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徐潜想通过这本《中国著名寺庙》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寺庙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寺庙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国著名寺庙》介绍了中国著名寺庙。
图书 | 中国著名寺庙 |
内容 | 编辑推荐 编者徐潜想通过这本《中国著名寺庙》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寺庙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寺庙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国著名寺庙》介绍了中国著名寺庙。 内容推荐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中国著名寺庙》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中国著名寺庙》(作者徐潜)介绍了灵隐寺、报国寺、少林寺等数个著名寺庙。 目录 一、灵隐寺 二、报国寺 三、少林寺 四、法门寺 五、玉泉寺 六、栖霞寺 试读章节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大概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其“灵隐”的名称,相传为印度僧人慧理所起。当年,慧理和尚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今杭州),觉得这里景色奇幽,见有一峰而叹日:“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日“灵隐”。 相传在建寺之初,所有戒条清规、礼仪规制只是稍具雏形,僧众不多,规模也不大,隐于山林之中,香客稀少,青烟绕梁,景致幽深而寂寥。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改善。当时,由于南朝王室变迁,更相迭起,大部分帝王都采取佛教的政策来教化人民,以匡扶社稷,以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与梁武帝萧衍等为显著代表。梁武帝在位近五十年,他以佛法治国,整理内政、文教等事业。更为甚者,他自己也出家为僧,并下诏“舍道归佛”,将佛教奉为国教,随即大兴土木,建寺立塔,一时间,佛刹林立,各士族门阀皆全力效法,广修庙宇,佛教就此在南朝鼎盛,著名诗人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灵隐寺在此时也得到梁武帝萧衍的青睐,得以赐田扩建,兴建工程,其规模日趋壮大,游人增加,香火旺盛。 北周武帝期间(561—578年),朝廷认为:人民信佛,供养出家人会不专心于生产,出家人没有财产,不从事物质生产不用交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于是下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诏令发布之后,立即实施。“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蓝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这次诏令实施虽是在北方进行,但是隐于南方的灵隐寺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不少僧人或还俗或隐居,致使灵隐寺显出荒凉寂寥之态。 至隋文帝杨坚时情况大为改观,他曾下敕:“好生恶杀,王政为本。”在京城及诸州置官立寺院,行道日禁绝杀生,修复荒废的寺院,奖励建立寺院。开皇十一年(591年),诏称:“朕位在人王,绍隆三宝,永言至理,弘阐大乘。”此后,不论公私,寺院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皆笃信佛教,广善布施。为报答神尼智仙的养育之恩,更于仁寿二年(602年)将智仙的舍利子运往杭州灵隐寺飞来峰,并于峰顶建塔,命名日“神尼舍利塔”(后倾塌),以咨纪念。 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傲信奉佛教,始终奉行“信佛顺天”之旨,在位期间不仅广修庙宇塔寺,而且还大量印刷佛经布施佛像,使得杭州城乡各地,遍布寺院,寺与寺之间,梵音相闻,僧众云集。而他对灵隐寺的建设也尤为关注,据记载,当时规模已达到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干余人,成为江南名刹,常有异邦僧侣来此取经。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年),他又从奉化请来高僧延寿主持灵隐寺,新建僧舍五百余间,建石幢两座。东建百尺弥勒阁,西有祗园,房间合一千三百余间,亭廊曲折萦回,建筑精美细致,环境清幽淡雅,自山门左右连接方丈,称为“灵隐新寺”。苏东坡《灵隐寺》一诗中有“高堂会食罗干夫,撞钟击鼓喧朝晡”之句,可以想象出灵隐寺在当时的盛况。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灵隐寺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1021年)又改景德寺为景德灵隐寺。当时皇室对灵隐寺已经相当重视,在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章懿太后赐庄田及钱,作为修葺扩大寺宇之用。更于皇祜元年赐御绣《观音心经》二卷,《回銮碑》及飞白黄罗扇等御用之物。庆历年间,丞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等奏赐契嵩所著书《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三书合称《嘉祜集》)和《辅教篇》入藏。自此之后,灵隐寺闻名遐迩,海内外佛教信徒纷纷前来探求佛法。P2-3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著名寺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2156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2 |
CIP核字 | 2013071258 |
中图分类号 | K928.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