杨步伟留学日本帝国大学时主修的是医学,她仁心仁术,回国后遵从父亲的遗嘱,与朋友李贯中在北京西城绒线胡同创办森仁医院,只设儿科和妇产科,打算终身不嫁,以悬壶济世为己任。但“己任”终究敌不过“元任”,再坚固的磐石也会因爱情而转移,活力四射的青年才俊赵元任魅力无穷,使她欣然放弃事业,回归家庭,生下四个宝贝女儿,将她们培养成才,写出两本好书(《中华食谱》和《杂记赵家》)。杨步伟比赵元任大三岁,正应了那句“女大三,抱金砖’’的老话.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

1921年6月1日,是赵元任和杨步伟挑选的婚期,两人事先即约定,不办任何仪式,极之简单而文明。当天,只有好友胡适、朱徵收到请柬,吃饭时,两位嘉宾还不知晓这对情侣请客的事由,饭后,赵元任从口袋里掏出两页纸来,开心地说:“今天请二位来作个公证。”胡适生出好奇心。立刻打开文件来看,一张是结婚通知书,文字很新鲜:“杨步伟小姐和赵兀任先生于1921年6月1日下午3点东经120度平均太阳标准时结为夫妻。……我们不收任何贺礼,但有两项例外。例外一:抽象的好意,例如表示于书信、诗文或音乐等,由送礼者自创的非物质的贺礼;例外二:或由各位用自己的名义捐款给中国科学社。”另一张是结婚证明,言简意赅:“下签名者赵元任和杨步伟同意申明他们相对的感情和信用的性质和程度已经可以使得这感情和信用无条件的永久存在。所以,他们就在本日,(民国)十年6月1日,就是西历1921年6月1日,成为终身伴侣关系,就请最好朋友当中两个人签名作证。”胡适和朱徵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也算是见多识广,但这样新奇的婚礼还是第一次参加,能够荣幸地成为证婚人.他们无不乐从。胡适细心,接到请柬时,他就猜测赵元任和杨步伟有大事要办,因此预先包好一部自己圈点的《水浒传》带在身边,果然不出所料,他的“抽象的好意”派上了用场,礼物的精神价值远高于物质价值,赵元任和杨步伟当即笑纳。胡适还建议赵元任夫妇在结婚证明上贴一枚四角钱的印花税票,以示完全合法。早在结婚之前,赵元任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但还有一句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说:“你的脾气和用钱我都能由你,只有一件事,将来你也许会失望的,那就是我打算一辈子不做官,不办行政的事。”杨步伟也没有非得做官太太不可的想法,甚至认为书生从政,受骗必多,上当必多,吃丐必多,她后来还反对过胡适踏上仕途。

大家闺秀通常被称作“淑女”和“名媛”,上海人别出心裁,为此发明出一个更加配衬的新词——“名件”。富满三代方能蝶变为贵族,这是世人的共识。大家闺秀绝对不是暴发户的女儿,也并非个个仪态万方,倾国倾城,她们拥有花园洋房、宝马香车、华衣丽服、珍珠美钻,身后不乏成功男士的狂热追捧,但关键之处在于:她们的才智能与优秀男士并驾齐驱。大家闺秀动则香风细细,静则妍然百媚,是人间的曼妙仙姝。她们具备普通女子不易具备的天然优势,根本用不着谁来循循善诱,就能自觉剔净官家女的骄狂气和富家女的脂粉气,从而保全知识女性的书卷气。她们率先解放手脚,开启灵窦,有学有识,有才有志,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实堪称民国时期最惹火、最炫目的“新新人类”。P47-49

序言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我为什么写作》一文中说:“撇开生计缘故,一个人之所以写作,不外乎四个动机:一是纯粹的自我主义;二是审美激情;三是历史冲动;四是政治目的。”

我写《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一半根于“历史冲动”,另一半则源于“审美激情”。

唐代文人李冗的笔记小说《独异志》中有一个“爱妾换马”的桥段。

曹操的儿子曹彰偶遇千里马,心痒难挠,偏偏主人惜售,对高价无动于衷。曹彰只好收起钱袋,将年轻貌美的侍姬一字排开,他让对方任意挑选一名。“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若按照明代诗人屈复开列的“市价”,用美人换取骏马,这样的赔本买卖只有十足的傻瓜才肯去做,偏偏曹彰就是这样的傻瓜。至于那位美人对瞬间易主的人生变故作何感想,作何打算,竟可忽略不计。在乱世中,马匹是四条腿的牲口,女人是两条腿的“牲口”,二者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无独有偶,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纂《情史类略》,在“情憾类”“朝云”条下,也转录了一则苏东坡用婢女春娘换白马的逸闻。春娘性格刚烈,对成命抵死不从,为此她口占绝命诗一首:“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众人尚未反应过来,春娘已疾步跨下台阶,头撞院中槐树而死。

这个故事未必可信,但中国古代的世相如此,女性的命运如此,则断无可疑。鲁迅曾转述夏穗卿的话说:“中国在唐以前女人是奴隶,唐以后则男子全成为奴隶,女人乃是物品了。”这句话若放在历史中去考量,未必完全正确,但譬喻相当到位,也相当靠谱。奴隶毕竟还算是人,物品则连人的资格都被取消了,岂不悲催?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黑暗时空中,无数儒生肃立于铁幕之前,将仁义高调唱得停云裂帛,却对幕后春娘们的悲歌置若罔闻。倘若女性真去苦等彼辈天良发现,就得要有俟河之清的绝佳耐心才行。

天才作家萧红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个女人”,她还曾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这既是她个人的感触,也是民国女性共同的悲哀。抗日英雄赵一曼在《滨江述怀》一诗中写道:“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这既是她个人的质疑,也是民国女性群体的诘问。

民国女性被官方史书习惯性忽略,这种情形至今仍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观。中华书局从1978年开始组织专业人员编纂出版中华民国史料丛稿《民国人物传》,迄至2005年,历时二十七载,陆续出版十二册,共收人人物近千名,其中却只有寥寥七位女性传主(秋瑾、宋庆龄、宋美龄、何香凝、李德全、陈璧君、阮玲玉)。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现代文明一如既往地漠视女性的处境,怠慢女性的要求,轻忽女性的权利,这样的文明就只能算是男权社会的“镜像”,残缺破损,经不起考量。较之西方女性,东方女性曾经跋涉过的获救之路更为坎坷,更为崎岖,更为艰辛,更为漫长,她们所遭受的漠视、损害、摧残和践踏也更为怵目惊心。对此现象,一位坚持平等理念的知识分子又怎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民国女性用难以斗量的血泪谱写她们的命运交响曲,她们冲决网罗,探寻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追求平等的地位和完整的人格,其业绩有目共睹。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长达数千年,中华女性的屈辱史与之等长。在20世纪前半叶,民国女性捕捉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倾尽心力,作出牺牲,为的就是拯救沉沦已久的精魂。

她们活出了百分之八十的真,活出了百分之九十的善,活出了百分之一百的美!

民国女性生命如歌,有欢歌,也有悲歌。民国女性生活如梦,有美梦,也有噩梦。

无论是欢歌,还是悲歌,也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她们照单全收,不曾有半点迟疑,她们以弱肩纤手承担责任和道义,令许多骄狂不可一世的“男子汉”、“大丈夫”瞠乎其后,望尘莫及。

民国女人香,是她们的侠骨馨香,是她们的勇气馨香,是她们的智慧

馨香,是她们的爱情馨香,是她们的艺术馨香,是她们的梦想馨香……这馨香经久而不绝,远比麝香、檀香、乳香、广藿香、迷迭香、龙涎香更为馥郁,弥漫于天地之间,至今仍未消散。

闻香识女人,你要用五官,更要用内心。

在21世纪,女性除了一如既往地以母亲的爱、妻子的情、姐妹的谊、女儿的心抚慰男人,照应男人,还将启用“理解优于隔绝”、“建设优于破坏”、“媾和优于交战”的理念,促使这个愈益喧嚣、濒临疯狂的世界最终从仇视和敌对的泥潭中拔足,促使那些受制于“丛林法则”的男人消除心头的悚惧,摆脱掉双重身份(“猎人”和“猎物”)的绞杀,回返到和平、安全的轨道上来。

在“她世纪”的紧要关口,我们反顾来路,民国女性践冰履霜,披荆斩棘,其勇毅和智慧令人感佩!

2013年4月18日改定

后记

2004年1月,本书曾由岳麓书社出版,书名为《民国女性之生命如歌》。

嗣后,增补和修订工作就断断续续,充实内容,调整观点,提高细节的精准度,为此我下了不少工夫。

民国时期,女性突围的势头很猛,上位的速度极快。若套用股市中一个通常说法,即“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数千年的低位横盘,换来了数十年的狂飙激进。我写此书,犯愁的不是素材太少,而是对它们如何取精用宏。老实说,挂一漏十,在所难免,但捡到芝麻,丢掉西瓜,这类低级失误则是我要竭力避免的。

世事总是难以完美,书稿亦莫能例外,我长时间地打磨它,有赖新资料和新观点的成全,不如意的地方仍然会客观存在。我敢说,在另一个周期里,此书势必会朝着更完善的方向迈进,它还有富余的空间可以打开。

于是,我期待方家指正和读者指疵,这应该不算什么太离谱的奢望吧。

2013年4月1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民国胜景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开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67591
开本 16开
页数 4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8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56
CIP核字 2013219175
中图分类号 K828.5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