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唐宋散文与诗词》由徐潜主编,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编者想通过这本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本书介绍了: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唐宋散文八大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等内容。
图书 | 唐宋散文与诗词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唐宋散文与诗词》由徐潜主编,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编者想通过这本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本书介绍了: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唐宋散文八大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等内容。 内容推荐 《唐宋散文与诗词》由徐潜主编:分为唐初四杰、唐宋散文八大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豪放词派、婉约词派等五部分,深入浅出、生动详尽地介绍了唐宋散文与诗词代表人物的生平和作品,在唐宋散文与诗词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传承了中华文明,继承了民族精神。 《唐宋散文与诗词》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一、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二、唐宋散文八大家 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四、豪放词派 五、婉约词派 试读章节 一、初唐四杰概述 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仅俭唐诗》所收录的诗词作品就达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余人,共计九百卷。在这浩繁诗卷中,享有盛名的大诗人如璀璨繁星,光芒四溢,充分展现了盛唐文化的繁荣景象。唐代多种风格的诗词或流派宛如盛开的百花园,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诗词体制,都表现了我国诗歌在创作上已经全面成熟,展示了盛唐文化与盛唐政治、经济的交相辉映,正可谓盛世空前。 (一)初唐四杰兴起的时代背景 从唐高祖武德元年到唐睿宗延和元年(618—712年)这一阶段。唐诗首先大胆突破了六朝后期诗作大多束缚于玄言、山水、宫体,或抒写个人失意苦闷的狭小范围,开始探索社会深层阶级矛盾,反映王朝政事、民族矛盾及地方战乱,折射了该时代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风俗,都市生活同田园风光,以及礼教、门第、爱情、婚姻等情况,其涵概之广、表现之深,前所未有。特别是封建经济和政治的伟大变革,把庶族寒门推到历史前台,使其成为政治生活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也成为唐诗的主要创作群体。同时唐诗的繁荣同该时代社会思想解放关系密切。唐代统治者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相对宽松,对儒、释、道各派思想兼容并蓄,甚至有时还允许和鼓励官僚和士绅们对时政展开批评,这对于解除时人的思想束缚、促进诗歌创作的自由发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初唐四杰的主要历史贡献 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等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既获“四杰”美誉。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爱宫体诗,所写的诗作带有较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大臣上官仪秉承陈、隋的遗风,风靡一时,朝廷上下争相效法,时称“上官体”。然而就在这齐梁形式主义诗风占统治地位,唐诗创作即将走上歧路之时,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其他三人也随之响应,他们一起勇敢地投入到反对“上官体”的诗歌创作活动中来,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中解放出来,还给了市井,使其为民众所喜闻乐见。 其次,四杰为五言律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诗在四杰前已经出现,如初唐诗人王勃的叔祖王绩等就曾作过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杰之时,五律的创作形式得到了充分发挥,并且在其作品中逐渐得到固定。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而七言古诗却在唐代得以发展成熟。四杰以大量的优秀诗作将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 (三)初唐四杰主要代表作品及名次 主要代表作品:王勃的《滕王阁月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著作任子安集》;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卢升之集》《幽忧子集》等;骆宾王的《咏鹅》《在狱咏蝉》《于易水送人》及著名的《讨武曌檄》等,作品集《临海集》等。 有关四杰名次,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最早论列了四人。而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则记载有“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宾王为首。大诗人杜甫在诗词界影响巨大,其《戏为六绝句》曾有“王杨卢骆当时体”的著名诗句。尽管后来他也曾有“杨王卢骆”的评价,但前一个评价对后世诗词界判定四杰的名次影响巨大。所以,尽管《旧唐书·裴行俭传》一度亦以杨王卢骆为序,但到了《旧唐书·杨炯传》则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杜甫的评价终成影响后世对四杰名次定论的根据。 (四)初唐四杰的各自特点及历史局限性 杨炯《王勃集序))反映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的果敢行动,并得到卢照邻等人的大力支持。户、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而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逐步规范化,音调铿锵得体。显然他们在唐初的各体诗歌上已经各显千秋,其诗风的犀利和清新得到世人的肯定。四杰的诗文虽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但其局限性还在于并未彻底脱离齐梁以来绮丽余习。 P2-3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宋散文与诗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2148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2013062773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