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抗美援朝分水岭--砥平里战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抗美援朝分水岭--砥平里战记》由邵志勇所著,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砥平里之战的历史著作,共9章,包括力争先机:大棋局中的砥平里,合围对手:最高决策层的宏大构想,进退两难:前线司令员力挽狂澜,西线告急:血肉之躯与钢铁的较量,烽线之辩:邓华、韩先楚见仁见智,供读者阅读学习。

内容推荐

《抗美援朝分水岭--砥平里战记》由邵志勇所著,本书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砥平里之战的历史著作,共9章,包括力争先机:大棋局中的砥平里,合围对手:最高决策层的宏大构想,进退两难:前线司令员力挽狂澜,西线告急:血肉之躯与钢铁的较量,烽线之辩:邓华、韩先楚见仁见智,千钧难断:风险与诱惑交织的砥平里,横城胜利:稍纵即逝的机遇,鱼刺在咽:事到万难须放胆,挑战极限:超越胜利的战斗。《抗美援朝分水岭--砥平里战记》在挖掘30多种参战日志等战争原始材料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战史回忆著作,对砥平里之战的全过程进行了科学考证与事实性还原,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作战的全过程,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业绩彰显于世,讴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抨击了美国、韩国等国对朝鲜战争战史的歪曲。

目录

序:为了更深刻的记忆

第1章 力争先机:大棋局巾的砥平里

解放全朝鲜

寻找进攻与防守的平衡点——谈判还是后撤?

两支风格迥异的军队

第2章 合囤对手:最高决策层的宏大构想

有限力量与伟大目标间的冲突

打赢决定性歼灭战是否可能? 

实现战役构想的前提-

第3章 进退两难:前线司令员力挽狂澜

最为艰难的保障时期

脆弱的后勤生命线

快不起来的补给线

速决还是持久? 

难能可贵的冷静

第4章 西线告急:血肉之躯与钢铁的较茸

战斗核心——连、排级指挥员伤亡过多

西线还能扛多久? 

第5章 烽线之辩:邓华、韩先楚见仁见智

倾斜的战线

利弊权衡

风格有别-

第6章 千钧难断:风险与诱惑交织的砥平里

艰难抉择

彭德怀的统率艺术

第7章 横城胜利:稍纵即逝的机遇

横城捷报

南下原州

第8章 鱼刺在咽:事到万难须放胆

拔刺

砥平里攻击计划

二等师,三等师?

第9章 挑战极限:超越胜利的战斗

挥师原州,出击砥平里

血洒原州

攻坚手段欠缺

主动撤出

从砥平里受挫到金城告捷

抗美援朝战争砥平里战斗参战部队序列表

试读章节

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志愿军突破“联合国军”在三八线的防御,将战线南推80一110公里,收复汉城(今首尔)。

昔日战火纷飞的战场变得安静下来。

短暂的战争间隙仅是下一场战争的开始,而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

北京、华盛顿都在紧张地权衡谋划。

作为中共中央喉舌的《人民日报》接连转发新华社通讯,报道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失败后美国国内政坛的情况。

这是一种眼光,这是一种判断。

1951年1月8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载新华社1月6日讯:

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美国共和党首脑之一杜勒斯以美国国务卿高级顾问的身份在纽约发表外交政策演说,驳复共和党另一首脑胡佛的意见,力图为已经遭受可耻失败的杜鲁门政府现行侵略政策辩护。杜勒斯在其演说中认定胡佛提出的所谓“退出大陆”的侵略政策是同样毫无前途,他责难说:“这种理论是有缺点的。”他认为这种以“退出”来威胁不卖力的所谓“盟国”的办法,只能使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分崩离析,从而使美国陷于更加孤立和崩溃的地位。杜勒斯辩称:“倘使一个国家在最危难的关头,将那些身受最大危险,因为庄严的条约、共同的传统以及战时平时的友谊而命运与共的盟国撇开不顾,那末,它以后就没有什么资格来为它自己选择什么国家了。”“拟定这样一个防御计划的0境,其本身就包含着自己崩溃的种子”。可是,杜勒斯又不能不承认杜鲁门政府现行的全盘侵略政策已经一败涂地和孕育着严重危机。杜勒斯不得已地说:“我决不说我们国家在这种种方面所做的事情都是做得十全十美的”。在谈到美帝国主义在朝鲜的侵略冒险时,杜勒斯无法掩饰:侵略军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195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载新华社1月9日讯:

在侵朝美军连战连败的情形下,英统治集团不满美国支配,纷纷要求奉行“独立路线”。

在美国侵略军于朝鲜连战连败的情形下,英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要求摆脱美国冒险政策的支配而采取“独立路线”的言论日益增多。工党的《新政治家与民族》周刊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发表的社论中,在提高到公开抗议“驯服地接受”美国军事计划的第一阵浪潮已迫使艾德礼访问了华盛顿后警告说:“如果杜鲁门及其同僚现在以为英国的抗议运动不会再往前发展一步,那便会是一件大憾事”,因为事实上“抗议的巨流仍在潜行滋长”。

该刊接着宣称:“我们眼前所需要的,是英国就其解决世界问题的意见发表一项独立声明”。自由党的《曼彻斯特卫报》在关于新年展望的社论中要求:“总而言之,让我们在外交方面与在联合国内奉行英国的政策吧。有些事情,如共产党中国参加联合国、台湾的处理办法、西德的重新武装等问题,我们认为:我们的判断比美国大多数的舆论判断为好。”甚至保守的《经济学家》周刊在不久前发表的社论中,也谈到胡佛演说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是由于“美国人民看到事实,证明派遣陆军到优势部队可以切断它的后路的地方去,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此该刊对英国是否应参加北大西洋侵略军的问题表示恐惧称:“英国人民也很可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就是:除非到真正有了庞大的欧洲后备部队,增派军队到德国的政策是否正在冒同样的危险。”

急转直下的朝鲜战场局势,已经使美国总统杜鲁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后来在回忆录中描写了杜鲁门当时的处境:“我还怀着日益焦急不安的心情注意到他在对朝鲜局势的处理上愈来愈显得优柔寡断。当初他决定要解放并统一朝鲜时态度表现得那么强而有力,而后来逐渐地软弱下来,变得犹豫不决,神经过敏,表现出他处于慌乱和迷惑的状态之中。”

喜欢登高望远,擅长在风云变幻的广阔天地里筹谋战争的毛泽东,于战争的政治和心理层面都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对美国国内政坛上发生的这些变化洞若观火。

谋一域者必先谋全局。朝鲜战场上逐渐逆转的形势越来越牵动着东西方对抗的全局,战争胜负产生的影响完全超越了朝鲜半岛。

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在日记中记下了这场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自我志愿军入朝,取得了两个战役的胜利以来,我国的地位提高了,说话响亮了,民主阵营的声势也增加了。另一方面,帝国主义阵营则日呈分崩离析之势。无论在美国内部、美英之间、英国内部、英法之间、其他国家与美英之间,其矛盾都增加了,裂痕扩大了。美帝是愈发被孤立起来了。”

在美国政治领袖们为朝鲜战场上的失败喋喋不休地争吵时,美军高层对形势的判断更为惨淡。

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布雷德利说:“从1950年11月到12月这60天,是我职业军人生涯经受最严峻的考验的时刻,其严峻超过了‘突出部’战役时期。朝鲜战争出乎预料地一下子从胜利变成了丢脸的失败——我军历史上最可耻的一次失败。麦克阿瑟对作战和他的感情都失去了控制,以致华盛顿完全丧失了对他的信任。通过这场灾难,我们看到随时都可能爆发同俄国人的一场世界大战,自由世界正处于一场大灾难的边缘。”

P4-7

序言

对关注国家安全的中国人来说,抗美援朝战争永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

尽管有无数人知道五次战役、金城反击,还有较少的人知道第180师、战俘,然而极少人知道砥平里之战,知道它曾被美、韩、日称为朝鲜战争的“第二个转折点”和“第二仁川”。

这当然不是因为我们善于遗忘,而是因为它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遭受的第一次严重失利。这当然也不是因为我们愿意遗忘,而是因为战斗失利既是一种遗憾和惨痛,也是一种收获和清醒,它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一支军队特别是其指挥员加速成熟。

我们之所以不知道砥平里之战,或许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一度小看了它的意义。但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新提及砥平里这个地方,提及这次战斗,或许更多的如媒体所说,是因为这个“小地方很可能承载了志愿军最多的鲜血”。

战争难免有牺牲,但战争应尽可能减少无谓牺牲。为了减少无谓牺牲,需要反复翻检历史并努力提取关键。就像1949年10月金门战斗失利一样,砥平里战斗的失利涉及情报、指挥、火力、协同、对敌认识等方方面面,其战略意义远大于战术意义,其精神意义远大于物质意义,无论何时都可以从中汲取大量教训。因此,它是一本翻不完的书,问题不过在于你怎么读和怎么看。

“不容青史尽成灰”。没有战斗可以磨灭,没有鲜血应该自流。为了更深刻的记忆,我们需要重新走进1951年2月,深入砥平里战斗最前线,倾听两大阵营心跳的声音。

这或许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祭奠,这也或许是我们关于国家安全最基础的学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抗美援朝分水岭--砥平里战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志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23936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3178212
中图分类号 E29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